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告诉世界:“童话世界”更美丽

时间:2022-09-01 11:19:30

九寨告诉世界:“童话世界”更美丽

这是一处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湖泊成串,飞瀑成群;滩流林彩,峰高冰蓝;更有那藏情“六绝”、国宝出没,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镜”。

这是一处令世人无限向往的土地――享誉中外的九寨沟,婀娜多姿的神仙池、美丽迷人的甘海子、幽静传奇的黑河大峡谷、灵气十足的白河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那神秘惊心的白马舞、悠扬动听的南坪曲子、原始古朴的大录藏寨等……这些自然生态和魅力人文的天人合一,都是上天赐予的最慷慨的礼物。

这更是一处充满腾飞远景的土地――生态优良,人文昌达;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先后荣获“人与生物圈”、“绿色环球21”、“国家AAAAA景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各项特殊荣耀,令世人称奇道绝。

历史记录着灾难。“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九寨,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区虽然在地震中逃过了劫难,但旅游业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重创。4年的快速恢复,涅磐后的九寨又焕发出原来的生机。

思考――振兴九寨

“我多次来九寨旅游,虽然这是震后第一次,但这次的感受却最深最难忘,真没想到灾后的九寨风光更加迷人,真没想到大灾之后仅2年的九寨旅游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周到、城乡环境更加优美……”

如果您现在来到九寨沟县,一定会和这位来自韩国的金先生一样,真切感受到九寨蓬勃发展、活力迸发、绚烂如锦的发展态势。

鼙鼓动地,号角声声。灾后九寨恢复重建,寄托着四川旅游业富强和腾飞的梦想,九寨人不能不快。从2009年3月开始,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总投资2.9亿余元的省道205线九寨沟双河至黄土梁公路和总投资1.86亿元的省道301线九寨沟县城至甘肃界公路昼夜施工,克服重重艰险,仅用165天便顺利实现基本通车。7个月后,该路段全线正式贯通,创造了九寨筑路史上的奇迹。随后,总投资4.8亿元的黄土梁隧道工程项目、设计年旅客流量达250万人次的九黄机场第三次扩建工程及设计成都2小时至九寨的成兰铁路全面动工;汶九高速、绵九高速即将开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确保九寨“平安游”、“安全游”,九寨旅游不再“难”。

路通了,怎样在游客心目中塑造新九寨形象呢?

从漳扎镇入手,投资2000余万元对漳扎镇环境进行大“换脸”。小到车辆的停放方向、果皮箱的增设、商店招牌的规范、沿线的绿化带实施美化……大到规范和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诚信旅游活动、加快旅游服务咨询站和游人服务中心建设……将漳扎镇率先建成九寨的发展示范地、生态宜居地、管理模范地和平安先进地。

在九寨沟县旧城区“整容”,站在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高度,对九寨沟县新旧城区及旅游沿线的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失去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全部拆除,对道路、给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城区内所有建筑物进行全面更新,形成新旧城区环境的相互协调。

与此同时,全力做好农村“美颜”,投资400万元在九寨沟县17个乡镇修建220个定点垃圾焚烧池,11处垃圾收集站,1239个垃圾桶、果皮箱,配备2辆压缩式垃圾车和316辆人力手推垃圾收集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现在,脏乱差的现象已成为九寨历史,游人无论在景区内还是景区外,都会感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环境变风景、风景变资本的治理模式在这里得到“升华”。

奋进――九寨嬗变

“5・12”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月,四川省旅游的数据是惨淡的――2008年6月当月收入为59.94亿元,同比下降63.7%。尤其是九寨沟,连续17天景区内游客量为“0”,各大宾馆和演出团体纷纷“关门”,全年接待游客不足70万人次,同比下降76.4%,旅游社会总收入同比下降72.7%。

面对九寨旅游的“冬天”,九寨人没有灰心,而是鼓起十足的勇气,全面为旅游复苏的“春天”做准备,苦练内功,其目的就是为了给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高水平的服务。

