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峻 我非花美男愿当“读男人”

时间:2022-09-02 07:02:15

准备充分是从容的前提

在热映大戏《妻子的秘密》中,丁子峻饰演黎家长子,从小残疾且缺少关爱,长大后虽依然疼惜弟弟,却最终被心魔左右,成为了一个阴谋的缔造者,用一切残忍的手段去抢夺爱情,被称为“腹黑高富帅”。但丁子峻自己觉得这个角色更符合“冷都男”, 也是他现代戏中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内心渴望亲情,又无法释放爱情,亲手扔掉了原本握在手中的珍贵,凌乱了幸福本该拥有的脚步。

丁子峻说:“如果站在演员立场来讲,我觉得反派角色更容易发挥,因为有无限可能,好事的可能是有限的,坏事的可能就无限了(笑),但是以我个人来说,演完这一次就够了,因为在拍摄的过程当中需要很沉淀的心情,在休息的时候也要完全沉淀下来,不能太多的有趣的交流或者太开心,否则会影响到拍摄的质量,所以还蛮寂寞的。”

BQ:《追鱼传奇》的时候就是和赵丽颖、关智斌搭档,你是更喜欢和比较熟悉的剧组搭戏,还是新鲜的剧组能给你带来更多挑战呢?

D:两种都有不同的优势,如果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在开机之前大家已经建立了信任,演的时候比较顺手,就可以免掉最初互相了解的那个过程。但如果跟新的搭档合作呢,就会有一种神秘感,你猜对方会怎么演,对方也会要揣摩你怎么演。两种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而且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我自己倾向和比较熟的演员一起合作,这样比较省时间。

BQ:你是非常容易为了一个角色去做很多功课的,比如演《情迷巴塞罗那》的时候去学西班牙语,还有演《偏偏爱上你》的时候疯狂健身了八个月?

D:我觉得这是做演员最有趣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借口去学习一些东西。我在学西语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候因为工作比较忙,只有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他是来我的住处教我西语,基本上可以用“没尿点”来形容,只要开始上课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去上厕所的。而且西语非常难学,当时演戏的时候还要同期声,压力还蛮大的。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顶过去了就进步了。

演《疯狂爱上你》的时候健身是带有目的性的,是当时角色需要打造一个肌肉型的身材,但是要一直保持那种身材的话,我觉得不是特别好。因为运动首先锻炼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自己的心智。运动是需要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就是在你最累最吃不消那一下,你自己怎么说服自己去继续坚持下去,我觉得这个更为宝贵。

BQ:所以你非常喜欢挑战,把压力去变成动力?

D:压力就是动力的源泉,生活没有压力就不会努力工作,如果工作上没有压力就不会努力学习,这是互动的。当对一件事情没追求、不在意的时候,这件事情是很难做好的。从容面对是一种状态,但这种从容背后是因为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有时候大家看我可能比较从容,但我做功课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其实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我小的时候就非常明白。比如说学校要大考了,总会有同学要闭关两个星期复习,而我考试前两个星期是过得最舒服的时候,我天天游泳、打球、出去玩,让自己非常放松,因为在这两个星期前面,我已经做好充足的工夫了,我更加需要的是放松心情,保证自己的状态和表现。所以我的同学老说我非常狡猾,为什么我再考试的时候都不读书的,总觉得我是在假装隐藏自己的实力。其实真的不是,就是早早做好了准备,现在演戏也是一样,准备充分自然就会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BQ:现在属于影视歌三栖的艺人,以后还是会把重点放在影视上对吗?

D:这个是100%的。影视歌是我的过程,不是我最后的目标,每个人成行过程中都会遇到我会做这个什么都能做的情况,但走得久了就会用排除法,就觉得有些事我确实可以做,但如果只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可能会发展得更好,会做得更好。所以我现在更专注,影视也是我最终的目标。

BQ:那你今后最想演的角色是什么?还是喜剧类的角色吗?

D:喜剧我一直都在盼望,但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好。因为它不仅仅要求演员自身的幽默感和节奏感那么简单,它更讲究的是一个团队。你看冯氏的喜剧它来来去去都用那个班底,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喜剧需要一个团队的节奏,这个团队既包括你的对手,还要摄影、导演、剧本都要到位,所以非常可遇不可求,我也希望等到这样一个角色。

最大的挫折感是得不到信任

丁子峻是香港有名的“钻石太子爷”,和杨千嬅老公丁子高是堂兄弟,丁氏家族的产业涉及钻石、皮具、服装等,财力非常雄厚。但这位低调的“富二代”艺人却甘愿在娱乐圈打拼十余年演着“千年老二”,他坦言自己不图名不图利,却一直有个演员梦和事业心,更不为娱乐圈的种种诱惑所动。他希望自己的成功是一步一脚印把自己磨炼出来的,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抵抗力的人,才能够保护家人和关心的人。

BQ:一般人如果在你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都会继承家业,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学表演,而且是回上海来学表演?

