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02 06:17:08

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d内听力急剧下降。常见为中重度听力损害,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单侧或双侧先后受累。本文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焦虑影响因素,针对相关因素制订相应护理对策,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现报道如下。

1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相关因素分析有如下几方面

①本组病例中听力恢复的程度对于患者情绪变化影响最大,所占比例为80.2%。目前,我院治疗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2w,患者在第1w治疗阶段内,都希望尽快恢复听力,对药物治疗效果期望高,过分关注自身变化而产生焦虑;患者进入第2w治疗阶段,部分患者经过1w的治疗后,听力恢复的程度未达患者预期目标,又急于回归原社会角色而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还有部分患者刚恢复部分听力就急于停止治疗恢复社会工作,但内心担忧听力反复下降,于是产生焦虑。②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引起的,常伴有眩晕,平衡功能差。耳鸣多出现在突发性耳聋之前,为高调蝉鸣音,机器轰鸣声等。高调的耳鸣影响患者的睡眠,如伴有眩晕,平衡功能失调等症状,患者易有恶心、呕吐等不适,需卧床休息,无法完全自理生活,容易产生烦躁,同时紧张的情绪及睡眠不佳也加重耳鸣。因此耳鸣、眩晕的因素也是引发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③患者对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信息缺乏,如对发病原因、治疗常规、如何配合、各项检查项目意义、听力恢复程度等不了解也导致患者焦虑情绪产生。④患者听力下降或丧失,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及与外界的正常交流,短时间内未能适应听力丧失带来生活的改变,心境悲观,引起自身体验不佳,导致情绪低落。⑤另外,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完成常规治疗,也加重患者焦虑程度。

2护理对策

2.1 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防御能力 心理护理能较好地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负面情绪与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焦虑程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①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者,通过语言、书面或手势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情感、想法,表示充分理解。②护士与患者接触时表现自信平静,鼓励患者表达出不安的想法及感觉,帮助患者找到焦虑的原因,提高患者对不良个性的认知,如情绪低落、易激动、依赖性强、性情急躁等,教会患者调节情绪和自我心理疏导,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等方法,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如面临工作压力大、夫妻不和睦、子女管教困难等事件。同时,鼓励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转移患者对听力变化的过分注意,从而减少患者因为听力变化引起的负面情绪。

2.2 加强健康教育,避免焦虑情绪产生 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避免或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情绪的产生,还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因此,我们应把健康教育贯穿在日常护理中,可以在输液时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所使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及时讲解各种听力检查报告的意义;指导患者高压氧治疗需知的注意事项等并帮助患者掌握耳保健的正确信息。使患者理解突发性耳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听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发病初期及时、正确用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3 加强生活指导,减轻不良情绪 ①指导患者注意预防感冒,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病毒及细菌感染。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忌烟、酒等。②除耳鸣外如伴有眩晕平衡功能差的患者,护士应该指导患者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头部。③稳定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枕头不宜过高,临睡前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神经的饮料。④戒除挖耳、掏耳的不良习惯,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随身听耳机及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

2.4 改善住院环境,病房里温度适宜在21~25℃,湿度40%~60%,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的刺激。护士安排治疗检查项目、护理操作相对集中在日间时段,尽量避免在患者入睡后频繁进出病房。护士出入房间开关门动作轻巧,治疗车轮要上油,避免晚间推车时发出噪声,为患者创造整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3 结论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在尽早以药物、高压氧治疗为主的基础上,护士应对患者作适当的评估,通过用针对性、阶段性、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的。

上一篇:碘伏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护士在PICC带管患者中规范化维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