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企业导入CI的前与后

时间:2022-09-02 08:12:36

试论中国企业导入CI的前与后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商品的记忆更多来源于品牌的记忆,而品牌就是做为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识别的形象系统,在CI的导入上,国内外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差距,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解析导入CI的前与后。

【关键词】企业 CI 导入 VI

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识别,这最早是由美国的设计师莱蒙特.诺维和保罗.朗多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时间提出。企业识别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VI)三个部分组合而成。

回顾CI的诞生故事,可以这么总结:欧洲萌芽了CI,美国诞生了CI,日本完善了CI,世界推广了CI。那么我们先得从欧洲说起,欧洲历史在世界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欧洲美术史也一样。CI的萌芽出自欧洲二战之前的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工业革命(Europe,Industrial Revolution in)是欧洲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这个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工业设计在新技术的运用下推动着不断向前发展。从工业设计方面说,由建筑学家发起的设计革命已经扩展到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所有领域。在同时期,德国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创办了包豪斯设计学院,它是“国立魏玛建筑学校”的简称,创建于1919年的德国魏玛和国时期,是一所教学科研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建筑及设计艺术学校 ,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创建的设计学院,它的宗旨和授课方向是使艺术和手工艺与工业社会需求相统一,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但在工业品造型方面,而且在平面设计方面也把历史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德国AEG电气公司创办于1883年,在1907年聘请设计师贝伦斯担任企业内所有广告、标志等设计工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企业聘请专业设计师的典范,这标志着CI已经开始萌芽。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人民心中是永远的痛,杀戮、血腥笼罩着这个时期,导致人民流离失所,渐渐对故土失去应有的信任,充满危机感的人民开始迁移到别处,就是后面我们要说到的美国。欧洲的战乱,人民的迁移,为CI在美国诞生提供了人才的保障。在这个时期最有代表的企业必然是IBM,在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IBM)正式导入CI,当时的IBM公司有必要在世界计算机市场的开发竞争中,有意识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记忆,这一形象记忆能体现公司的开拓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特的企业文化,IBM公司通过CI的引入,塑造了公司的独有企业形象,使IBM公司在赢得公众信任的同时也在计算机行业中占据了霸主的地位。

日本在其实年代引入CI,之后将CI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革命及信息时代的来临,这是CI之所以能进入成熟期并广泛推广的客观基础。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的国家,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如果撇开历史因素,我们应该对日本民族予以肯定,在从美国引入CI的时候,日本没有依葫芦画瓢,而是在运用CI的同时去创新研究CI,将理念识别提到了所有组成要素之首,摆脱了以前不重视理念识别的诟病,日本的CI理论更加符合东方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建立起了非常有特色的日本型CI。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时日本的索尼、本田、马自达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CI主要由日本、欧美等传入台湾、香港等地,因为香港当时还是英殖民地的特殊历史背景,所以香港所接触的文化理念等都很先进,台湾也同样如此,再者,两地都拥有港口,属于自由贸易港口,先进理念的进入很轻松,当时的中国内地还比较的保守,不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88年的时候,广东太阳神集团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引入CI的中国企业,这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无形象时代的结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太阳神集团可谓是先声夺人。太阳神集团是以生产和销售保健品、食品及药品为主的中外合资企业集团。在当时的国内拥有数十家生产保健药品的企业,相继在竞争中都惨遭淘汰。太阳神集团的标志以一个“人”字托起红色太阳,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迅速在全国走红,尽管至今过去一经二十四年之久,但是现时的中老年人仍不会忘记当年“太阳神”风靡全国,大家竞相购买的场景。在此之后,中国的其他企业开始重视CI,随即出现了李宁、创维等国内企业开始引入CI,寻求更多的竞争力。

在众相引入之后,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实质性问题。第一要说到的就是国内企业对CI的认识问题,大部分国内企业都是国人自己创办的,所谓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大多数企业领导对CI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我们前面说到的视觉识别系统这个层面,单纯地认为企业要引入CI,就是设计一个标志,做几幅广告,装修一下门面,如果认识的层面上不去,CI很难在国内有所大的发展,也体现不出CI的意义。第二就是大规模的引入与设计团队的素质,造成CI本身质量的下降,这一个问题应该是比较尖锐的,大批量的引入也就考验了设计团队的素质,目前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设计专业与课程,但是在CI课程的开设上主要还是针对VI,缺乏对MI和BI的系统学习,所以造成了设计团队自身素质偏低。

参考文献:

[1]阮文杰《企业形象设计与企业发展》2004年

[2]殷朝晖《大学形象设计和品牌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

[3]李锐《试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原则》2004年

作者简介:

朱莎,女,四川遂宁人,大学本科,助教,美术

上一篇:房地产评估专业依托行业实施房地产估价工作过... 下一篇:地方高校推进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