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豁达 第12期

时间:2022-09-02 08:24:05

一日,老友相聚,一位老人95岁高龄却十分硬朗。我问:“何以高寿?”老人呵呵一笑,回答:“气愤和烦恼的事,在我脑了里只会停留三分钟。”

每天晨练,和我一起打太极拳的有两位老人,一位86岁,一位79岁,人称我们“桑榆三人行”。运动起来,这两位不仅腿脚灵活,动作轻盈,而且行架、做派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样子。说到健身,谈起对于太极的禅悟,有同样的体验:生活像“太极”,有虚有实,也有阴晴(阳)圆缺;人生如“太极”,不管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过程,最终都必定要回到原来的起点;体会“松静无为”的真谛,保持“遂顺自然”的一颗平常心,即便桑榆暮景,也能焕发出青春的魅力……

如此,豁达便是一剂良药,它可以医治如浮躁、攀比、埋怨、冷漠等这样的现代病;豁达,可以把人引入自律、自警、自励的境界,从而学会至静至乐,回到生命之本原――心无杂念的童真世界。

人豁达,才能快乐地生活。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一个懂得快乐生活的人,甚至于苦中作乐,从病痛中滤出快乐来。

人豁达,方可平淡隽永。作家舒乙的《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有这样一段文字:“冰心老人最大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真。”她不仅“写东西力求简明,越短越好,几乎不用形容词,说明白了即可……不说废话,只做减法,不做加法,清清爽爽,通俗易懂。”而且人生的“逆境中也风度不减……处乱不惊,能够洞察入微,能够包容万变,有一种安详。”平淡而又如此的真实,才显其隽永。

人豁达,则可以超然物外。自诩“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史书,略通古今之变”的范曾,一代书画名家,大隐于世,却心挂着世人。他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2003年支持母校南开大学抗击“非典”捐款50万元,2004 年“六一”为贫困地区孩子捐建“育才图书室” 100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捐出1000万元赈灾,2010年4月20日《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募捐活动又捐款1000万元。他深情地说:“我分担你的痛苦和灾难,我分享你的光荣与尊严,因为你的名字叫中国。”

如今,现代人的生命进入两难:要么被速度累垮,要么被焦虑击垮。如此说来,豁达又是一种境界。应如同淡竹――直立、有节、淡泊,节节皆空,却永远盈满。有与生俱来的一种坚持,有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竹与笋的亲情,有和周围青光绿影的长谈、畅饮,鸟儿的呢喃,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每一秒时光都会格外静谧而美好。

上一篇:常见病防治.糖尿病(三) 下一篇:父亲那只寂寞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