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金融创新支持精准扶贫浅议

时间:2022-09-02 12:29:25

保定市金融创新支持精准扶贫浅议

[提要] 本文介绍保定市扶贫工作现状,指出扶贫工作中金融资金的重要性,分析精准扶贫中面临的融资问题,并提出支持保定市精准扶贫工作的金融创新模式。

关键词:精准扶贫;金融创新;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6日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使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基本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未来5年就要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此扶贫工作任重道远。2015年,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由“扶贫”进入“脱贫”的攻坚阶段,迫切期待一系列创新型模式机制以取得看得见的成效。

一、保定市扶贫工作概况

作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设区市,保定市交叉于河北省三大贫困片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环首都贫困带中问题较显著的地区。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河北省3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中,保定市占4个(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全市有8个县(阜平、唐县、涞源、顺平、涞水、望都、易县、曲阳)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个县(博野)列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0%。按照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市有12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1%。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众多的贫困人口,已成为制约全市发展的明显短板和瓶颈。保定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后,通过资金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异地扶贫搬迁等多项措施,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10年中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亿元,帮助了68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

“十三五”时期是保定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保定市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将2016年确定为精准扶贫攻坚年,部署贯彻落实各项措施,全面启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举全市之力打好精准扶贫开发攻坚战。面对到2017年贫困县基本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保定市对扶贫开发总体思路进行全面升级完善,确定“1(阜平县)+3(涞水县、涞源县、易县)+5(唐县、顺平县、曲阳县、望都县、博野县)”的扶贫开发格局;以“四个切实”为总揽,以“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决定、社会帮扶、基层保障“五个作用”。特别是按照扶持对象精准的要求,实行“户(村)申请、村(乡)审核、县录入”,做到三级负责、两头公示、全程公开,切实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并逐村逐户制定扶贫开发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二、精准扶贫中的融资问题

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关键问题在于扶贫资金的筹集。与政府财政资金相比,金融资金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金融资金来源丰富,能够为政府扶贫项目提供大量资金,弥补政府财政扶贫资金不足的缺陷;二是金融机构扶贫资金能够循环使用,信贷机制驱使贫困主体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到期向金融机构偿还本利,资金使用效率较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工作会议多次强调要加大扶贫工作中的金融力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手段运用到扶贫开发过程之中。因此,金融支持发展多次被地方政府提上政策议程,金融机构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但是,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工作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影响扶贫精准度的一些难点。

(一)精准扶贫困难户难以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首先,精准扶贫困难户资金需求额度普遍较小。按精准扶贫规定标准,精准扶贫对象大多从事适应家庭经济实力的种植业、养殖业及小经营等,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其次,精准扶贫困难户由于缺乏有价值的资产,普遍存在融资担保难问题;最后,农业固有的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大等生产特性,导致贫困农户收入低、来源少、不稳定,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差。因此,当贫困农户向银行提出信贷需求时,银行在利润最大化的规避风险的经营规则下,加之缺乏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和激励,银行对贫困户的扶持积极性较低。

(二)农村产业融资门槛高,金融资金扶贫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金融机构利润最大的内在要求和农业抵御风险差的自然特征,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设置了相对过高的门槛,这对小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来说是短期内所达不到的。加之目前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应优惠政策力度不够,导致农业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动力提高贷款额度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同时,贫困县域财力紧张,一些对弱势群体的信贷优惠政策得不到地方配套财政政策支持,使得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更低。

(三)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创新不足。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无法进行全面覆盖,甚至无设点,而且服务对象仍为城镇大中型企业和优质客户,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开发上积极性不高,产品开发相对滞后,涉农信贷产品寥寥无几。而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信用社,2016年保定市才成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现有的驻村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在经营理念和创新方面相对落后,信贷产品以传统的房产抵押、个人担保为主,产品形式单一。虽然开发了部分创新金融产品,如纯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林权抵押等信贷产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涌现,对此类客户群体产品开发不足,不能根据客户类型的不同进行差别化金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和农民的融资难度。

三、金融创新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分析

保定市贫困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新时期,依靠金融创新支持精准扶贫势在必行。

(一)创新融资模式。股权众筹是金融市场新兴起来的一种融资方式,指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股权众筹2009年在欧洲金融市场兴起,2013年国内出现第一个做股权众筹的案例――美微淘宝卖股权,2014年诞生第一个有担保的股权众筹项目。2015年,阜平县在淘宝网上实现了众筹销售特产的探索。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融资理念,股权众筹要被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地区普遍接受和执行需要一个过程。为此,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可合作搭建众筹服务平台,选择有潜力的项目进行示范推广,这样众筹平台有机会演变为一个孵化器,进而在精准扶贫的项目融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担保方式。调查发现,精准扶贫困难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低,经济实力弱,在融资上很难通过寻求他人的联保或保证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而且这些贫困户多数处于贫困地区,普遍缺乏有价值的土地、宅基地、农房等财产用于融资抵押或反担保,多数农村地区通过林权等农村权属类质押获得信贷支持有难度。扩大农村贷款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尝试农村致富带头人担保、农户联保、扶贫龙头企业担保以及林权等抵押担保方式,可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和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三)创新金融产品。首先,针对农户贷款金额小,应创新“扶贫小额贷”。可借鉴其他省份的办法,通过授信,免担保、免抵押,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风险防控的办法将贫困户纳入信贷支持,并根据诚信状况、劳动力占比、劳动技能、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等四项指标进行评级,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同时政府应当安排专项的风险补偿资金分摊风险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其次,创新“特色产业贷款”。保定贫困地区大多拥有特色产业,如阜平大枣,望都辣酱等,金融机构可与政府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合作,为特色产业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进行信贷支持;最后,创新产业链担保贷款。产业链担保贷款就是金融机构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针对一些形成产业链的产业,可通过提供包括应收账款保理、租赁保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兑仓、商票贴现、终端客户按揭等全流程金融服务,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9.

[2]赵邦宏,张亮,张润清,姚金安.保定市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策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2.

上一篇:高职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下一篇:漫长的印度式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