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市道仍有正收益

时间:2022-09-02 07:40:04

回调市道仍有正收益

本周上证指数回调再临2100关口,市场弱势可见一斑,全周尽管有零星的热点个股或板块,但持续性都较差,成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短线操作的难度相当高。在上周的结果中我们看到,反弹行情中,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可以获得较好的阶段性收益。那么本周回调整固的格局中,短线操作对比中长线持有,又会有怎样的结果?

尽管大市调整,全周上证指数下跌2.49%,但股市动态吧()里仍有高手获得了正收益。

本周获得第一名的是老杨,周收益为1.63%,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持有国投中鲁(600962),国投中鲁全周上涨1.27%,在下跌的市道中,这一股票为老杨赢得了名次。老杨给自己的定位是“打探消息型”,国投中鲁究竟有什么“消息”?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第二名是老面孔水晶玉,他本周先后介入了京威股份(002662)和乐凯胶片(600135),两只个股都给他带来了良好的短线操作机会。

Ruth8207以-0.29%的收益率排名第三,他本周介入了中工国际(002051),该股上升通道良好。

主持人:市场又到了2100点的端口,后市会不会跌破这个点位?

大愚和尚:本周四天市场呈现出了缩量下跌的形态。2100点能否会被下破,只能说概率很大,但未被下破前,从操作角度来看,还需要等一个确认。

趋势是根本性的。无论是市场分析还是股票操作,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是最根本的。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下跌趋势中分析何处反弹或何处见底而出错的可能是最大的;反之,上升趋势中猜顶亦然。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市场操作者,则无需理会太多的分析和预测,只需要盯着趋势是否被扭转即可。

以波浪理论(当前多数)而定结构级别,则无法克服波浪理论“千人千浪”的劣根性,同一段运势,容易得出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特别是分时划浪,能少用则少用,能不用则不用,用了也当“娱乐”来对待。我上周提到,曾将2100点的上升划分成了分时五浪上升。如果下破2100点则会被证明完全错误。望大家能吸取教训。

进入正题,分析2100点破与不破对应的情况:

A,2100点不破:

则市场会继续运行反弹,反弹的运行时间和空间上最坏的情况是相当于2242点到2453点的一轮反弹;可参考《期望2012年12月中下旬达到2870点》一文。有必要补充的是如此反弹性质成立,则当前看是交易者“皆大欢喜”,但中期看,中期大底时间会延后,是比较讨厌的事情;

B,2100点下破:

则在前期讲过的下破2100点即随时可以打出重要的极值底点,从而迎来一段重要的波段反弹,其在性质上应属于D浪或是C4浪反弹。可参考《等待中级行情的确认》一文中对即将到来的中期结构的分析。

我在前期曾讲过,空间上如果下破2100点,则下面的空间在2080点到2060点一线,特别是2062点一线。

从我的经验进行简单的直观判断,市场在此进行一个平台盘整(简单或复杂不重要,只要有个平台形态),并最后下破2100点从而进行一个诱空动作,随后向上拉起来。此类情况在个股当中或重要底点当中出现的很多。

从主力操作手法上来看,此类情况在重要底部出现,则属于明显的相对底位收集筹码的动作。即重要底位,有先见之明的资金进行建仓操作,当将价格向上推升到某一位置后,将价格重新拉回到下方,从而构造简单的平台。此类资金处于未建仓完毕或需要继续发挥表现贪婪的本性上面,会下破平台,进行最后恐慌盘的收集动作,然后是快速拉升,脱离原来上面平台顶部。

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8月22日或其后十个交易日处,周线上则是8月20日周(即下周)和9月24日周!

量能:

量能萎缩严重!低于400亿了!市场如下破2100点则随时可以起来!以放量中大阳线的出现作为确认标志!

主持人:本周成交量又开始萎缩,反弹是否会延续?

金色梦想:上周分析指出的“底部特征现雏形,反攻持续得放量”观点得到验证,本周沪深两市继续反弹,上证日K四连阳并成功站上5周线,深成指突破20日线后周五缩量回调,但成交量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放大。截止到10号,8月份证监会还没有安排一次新股上会,新股申购下周2只、下下周只有1只,由此可见,市场的持续下跌使得管理层已经从行动上暂时放缓了新股发行的节奏;下周五股指期货交割日,第一大空头中证由月初的10568手减至8872手,空头平仓交割可能导致指数上涨;8月10日起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油价上涨对石油石化、煤炭、焦炭等传统型能源的开采,甚至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发等产生影响。技术面看,沪深两市日K线短期趋势向上,但30分钟MACD底背离,60分钟级别需要一次调整,如能站稳5周线则反弹行情有望延续,可积极把握操作机会,但考虑到成交量迟迟没有放大,对反弹高度不能期望过高。投资者应重点关注超跌的优质中小盘股的反弹,仓位控制在五成左右。上周建议关注的诺普信、辉丰股份本周跑赢大盘,回调可继续关注!

上一篇:股市还能找着北吗? 下一篇:低市盈率环境下的操作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