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时间:2022-09-02 08:07:27

摘要:中考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升高中的结果,也对其将来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者根据多年调查研究,并结合自己在语文课程中考总复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认为,要取得中考的成功,教师不仅以知识教学及考试成绩为中心,而且要兼顾学生自身的学习现状及心理状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就如何做好中考复习工作的问题,从知识教学与德育渗透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中考;复习方法;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43-02

中考(初中升高中前的升学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每到初三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压力倍增,均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为中考做最后冲刺。此时,教师必然使出浑身解数为学生进行中考总复习。但事实证明,如果仅把目光放在学习成绩上,经常会事与愿违,并不一定能蛉〉美硐氲某杉ǎ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德育渗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教学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就中考语文教学中教学与德育相互渗透的先进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有所裨益。

一、教学目标明确,实施手段多样

1.明确考纲要求,掌握复习方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生不同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并及时参加每年召开的中考说明会,明确考试方向,梳理复习内容。根据2016年中考说明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将语文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及写作等五大方面,并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六册语文教材的不同特点确定具体的复习方向及目标,并紧抓落实。每一册的字词重点以及文言文课文中的文言词汇积累、古诗词背诵默写要在引导学生复习背记的基础上进行听写测试及批改改错,有督促、有落实、有提升,切实做到有效查漏补缺。

2.制定严密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初三阶段中考压力大。作为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量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学习。这有赖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详略结合,制定严密复习计划并且注意学生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初三语文复习方法可采用课文内容复习、中考专题复习及综合性复习三项按顺序进行。课文内容复习将有针对性地把共计六册课本中的内容分解梳理,指导学生各个击破,系统掌握课本内的知识。中考专题复习则通过考点梳理,从字音字形、成语运用、句子排序及衔接、语病改错、文言现象、综合性运用及作文等七方面入手,在教学中逐步展开训练,以期达到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的程度。综合性复习的展开需要足够时间及效率的保证,因此在相对紧凑的时间内,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证课堂效率是教师在综合性复习阶段应注意的首要事项,避免累赘、重复内容的出现,为中考冲刺阶段的综合检测打下扎实基础。

3.编制训练习题,重视讲评反馈。中考复习搞题海战术不但使学生疲于应付,而且收效与目标相去甚远,无益于能力的提高和解题经验的累积。而教师通过认真筛选,编订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的练习题,则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另外,编制训练习题能帮助老师进行透彻讲解并落实学生反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扎实程度。

做训练题及测试题是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最佳措施,而针对学生“漏”与“缺”的部分,教师的讲评则能够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师重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梳理能力,激发积极性。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波莉亚也提到:“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知识的理解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已无益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钥匙,使学生获得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和独立梳理知识的能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善于归纳梳理知识的学生,对课堂内容都会有深层次理性的认识。在语文中考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语文考点进行归纳梳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的掌握。

二、注重德育渗透,有效助考,增趣减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德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考备考阶段,德育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新鲜血液渗透在语文课堂中,以德育作为主要载体,使学生在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全面提升文学素养,为中考甚至将来的人生修养做良好的铺垫。

例如学习《孔乙己》一课,通过“笑”一词分析人物在社会中悲惨的命运。“笑”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十多次,孔乙己两次在笑声中出现,在笑声中消失,尤其第二次到酒店是在人们的笑声中用“手”走进来的。一个令人同情又可怜的人物却用“笑”来做背景,以笑写悲更突出其悲。学生借助本课认清了封建社会对人的毒害,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知识给人的力量,可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积极性。

1.做表率、树榜样,为中考增添正能量。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在不断寻找、学习和掌握一切他们认为可借鉴的、有用的知识。中学生阶段,周围同学、老师们的观点和行动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语文老师可利用这一特殊时期,在学生中树立优秀榜样或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榜样人物特有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以激励为手段,语言为载体,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老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向教材中的人物学习,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学习,而不被动灌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执行创造良好氛围。

2.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知识链接生活。课堂教学若单纯进行知识性讲授,便成为一种无趣的课堂形式,没有情感渗透的课堂必然带来学生漠然置之的态度,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尤其在中考备考关键期,更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讲授知识性较强的课程时,可利用图片、视频、新闻、网络等更为直观可感的手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真实感悟,而非空泛地讲解大体知识,讲授文学艺术性较强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以文字、图片、音乐等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学习小组、语文简报小组、名著阅读小组、讨论小组和辩论赛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充分利用课堂内容扩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容量,激发学习兴趣。

三、结语

对学生来说,中考复习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中考复习既是对初中阶段知识学习的检测及巩固,也是为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对知识理解、学习方法的养成以及学习潜力的激发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在中考复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认为,教学活动与德育渗透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中考备考不容忽视的手段。只要从点滴入手,以情动人,促进吸收,使学生既苦学、好学,又会学、乐学,既勤思、善思,又恒思、巧思,必将取得最佳的中考教学效果。

Teaching Student with Knowledge and Moral Infiltratio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AO Chun-le1,SUN Zhen-ping2*

(1.Xinjiang Urumqi Eighth Middle School,Urumqi,Xinjiang 830002,China;

2.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s of the senior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whether a student can enter a good senior high school, and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career of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for many years, combined with their experience got in the examination review for the course of Chinese,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teachers not only teach students knowledge and help them get good score, but also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it is discussed how the teachers help the students with their examination review from two aspects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senior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review method;moral infiltration

上一篇: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