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花木产业示范园规划设计

时间:2022-09-02 07:36:32

台州市花木产业示范园规划设计

摘要 如何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地方风格,别具特色的花木产业示范园,以园林化的格局把花木的。生产、花木的研发、引种、田园风光融于园区内,是本案致力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花木产业示范园;园林化的格局;花木的种植;规划设计

1 概况

1,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园区位于浙江台州临海市小芝镇。小芝镇位于临海市东面,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北出口仅20分钟的车程。225省道贯穿全镇,并且还有小杜线,花芝公路与外界连接。

园区四面环山,北侧紧临225省道,北面为正在建设的小芝镇特色工业园区,东面为现状植被良好的山体,南面及西面紧靠南洋村、下边村、张岙村等几个自然村落。园区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貌较为单一,其中有牛头山水库的源头,溪流东西向贯穿园区中部,用地范围中,东侧有一山体,景观位置重要。

1,2气候条件

气候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根据临海县志水文气候资料显示,年均降水量1695.7毫米,平均气温17.1℃,元霜期241天,日照1936.3小时。

1,3土质情况

基地情况以荒地为主,亦有一定比例的农地,因地势略有起伏,并由山脚向河流缓缓倾斜,土壤质地差异较大,土层深浅不一,肥力高低不同,因水利条件较好,地势较为平坦。

1,4植被与绿化

现状为荒地、农田、菜地及部分平整的旱地,有牛头山水库水源通过,沿逆溪边有部分植被如松、柏、竹等。溪边亦有野生湿地植物如野茭白、水葫芦等水生、湿生植物,适当予以保留,其中没有古树名禾值得保护和和用。

2 总体构思

花木产业示范园是一个集花木生产、新品花木引种开发推广、花木生态观光旅游、花木产业基地示范和花木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是现代花木业建设的示范基地和样板。

台州市花术产业示范园,依托花木产业的良好前景,立足台州市,放眼全省全国,以引进消化为主,结合自主创新,强化示范辐射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高科技花木产业,实现对传统花木业的改造和提升,把园区逐步建设成具有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资源效益、高社会效益,集生产、科研、培训、示范、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省内一流的花木产业示范园,走出一条科研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道路。为台州市及全省提供花木产业建设示范样板。

2,1规划原则

2,1,1高标准、高起点、超前性的原则;

2,1,2设计的生态原则――以“花木观光”为特色的生态性园林;

2,1,3设计的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植物群落的营造,优化选择乡土树种,引进新品;

2,1,4“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兼顾观光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

2,1,5少投资,出效益,有利于经济运作的原则;

2,1,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1_7园林风格多样性的统一和个性创造的探索。

2,2规划定位

以“花木生产、花木观光旅游、花木的产业示范”为特色和基本功能。

2,3规划目标

辐射和带动台州市花木产业的规模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创造一个符合园林生态化原则的、有地方特色的、以人为本、多元的、以“花木”为特色的、有独创性的、富有现代花木基地特色及有园林化格局的现代田野风光园,使花木的产业生产和花木生态旅游观光紧密结合。

3 总体规划及布局

台州市花木产业示范园既不同于一般的花木基地的规划,又不同于一般观光旅游公园的设计,它属于多功能性的,风格独特的示范园。设计中既要考虑它是一个花木产业的示范基地,又是花木规模化生产的基地,同时又要考虑它的观光旅游功能。这也是对设计提出新的命题和挑战,规划中根据功能的要求,把园内统一规划成三大部分:

总体设计的三大部分,即综合管理区、生态观光旅游区、花木栽植,培育,引种区、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三大区域,是以花木的种植开发,带动旅游观光的功能。三区均有花木栽植开发示范的功能,同时又有观光旅游的功能,只是侧重点的不同。这是本次规划的特点,是园区的重点特色。

