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2009益阳春节文艺晚会的启示

时间:2022-09-02 01:01:27

“春韵”2009益阳春节文艺晚会的启示

当“春韵”2009春节文艺晚会在湖南益阳大剧院隆重上演时,益阳广电旗下六大媒体照例进行了同步直播。晚会不仅流程连贯,一气呵成,而且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收看的观众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了某种新的气息,纷纷以各种方式从不同的侧面赞誉其为多年来的一大突破。其中,把本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胆搬上春晚舞台,被认为是晚会获致如此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风古韵总关情

“春韵”益阳2009春节文艺晚会的成功,使我们清楚地体味到其中蕴含的突破性价值意义。经过许多次“头脑风暴”、策划碰撞,导演组从丰富浩繁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心筛选了适宜舞台表现和影像化的一些元素和事件,或作为开台民俗风物展示,或作为主打节目凸显,或融入语言类节目叙事。在开场舞中,充分而艺术地让舞龙舞狮、虾腾鱼跃以及蚌壳春牛穿插登台,渲染《流光溢彩舞春风》的欢乐景象。兰溪山歌《绿鸟绿肚皮》,谐谑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原生态歌舞《梅山古韵》,原始粗犷的装束,巫风遗存的舞仪,与现代社会的流行时尚大异其趣,使观众对梅山文化的古老神秘充满悬念和遐想。花灯和花鼓表演,原本就是益阳人家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益阳“花鼓窝子”必不可少的映证。从尚武之乡安化梅城一路进京直至出国表演的《狮走梅花桩》,让人们仿佛记起儿时农闲时村民们的舞狮游艺活动的场景,不过其技艺之高超,调皮小狮子之可爱劲儿,包括狮子形貌饰物之洋气,就连土生土长的益阳观众也还是头一回得以如此近身亲睹。

整台晚会洋溢着浓厚的本土传统民间文化气息,借助影像传媒电子舞台美术的奇幻效果,将下里巴人的非物质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唯美地结合起来,给人以似曾相识而又亦真亦幻的独特美感。似曾相识是因为节目本身源于千百年来民俗民间文艺的深厚土壤,亦真亦幻是因为影像化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提炼使之具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感染力和观赏性,生活美升华成为了艺术媚。晚会上曾经是自己生活一部分的那些东西竟然可以带来这么多“陌生而又熟悉”的新鲜感受,不时有观众说真是出乎意料,为自己没有放弃这次机会而感到由衷庆幸。

当然,之所以敢于打破常规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结构整台晚会,是因为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土壤为依托。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益阳,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深厚富集,如梅山文化、茶马文化、屈原文化、“三周”文化等,民俗文化也别具一格。近年来益阳市加大了对这些珍贵文化资源保护、发掘、整理、宣传、利用的力度,初步形成了一些亮点。以安化县“茶马古道”为代表的益阳黑茶文化曾经名闻遐迩,市、县投资6000万元振兴这一品牌,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带和黑茶产业带。桃江县的“马迹塘故事”是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一度几近失传。通过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如今“马迹塘故事”又红火起来。去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名录。益阳是有名的花鼓戏“戏窝子”,全市涌现了一批民间花鼓剧团,最突出的当数一年演出五六百场的股份制“春桃剧团”,剧团的“女一号”就是被誉为“花鼓超女”的团长周春桃。

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影像传媒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和表演技艺的创新提供了传播观念和技术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春晚等影像化传播方式传承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在“度”中显“特”

益阳春晚的成功,当然只是初步的、尝试性的,还存在许多应该予以完善的地方,在创造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一些普遍而深层问题的思考。包括春晚在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不能把握好“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来说,任何一种影像化传播方式,就都会是一把双刃剑。如何统筹兼顾,恰到好处地作到在“度”中显“特”,这是春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传播所要共同把握的问题。

要正确处理本域与广域的关系。从内容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作为千年古邑、环省会中心城市和环洞庭湖经济圈农业大市,益阳民俗遗产和民间文化资源分布零散,其接受面更容易受到区域文化、地缘变迁的限制,可能出现创作出的影像化作品只在当地引起关注,而在其他省市遭遇冷落的情况。所以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民族共性,站在传承中华文明的高度上解决文化区域局限性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传播带来的障碍。作为符号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没有独特性,没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的符号价值,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

要正确处理原装与包装的关系。一些影像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化报道,只关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和新、奇、绝的文化样式,割裂了对其核心即遗产传承人的足够关注,忽视了对其生存区域和流传方式的展现,使影像视野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从当地文化空间中抽离出的文化断层。一方面,媒介的垄断,掠夺了受众的权力。由于时空的限制,人们已经很少能在自然的条件下亲耳倾听原生态的桃江胡呐喊、梅山山歌,亲眼观看现场的三棒鼓、虾子起拱,亲身感受兰溪山歌赛龙舟的胜景和益阳弹词的韵致,而是只能通过录音、录像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介质,来接触这些被“把关”、剪辑、处理过的、已经部分丢失了原有韵味的艺术文化。另一方面,媒介在传播中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民间艺人的权力,并产生对非物质文化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化”。即便如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的比赛项目,由于舞台环境的局限性,观众们听到的只能是从原生态环境中剥离的“原生态唱法”。许多民间歌手从此脱离了给他们以养料的生活场景、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长年活跃在华丽的舞台上,原有的艺术就发生了改变。所以许多专家建议,一定要注意保持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切不可进行过度商业包装。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特殊的生存、生长环境,如果被硬生生圈养在狭小的舞台里,仅供人们消遣娱乐,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原生态性。这不是保护民间艺术,而恰恰是割裂了它的血脉。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就像一条万古流淌又生生不息的长河,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积淀,也有不断的变易。积淀是相对的,变易则是绝对的。非物质文化多来自民间艺人的创造,其目的是迎合当地人的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文化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欣赏品味已经显著提高,互联网和电视等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更多欣赏多元文化的空间和机会。而非物质文化往往处于重复最初的艺术形式,单调、缺乏创新,在表演风格、内容等多方面没有适当的提高和发展,这样就与欣赏者的品味差距越来越大,失去了观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这几乎是造成许多非物质文化面临生存危机的共有原因。“原生”与“再生”,构成了传统文化存在形态的两端,一端连着过去,一端通向未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有的只是传承意义上的原汁与原味。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文化的这种两重品性,既要立足于对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科学保护,又不能将保护和发展简单地对立起来,以至消解保护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高级编辑)

上一篇:我国制播分离体系中的多种制播模式 下一篇:从制播分离看电视传媒的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