高质的旅游服务、规范的旅游市场、和谐的旅游环境和广阔的旅游营销,是加快旅游产业上档升级的重要保障。九寨沟县利用灾后“空档”,坚持“一切围绕游客、一切为了游客”,除强化旅游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外,请进国内外专家人才出谋划策,送出旅游精英人才取经讨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针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有机联动,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擅自更改旅游线路和运行计划、诱导游客购物、私收回扣等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流动商贩跟随游客兜售商品等现象给予坚决制止,对营业性演出市场实行最高限价并向全社会“透明”公开,多措并举直接向有损游客利益、有损九寨旅游形象的行为问责,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在做好“内务”工作的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民俗风情月、九寨冰瀑节、重大节点免收门票等手段,借助“西博会”、“旅交会”、“世博会”等平台和窗口,不断加强对外宣传营销,让更多人了解九寨、热爱九寨、走进九寨。

细微之处见真章,细节决定成败。九寨沟管理局对陈旧、破损的22.5公里的栈道率先进行精细化改造,让景区服务设施更加人性化;为保护环境和方便游客,新增7辆流动厕所大巴和130余处垃圾箱,对泥石流易发的日则1号沟、煤炭沟、箭竹海地段全面进行治理,让环境更加美丽、更加舒适;对诺日朗游客就餐点进行全方位改进,由原来单一的中餐转变为西餐、伊斯兰餐等多功能餐点,更理性化满足不同游人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九寨沟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景区”概念,由九寨沟承担的国家863重大课题《基于时空分流导航管理模式的RFID技术在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地震遗址的应用研究》,目前已经正式开题。该课题主要研制基于RFID技术的景区管理模式,以解决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震后九寨旅游快速起暧升温,超过震前水平。2012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23.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远远超出震前水平。

展望――魅力九寨

五月的九寨风光美丽迷人,五月的九寨城乡游意正浓。时下,九寨沟县勿角乡白马藏族山寨热闹非凡,50多名绵阳户外运动群的驴友们不约而同汇聚于此,前来体验这里独特的白马风情。

有的在千年古树下深思静坐,有的在古老木房前合影留念,有的在村民指引下学起了藏绣,有的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传承人班文玉老人四周看他制作“舞”面具,还有的随着阵阵号角声欢快地跳起了“舞”、火圈舞……

这些游客,虽然来自不同地域,虽然有着不同语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在这里可以呼吸清新空气、品尝绿色山珍、品位魅力人文,在这里可以轻松地游玩、高兴地参与、尽情地狂欢,在这里可以忘却城市的喧嚣和所有的烦恼。

来到永丰乡下寨村殷飞家,一幅三合大院的景象映入眼帘,四季常青的竹林、古朴精致的花窗、别具一格的木楼,尽显经典川西北民居的特色,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逍遥地坐在飘满果香的院子里,或敞开心扉品茗闲聊,或三三两两品尝特色美味佳肴,或聚在一起倾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的悠扬弹唱。走进漳扎镇中查村白介支书家中,新装修的藏家乐,游人正喝着香喷喷的奶茶……

一路走来,九寨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也创造出了文化魅力的新模式。它结合区域特色,将九寨沟县民俗文化划分为白马“舞”体验区、南坪曲子体验区、中查藏文化体验区,形成赏九寨山水、听南坪曲子、品特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三连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更好地吸引八方游客。同时,还将优秀南坪曲子纳入全县中小学校音乐课程,制作1000把土琵琶发放到学生手中,“舞”传习所和《南坪曲子》传习所已全部建成,多种措施鼓励魅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努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旅游文化化”、和“文化旅游化”,真正让九寨文化娱悦游客、惠及百姓。

神奇九寨再展魅力。穿梭于独特文化的白马山寨,漫步于深幽的永丰民居,品味古老神韵的白马舞,聆听绝伦绝妙的南坪曲子,真可谓:“景在城乡穿,人在画中行。”

如今,九寨沟县,正凭借雄厚的基础和无穷的魅力,将又一次站在旅游发展的领跑线上,向世人展示着她迷人而独特的风姿。魅力九寨,正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姿态,向着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上一篇:卡萨帝意式二代冰箱获法媒重点推介 下一篇:学者网购论文 被骗不仅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