对压力容器制作及检验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02 08:37:37

对压力容器制作及检验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摘 要:压力容器是容器的一种,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容积大于等于25L,工作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液体的容器。这类结构大都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工作,且相当一部分结构的工作介质或内部充装物为易燃易爆,或具有强烈腐蚀性,或有毒的物质,一旦发生泄露或者断裂破坏,就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关键词:压力容器 检验 焊接

一、现代先进技术在压力容器中的开发应用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并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但我国已取证的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人均GDP值和产品附加值都还很低,技术装备、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也都很落后。为了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机遇,达到优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在压力容器产业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理念。所谓先进制造技术(AMT)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它是一项集具体制造技术与经营管理技术两个层面于一体的系统工程。AMT的特点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系统观念、工业工程为指导,以全面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合理使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经营管理。作为压力容器的生产模式,主要包含三个技术群,即主体技术群如备料、滚卷、锻压、成形、组装、焊接、热处理、检验测试和压力试验、爆破试验、疲劳试验等;支撑技术群如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生产物流技术和标准化规范化技术等;及管理技术群如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市场电子商务技术和售后服务等。其中尤以焊接(含现场组焊)和热处理两个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当前国内外都着眼于电脑自动化,特别是自动控制式焊接设备和热处理设备的改进创新更是发展神速,一些便携式自动焊接和热处理设备也已在大型球罐和塔设备等现场组焊中得到推广应用。传统的脏乱差、噪音污染、质量失控的锻焊钣金车间势将退出产业历史舞台。总之,面临着机械制造业全球化挑战和机遇的历史时期,压力容器产业也应尽快提高自己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开发节能、节材、绿色制造的成形与改性技术,实现产品和工艺研究自动化。如果还使用落后的生产模式和产业机制将最终被时代淘汰。

二、压力容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材料化工用钢材的选用必须考虑设备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介质特性、材料的焊接性能、冷热加工性能、热处理以及容器的结构外,还需要考虑经济合理性。盲目地提高钢板等级是错误的。

当设计压力较高、结构尺寸较大而使设备壳体壁厚较大时,如壳体材料仍选用碳素钢(如Q235)将导致壁厚增大、质量增加,不仅多用金属材料,而且导致制造、运输、安装、土建基础等的费用提高,因而提高了总的工程造价。一般在以强度控制为主的情况下,当壳体壁厚超过8mm时,应优先选用低合金钢。当设计压力较小、直径较大、以刚度控制或以结构设计为主时,应尽量选用普通碳素钢。

制造和检验与验收时,热处理“GB 150―1998 10.4.2:冷成型或中温成型的受压元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于成型后进行热处理。”“GB150―199810.4.2.1:圆筒钢材厚度凡符合以下条件者:碳素钢、16MnR的厚度不小于圆筒内径Di的3%;其他低合金钢的厚度不小于圆筒内径Di的2.5%。”对此项要求,大多设计者在设备主体筒体的设计中基本上都注意到了,但在接管的设计中却容易忽视。例如:设计单位对d426m m×14 m m、d 530 m m×16 m m的卷制接管不提热处理要求等。容器的筒体不需要热处理时,往往会忽视了对厚度超限的卷制接管、人孔接管提热处理要求。

小直径压力容器B类焊缝无损检测比例及长度在小直径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尽量采用无缝钢管作筒体,这样就省去了卷筒及纵缝无损检测的工序,且缩短了制作周期,也节省了成本。但在制造过程中,其B类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在检测要求上只进行20%RT,如一台用d 325 m m×8 m m的无缝钢管制作的压力容器,B类焊接接头作20%RT,双臂单影透照法,其检测长度为205mm。一次透照有效长度210mm,由此可见,作20%RT只需用一张片即可,但其探伤长度却不足250mm,对d325mm以上的规格更是如此。而GB150中10.8.2.1“B类焊接接头无损检测长度不得少于各条焊接接头长度的20%,且不小于250mm”,而图样上未注明不少于250mm。

三、压力容器的焊后检验

容器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焊缝质量检验。焊缝的质量取决于焊接时所用的焊丝、焊剂、气体质量、接头的装配质量、焊接顺序、坡口的清理、施工条件、焊工操作技术水平高低和选用的焊接规范等因素。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使焊接检验工作贯穿于焊接生产的全过程,只有把焊接检验工作扩展到整个焊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的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检验程序的设计原则:遵守焊接工艺流程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产品的焊接工艺流程来设计检验程序。按照焊接工艺流程编排检验程序就是要根据焊接结构的生产特点,将检验内容(项目)作为一道单独工序纳入到焊接工艺流程中去,防止出现漏检;符合质量标准检验程序和检验内容的制定必须受有关国家、部颁标准及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制作合同的制约。这些法规性文件是设计产品质量检验程序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改动;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先进性就是要执行最新的质量标准、使用最新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设备。可靠性是指紧密结合产品的制造特点和企业实际(工程技术力量,工人的基本素质,设备先进程度、加工能力和使用状态,厂房建筑和周围环境等等),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正确的使用检验设备和仪器,准确地判定产品质量等级;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简化检验程序和检验项目,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要盲目地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检验项目和内容,只顾质量而不惜工本的做法是不符合经常性原则的。

压力容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脑信息、经济管理和安全防护等诸多工程技术的改革创新,或者说它是在多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产品。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使用。

上一篇:聚丙烯灰分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手段 下一篇:强化计量器具管理 实现节能降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