D:其实是性格影响命运,我性格从小就是不服输的,喜欢挑战,放在面前太容易得到的事情我觉得我不感兴趣,而且也相信这种事情不会长久。而且在演艺方面我比较有基础,我是从哪怕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开始演,让我自己的信心和信仰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回家参加家庭聚会时让我比较骄傲的精神状态,因为我做的和你们不一样,而且所有东西都是我自己一手创造的,不是别人给予我的,是我自己争取得来的,我更注重这种气魄。

BQ:那你去学表演的时候家里并没有反对?

D:家里更多的不是反对,而是劝告吧。因为家里都是生意人,他们非常了解怎么样做成一笔非常好的生意,要先稳定才能说发展。我做这个行业是属于一个不稳定的行业,对于一个习惯了稳当的概念的家庭来说是不希望我太冒险,也不是说对这个行业有偏见。但是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我用时间和行动证明了自己。当有好的作品上映的时候,他们也都蛮支持我的。

BQ:是不是家境比较好,一路走来都比较顺,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

D:其实我已经在这个行业一段时间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想我现在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有条件的,比如我希望我拍的戏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以前可能收视率好就很开心了,现在不但想要收视率好,而且希望得到行内的认可、同事的尊重,就变得复杂了,任何一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个目标就会让我产生一种挫折感。觉得这些年下来最大的挫折感就是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能够做到这个事情,但是身边的人或者一些合作伙伴不信任我,这个对我来说挫折感是最大的。还有比如我刚刚来内地的时候,其实挫折感很大。虽然从一开始我拍戏都能保证上映而且上卫视,但是大家总说我是一个港台演员,我很不喜欢这样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有港台之分,我也很努力去学习和适应,甚至融入,但是大家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就把我贴上了标签,其实应该多了解我,往往就是这些误解让我有挫折感。

BQ:所以你很不喜欢自己被“标签化”,比如说你是港台艺人,或者说你是“花美男”?

D:这些标签我都觉得对我不太公平,可能用“读男人”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比较好,之所以是读书的“读”,因为我都是不停地在读书和学习,因为这些读,让我不停地进步,也让我更加读懂我的对手,我的观众的心,当然同时我也希望我的观众,我的对手读懂我的心,所以“读”是我一直在持之以恒去做的一件事情。

最怕慈善被误解

艺人做慈善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丁子峻做慈善已经坚持了10年,他说:“而且我一直认为“慈善”这两个字不是活动来的,是教育是精神。慈善是我的生活一部分,我也希望能够透过我的这些举动去影响到身边的人一起去做这个事情。无论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大小都不重要,只要你有这个心,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

BQ:你和妻子都喜欢旅游,为什么选择了在甘肃度蜜月?

D:因为特别喜欢旅游嘛,所以度蜜月还选择去马尔代夫这样的地方旅游也没有什么意义,年年都会去的。所以我们想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让度蜜月这件事有一个更大的纪念价值。我们去这些地方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我们的喜悦能够带到一些不同的地方,让我们在生活上能够更加感恩,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我以前也做过支教,蛮开心的,因为当年支教的学生现在都很有出息,有些上了大学,有些到了社会出了成绩还带动了他们老家的一些生活条件的提升,我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后续肯定会一直关注他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支教是一个行为,但是感情已经建立了,虽然时间没那么长,在那边天天见,没有什么其他活动,所以感情非常深。

BQ:那你还记得支教这个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D:当慈善被误会的时候,是最难受的。不是我被误会,是慈善被误会。我记得去陕西支教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让我特别震撼。第一件事是有一个家庭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找我,希望我把孩子带出去,带离开她的家。那时候我是很难的,首先我还没来内地定居,这是一个条件的问题。第二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了,如果我答应把这一个孩子带走,那整个村子都会乱的。我很想做,但我知道我不能做。

第二个就是我记得我去当老师的第一天,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小纸条,让他们写自己以后想干什么,我记得95%的孩子写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当老师,剩下的5%是想要当村长。当我支教最后一天的时候我还是给他们发了纸条,问了同样的问题。把纸条收集回来以后我就坐车回西安了。在车上看的时候真的是一边看一边流泪,大家的志愿都变了,还是有想要当老师当村长的,但更多的,有想当警察的啊,当消防员的啊,当律师的,当医生的,当电脑工程师的,当建筑师的,各行各业都有。我觉得我去的那几个月,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希望。

BQ:你说最怕慈善被误会,为什么这么说?

D:比如说前面我说的那位母亲,她觉得哎呀你做好人把我孩子带出去啊,她没想那么多,这完全是她个人的出发点我可以理解。但是她没想过如果每个人都从个人出发点去想事情的话可能就会造成变局,这是一种小误会。大误会就比如关于慈善机构钱去向不明这种事情,如果它确实发生了,那的确是非常丑陋的,如果不是事实的话就更丑陋了,发放这样信息的人又居心何在。所以我说最怕慈善被误会。

上一篇:郑多燕 用生命在跳操 下一篇:同1040个人做“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