3,1综合管理区

该区域满足园区的综合管理、花木信息管理的功能要求。设有综合管理房(信息中心、管理办公区、技术研究区、组培区等),休闲休息景观建筑及相应的附属服务设施,作为花木产业示范园区的中心,建筑、广场、滨水布置,形成标志性建筑景观。

建筑创作理念如下:建筑创造原则,以人为本;环建筑设计风格体现地方特色,以江南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白墙灰瓦,朴素典雅,点缀于绿色的生态环境之中。

广场中心设置一雕塑――鼎,象征花木产业的兴旺发达,以及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2生态观光旅游区

经过地形整治、叠山理水、师法自然、因地制宜,再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该区域主要沿溪布置,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在能取得最大景观效果的水边布置各种景观、景点,其中包括用地中的山体。具体设计内容安排如下;生态引鸟岛、山体游憩区、森林木屋区、卵石沙滩烧烤区、湿生植物观赏区、垂钓区、岩生花卉区。

3,2,1生态引鸟岛

该区域位于原有溪流的转弯处,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适当的开挖水面,引进水源,挖土堆高,形成自然驳岸的水体和生态岛。岛上沿水边,水位张落线(即低水位线和高水位线间)运用植物生态的原理种植各种不同的湿生植物如芦苇、蒲苇、菖蒲、黄花鸢尾等,甚至适当引种当地的乡土湿生植物。乔木可选择如水杉、池杉、水松等耐水植物,沿水边种植。岛中部可布置樱桃、黄山栾树等乔木和有浆果的小乔木、灌木等。充分利用地被覆盖绿地,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多科属的仿自然植物群落,从而创造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景观空间。

3,2,2山林游憩区

利用区内的山体,保留原有植物地被,同时大量种植色叶乔木,如枫香、银杏、马褂木、无患子、红枫、鸡爪槭等大乔木及亚乔木。量大为美,人工的营造秋色叶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也是展现秋色叶植物的示范区块。在山体顶部设一铺装地坪,上设置茶室,连廊,四角凉亭,了望台,就地取材,用松木,树皮,茅草,石头等天然材料建造,供游人登上山顶,游玩,品茶,登台眺望,全园景色一览眼底,是全园的制高点,也是俯视全园景观的最佳观赏点。

3,2,3森林木屋区

该区域也滨水布置,人工种植水杉、池杉、湿地松等植物密林区,林中设置小木屋,为游人提供休闲、交流、休息、娱乐的场所。

3,2,4卵石沙滩烧烤区

沿水边布置卵石沙滩,并设置草亭、木坐凳,供游人集体烧烤。

3,2,5垂钓区

与烧烤区相临,沿水设置钓矶,水中可放养鱼,供游人垂钓、烧烤。

3,2,6湿生植物观赏区

该区域现状条件较好,水边较宽,沿水边原有野茭白等湿生植物,拟经过人工改造,增加湿生植物的品种,特别是开花的湿生植物及水生的开花植物,如黄花鸢尾、睡莲、荷花、水蜡烛等。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营造多品种多层次的湿地仿自然植物群落,湿地上铺设架空的木栈道,并设计木亭、草亭、亲水的木平台,出入湿地植物群落中,为游人展示湿地植物景观效果,起到旅游和生态两重效益。同时也是湿生植物的种植区。

3,2,7岩生花卉区

种植岩生花卉,人工营造石头景观,创造人工中见自然的植物景观效果,其中设置木风车,增加景观情趣。

3,3花木栽植、培育、引、种区

该区域面积最大,是园区的主要功能部分,规划通畅的道路结构,保证花木运输的进出,其功能主要分为:道路绿化树种种植区、竹品种观赏区、乡土树种种植区、引种树种种植区、桂花品种园、湿生植物种植区、新品乔木种植区、乔木,亚乔木种植区、棕榈科植物种植区、整型植物种植区、藤本植物种植区、灌木地被种植区等。使花木规模生产,花木产业示范和花木风光三位一体,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 道路系统规划

