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09-02 05:53:13

1、洋葱干腐病

1.1症状:苗期、成株期、贮藏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下位叶黄化、萎蔫或弯曲,生育盛期洋葱鳞茎侧面呈软腐状腐败,后扩展到茎盘,严重的地上部全部萎蔫,茎盘变褐枯死。湿度大时鳞片间产生白色霉状物。干燥条件下,病组织变紫死亡或枯死。

1.2发病条件:病菌以厚垣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地蛆、线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施肥不当或氮肥过多、土壤过湿及洋葱生长后期遇高温多雨易发病,地蛆为害严重或大水漫灌、田间积水或低洼地块发病重。

1.3防治方法:发生种蝇起蛆时,要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最好根据种蝇预测预报,把种蝇杀灭在产卵前。

2、叶枯病

2.1症状:主要为害叶或花梗。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后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不抽薹。

2.2发病条件: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散发出于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菌系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

2.3防治方法:发病初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3、洋葱酸皮病

3.1症状:病菌只侵染球茎外面几层新鲜鳞片,但不一定是最外层的鳞片,病部发粘、变黄、腐烂,不呈水浸状,靠鳞茎上部皱缩,外面干枯的皮一碰即脱落,鳞茎心部呈薄膜状,腐烂处具酸味,这一特点有别于软腐病。

3.2发病条件:病原细菌在病组织中越冬,翌春经风雨、昆虫或流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皮孔侵入,病菌深入到内部组织引起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易发病,在植株伤口多和偏施氮肥的情况下发病重。

3.3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胶悬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春雷霉素26~54毫克/升,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4、洋葱紫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及花梗,也可危害鳞茎。危害初期呈水浸状白色点斑,病斑扩大快,迅速形成宽1~3厘米、长2~4厘米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至晴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心轮纹,湿度大时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如病斑围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斑处折断。鳞茎多在颈部发病,病部皱缩,变成淡红色或黄色,潮湿时也发生霉状物。本病特征是病斑呈纺锤形,上部及下部细长,病斑颜色较深,很少发生全叶枯死,可以此与霜霉病相区别。

4.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及花梗,也可危害鳞茎。危害初期呈水浸状白色点斑,病斑扩大快,迅速形成宽1~3厘米、长2~4厘米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至晴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心轮纹,湿度大时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如病斑围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斑处折断。鳞茎多在颈部发病,病部皱缩,变成淡红色或黄色,潮湿时也发生霉状物。本病特征是病斑呈纺锤形,上部及下部细长,病斑颜色较深,很少发生全叶枯死,可以此与霜霉病相区别。

4.2发病条件:北方寒冷地区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病残体上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经气孔、伤口侵入。发病条件为温暖多湿,低于12℃则不发病。葱蓟马刺吸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门户,故此,蓟马严重发生的地段,此病也较重。

4.3防治方法:此病菌半腐生性强,发病重的地段应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4年轮作。因病菌可附着在种子上传播,可用50%福美双、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进行药剂拌种。在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 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对水500倍,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对水1500倍。如有葱蓟马同时为害,可在上述农药中选择能与2.5%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混用的,以兼治葱蓟马。

上一篇:杨树黑斑病与草履蚧防治措施 下一篇:玉米分蘖对产量影响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