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时效德育 促德行生长

时间:2022-09-02 05:20:40

摘 要: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最终达到育德的目的。

关键词:实效德育;德育重心;底线伦理;道德评鉴

德育即育德,更多的是以一个人正确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的养成为目的。当今学校德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目共睹,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关键是如何能够创时效德育,促德行生长。

一、净化学校环境,重建底线伦理

底线伦理的核心是最基本的“仁爱”,操作上看可以说是“不以任何理由伤害别人,不以正确的理由做错事”,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底线,它是有普世意义的,像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第一,课堂上,需要注意的礼仪有:关手机,不迟到,对教师的问题有回应、倾听,不吃东西、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

第二,宿舍里,彼此要打招呼,不经别人允许不碰别人的东西,别人帮自己做了事后要记着说“谢谢”。

第三,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高声喧哗,不攀折公园花草;遵守秩序,先下后上,不拥挤,不加塞;礼让老弱妇孺,礼让行人,不占座(道),不抢行等。

二、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的基本职责,在所要传的“道”中,除古今中外“命脉所系的圣经贤传”是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上”之外,还有一“道”,就是此时此刻就需要实践的礼仪、礼节和纪律与规则。小到课堂纪律,大到严谨学风,做教师的唯有在课堂上同时坚持了这一“道”,才有可能将圣贤之说化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客观地说,绝大部分教师热爱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教学水平很高。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且不积极想办法提高。建议这部分教师在态度、水平还没改之前不要进行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与德育相违背的,也是最坏的德育。

三、创时效德育课堂

职教德育好课的基本标准主要看三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结合度及职业教育特点的体现度。

第一,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灵魂。最好的目标是针对学生把大纲的目标具体化。重点不可更改,难点可以变动。

第二,对学生研究的深度和宽度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与困难障碍分析、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学生的需求等。

第三,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艺术,优化教学语言,创新教学载体,应用教学技术,完善教学评价。每设计一堂课必须自问:目标为谁而定?方法为谁而用?案例为谁而选?评价为谁而做?德育课有多少是仅仅上在黑板上,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四、健全多元化的道德评鉴标准

对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德育来说,多元评价手段在德育课上的应用多元课堂教学、多元课堂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学校要注意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观内化,设定多元化评价要素。

第一,重视课堂学习表现。课堂学习表现包括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等。

第二,重视实践表现评价。实践表现评价必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职场演讲与表演,职业道德与法律――搜集法律案例并制作成报栏,经济政治与社会――上台讲练、案例分析、竞赛等,哲学与人生――搜集哲理故事并分析讲解。

第三,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既考察全面又考虑个别,既发挥了学习骨干的作用,也带动了学习困难学生,相互促进。

第四,多元课程考核。一是课业形式要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训练,包括常规性练习题、知识竞赛、案例分析、资料收集、制作剪报、社会调查等。二是采取灵活多变的题型进行测试,可以是实例题、客观题、一句话说明、案例判断和选择、想一想、算一算、写一写、知识点连线等题型。

第五,多元评价结构。课堂学习表现(含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等)占10%,实践活动表现和成果、平时测试、日常品德表现和道德素质评分等占40%,课业占25%,期末考试占2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视教育为神圣、视学生为未来国家栋梁的热爱学生的教师,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创时效德育,促德行生长。

参考文献:

[1]邓达,叶华玲.对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理性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张倩倩.德行的培养与德行的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上一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三维知识链耦合模型初探 下一篇:从情入手 尊重为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