主道路规划宽度为8M,主支路为6M,次支路规划宽度为4M,步道规划宽度为2M,便道1~1.5M。

4,1对外交通道路

园区北侧为225省道,临南洋、下边、张岙村均有公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过境道路。主要出入口沿225省道布置,分别设置园区的主人口和次人口。具体实施中可利用原有进南洋的道路,在保证园区统一管理方便的前提下,可适当开口,便于以后苗木的运输,以改善园区与外界的交通状况。

4,2内部交通道路

充分利用原有的道路系统,统一规划,统一调整。尽量降低道路系统工程的投资。规划区内道路的断面设计,线性按一般道路标准道路设计,局部重点及景观区域按园林另外进行详细设计。在保证道路顺畅前提下,在苗木生产区道路系统采用棋盘式构架,便于运输。在以观光功能为主的区域,结合地形,强化道路的景观游览要求。道路两侧均种植乔木形成林荫景观道,景观游步道两侧自然式植物点缀布置。景观步道和景观小路,结合观光游览活动和休闲空间的布置,形成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可使旅游者在漫步的同时欣赏美景。

6 花木种植景观规划

主要分以下区域:

6,1道路绿化树种种植展示区:计划繁育七叶树、浙江楠、红楠、杜英、银木荷、凹叶厚朴、无患子、栾树、合欢、喜树、重阳木等;

6,2观赏竹品种展示区:规划栽植方竹、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碧玉竹、斑竹、毛竹、刚竹等;

6,3乡土树种种植区:规划栽植银杏、金钱松、浙江樟、天女木兰、花榈木、黄山木兰、观光木等;

6,4引种树种种植区:规划栽植乐昌含笑、红花木莲、银合欢、红花毛刺槐、观光木等;

6,5桂花品种园:规划种植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不同品种的桂花;

6,6湿生植物种植区:规划种植水松、水杉、池杉、落羽杉、黄花鸢尾、菖蒲、芦苇、美人蕉等,发展耐水湿园林植物;

6,7棕榈科部分植物引种区:规划引进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布迪椰子、苏铁等;

6,8种苗繁育区:培育各种植物的小苗,

6,9新品乔木种植区:规划种植和引种新品乔木或省内外有培育的树种,乐昌含笑、深山含笑、刨花楠、木莲、榉树等;

6,10乔木、亚乔木种植区:种植各种绿化工程中产泛应用的乔木、亚乔木树种,如香樟,杜英等;

6,11岩生花卉种植区:种植杜鹃、沿阶草、石菖蒲、金银花、薜荔及部分藤本植物等;

6,12花卉保护地栽培区:湿室大棚栽培观赏花卉及热带观叶;

6,13整型植物种植区:种植绿化工程所需的整型植物如龙柏球、整型龙柏、整型桧柏及其它整型植物;

6,14藤本植物种植区:规划种植如常春藤、花叶蔓长春花、油麻藤、络石等多种藤本植物,上层空间应种植乔木,达到一定的蔽荫效果;

6,15露地花卉栽培区:种植各种露地花卉,上层空间应种植乔木,达到一定的蔽荫效果;

6,16

色叶乔木种植展示区:应用山体种植色叶乔木如银杏、枫香、红枫等,展示色叶乔木的种植效果,同时形成独特景观;

6,17生态植物群落展示区:规划种植多种植物复式绿化景观,以达到植物生态化配置的展示。

7 建筑风格的选择

园区中建筑风格分为两部分,总体上以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为基调,规划栅栏、木屋、草房、草亭、竹廊等田野风格建筑小品,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力求达到使人们入农家院、吃农家饭,体验花乡风情的自然感觉。

7,1综合管理中心建筑风格

以传统的江南民居式建筑风格为主,灰瓦粉墙,整体造型朴素真实,传达江南水乡的风情。

7,2旅游观光区部分

建筑采用木制,竹制等自然生态材料,体现自然原始的朴素之美,投资少,见效快,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最低限度。

8 经济技术指标

上一篇:试论我国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 下一篇: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