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02 08:26:37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对叶圣陶先生著名的教育观――“教是为了不教”的核心意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叶先生的教育思想,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方法包括:正面鼓励、体验成功、目标激励、自我评价、榜样激励。

关键词: 中职生 自我教育 培养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晚年提出的教育观点。按照叶先生的观点,教学活动中首要的任务是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东西。这是叶老的教育观点的第一层面意义。第二层面的意义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念和进取的求知态度,而不是纯粹的知识和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两位教育大家所强调的,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那么,什么叫做自我教育呢?自我教育就是个体根据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我长期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对叶老的教育思想理念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现把几年来的体会作整理,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职学生受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影响,心理和个性呈现以下特点:首先,自卑感、挫折感强。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课成绩差,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肯定,成为一群“另类”。长期存在边缘化倾向,因此有的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有的学生陷入早恋荒废学业,有的学生可能破罐子破摔,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其次是自控能力差。他们情绪容易波动,在学习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再次是是非观、荣辱观缺失。

针对这种现状,为了强化中职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职教工作者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和对策。

一、正面鼓励

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发现中职生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夸赞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对待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们不能用高标准去衡量他们,要求他们,而应该用爱心去温暖,用细心去了解,用诚心去欣赏。一次认真工整的作业,一次积极参与的劳动,技能课上一次精彩的表现,联欢会上优美的歌声,运动会上优异的成绩……都可以成为教师赏识学生的亮点。由于中职生长期缺少正面鼓励的群体,在对一切都无所谓的外表下,内心也藏着一份荣誉感。如今在新的集体中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有许多优点,这时中职生的进取心就会大大地增强。这种表扬激励往往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体验成功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共同需求,即使是中职生这群所谓“落后”的群体,也有这种渴望。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心理,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让他们尝试成功。中职生一般来说认知能力较差,文化课是他们的弱项,但是往往动手能力较强,而且特别喜欢操作。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实验、最容易的实践活动开始,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较多地体验成功的时候,自信心就会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就会增加,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能形成优良的素质。曾经有一个比较落后的班级,体育竞技是他们的强项,班主任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的大好契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结果该班夺得金牌。初次成功,班主任因势利导,把这种良好的势头发扬光大,期末该班各项指标都进入前列。

三、目标激励

西方有一位伟人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成功需要目标的激励。对于一个中职生来说,就是要明白“为什么”学的问题,学好职业技能最终是为了什么,要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毕业走向社会后将会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当他们明白这些问题时,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在头脑中就会渐渐清晰起来,生命中的潜能就会被激发起来。为了完成这一形象的塑造,他们自然会严格要求自己、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耐心地引导学生反思:一个不懂医疗技术的医生,能够为病人解除疾苦吗?一个没有设计经验和技能的工程师,能够设计出摩天大厦的图纸吗?一个审计官员,账目都看不懂,又能查出什么帐来?联系学生的实际,一个不懂厨艺的人怎么能走进五星级宾馆的厨房?一个不懂机床的人如何能造出精密的仪器?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白现在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生存。由于学生智力层次和天赋有区别,家庭教育背景有差异,同样的努力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是,对薪水的向往是相通的,我们应合理肯定学生的未来高薪期盼,引导他们树立追求高薪梦想和抱负,让他们明白今天付出的一切与未来的高薪有着紧密联系,只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可以走向高薪阶层。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弱也与关爱别人的欲望不强烈有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仁人志士那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学生树立创业的志向。

四、自我评价

帮助学生通过自我批评作好自我评价。自我批评是自己分析和判断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功过的过程,是进行自我教育、促使自己进步和发展的方式。正确运用自我批评并做好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批评的教育方式,而很少运用自我批评的方式。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月总结制度,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批评,进行自我评价。对每月一次的书面总结,看似重复,但在重复之后,学生会悟出它的好处。学生不但在学校要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到工厂实习和实训时更要注意总结、评价。学生运用自我批评学会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从而更自觉地按社会要求、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把自我约束的行为内化为自我修养的信念,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五、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证明,任何光彩夺目的理论都不及身边的平凡的事实有说服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收集校友,最好是同专业的校友的成长故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范例等,让学生明白什么人什么做法才会在社会中立住脚并发展得好。例如某所职校的一个毕业生,通过自己的绝活――兰州拉面技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饭店,一步步走出国门,先是为海外中国建筑公司做饭,再是走进迪拜七星级大酒店,成为年薪30多万的国际级名厨。这个事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远远超过一个月的理论说教。我们应大胆选用素质高、技能强、组织能力突出的学生当好班干部,并及时作好班干部的轮流服务,注意提用那些尽管犯过错,但改正较好,且在学生中有较强号召力的学生做班部起模范效应和头羊效应。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往往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老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如果我们能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天早来晚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交流,默默无闻地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辛劳和爱,就会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持久的激励,无形中自然提升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

上一篇:沟通是打开90后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下一篇: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解决学习兴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