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角色定型”陷阱

时间:2022-09-01 11:17:23

警惕“角色定型”陷阱

一天,幼儿园老师给思思妈打电话,告知思思在幼儿园吃午饭时喊肚子疼,带她去医务室检查后没发现异常,请家长多注意观察,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思思妈不以为然地告诉老师,在家里,思思也经常在吃饭时喊肚子疼,勉勉强强地吃完饭后肚子也不疼了。妈妈认为,“肚子疼”无非是女儿不想吃饭的一种“拖延术”。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每每到了吃饭时间,思思总还会喊肚子疼,妈妈大多严厉地呵斥女儿,“再喊肚子疼也没用,一定要把饭吃完”,思思总是哭哭啼啼,不停申诉:“我肚子疼,我不要吃饭。”最后,爸爸不放心,决定带思思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虽然不严重,但需要吃药治疗。看来,思思经常喊肚子疼,并不是无中生有。

在这个案例中,思思妈陷入了“角色定型”的陷阱,她将女儿吃饭时肚子疼痛的发作现象归结于不想吃饭、推脱吃饭的主观借口。

“角色定型”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提出的概念,在家庭教育领域它形象地勾勒出父母对处于特定地位的子女的行为期待。从广义上说,“角色定型”不仅仅存在于代际沟通中,人际交往也容易发生这种沟通误区。

“角色定型”之多元表现

父母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各种角色标签。比如,我们时常会听见父母嘴巴里冒出“我的孩子很好动”“他运动技能不行”“她太不自信了”等评价句式。

比如,父母不仅对子女严加要求时会陷入“角色定型”陷阱,有时候与教师交往、沟通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深陷其中。“这个老师太年轻,都没生过孩子,怎么能管得了这么多孩子?”“老师一直带高年级,现在来带低年级,到底行不行啊?”“老师为什么总是批评我的孩子?”……同样道理,老师也难免会把自我“角色定型”下生成的各式标签贴在家长身上,比如“这些家长层次不高,对孩子总是不管不问”“某某爸爸蛮横无理,尽量跟孩子妈妈联系为妙”等。这都是出现在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角色定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彼此正常、和谐的关系。

孩子间也会发生此现象。很多父母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烦恼,有时候孩子从学校回来,会跟父母抱怨其他同学的缺点或是不足。比如,“妈妈,我不要和某某做朋友,你去帮我跟老师说说,我要换个同桌,他总是很小气、很自私,跟他借书从来不肯借……”当面对孩子这样的请求和抱怨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你会不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哦,那你以后也别借东西给他”。如果父母不加以及时、有效地干预和引导,听任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给同学肆意“角色定型”,甚至你的认可还会助长这种“角色定型”的加剧,无疑将更加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成长。因此,当你的孩子给另一个孩子贴标签时,父母必须及时指导和干预,用适当的言语和行为提示孩子,如何发现对方的优点。

“角色定型”之危害

每一个孩子都是灵动的生命,他们都是多面性的,时而害羞内向,时而活泼外向,时而迟缓多虑,时而敏捷果断,时而倔强不合作,时而温顺可变通。而在生活中,父母和教师往往忽视了孩子作为生命体的存在,都试图去培养“标本”化的人,注重有序的、规范的管教,并不关注那些活生生的、个性丰富的个体所呈现出的多彩的生命表现。

当孩子表现出的某些行为、情绪,并不是他们所期望、所允许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去给孩子贴上负面的角色标签,以提醒孩子加以改正。“角色定型”最大的危害,即是忽视了人作为生命存在的个性和丰富,尤其是孩子,他们总是在变化过程之中,过分的、不恰当的角色标签禁锢了孩子的变化和潜能的发展。哪怕是一些积极的角色定型,比如家长说“她一向很乖,很听话,不会做错事情”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困扰。因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角色,一旦孩子们在角色中定型,便害怕尝试其他的行为方式。比如,有些教师、家长口中的优等生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不屑改变。

远离“角色定型”陷阱

在日常的亲子沟通中,父母要从“角色定型”中解套,必须注重做到下述两点:

第一,应对突发事件时不急于做惯性评价,接纳孩子的任何感受

生活中经常会有很多突发事件考验父母的教育智慧,比如开头案例中思思小朋友吃饭时突然喊肚子疼、孩子在超市撒泼吵闹、接到老师的电话让家长去学校谈谈孩子的情况等。面对这些突发事件,父母的应急反应往往是将孩子或事件加以“角色定型”:肚子疼等于逃避吃饭;超市撒泼等于威胁父母;老师来电等于孩子在校犯错误。一旦“角色定型”,父母会对孩子给出草率的惯性评价,这些惯性评价一般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的,因而是负面的、指责的、控制性的,令亲子沟通陷入尴尬境地。

第二,鼓励孩子尝试多种行为方式,支持“角色定型”中的积极因素

有些时候,孩子在生活中或许已经习惯于给定的角色,比如双胞胎妹妹不爱说话,她习惯于依赖姐姐的照顾,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姐姐向父母告知在校和作业情况,妹妹则一言不发。作为父母,一方面不给孩子贴角色标签,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来帮助姐姐、妹妹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比如,每天回家让妹妹先说说学校情况,姐姐随后补充。此外,在任何时候,父母在帮助孩子尝试另一种行为方式时,一定不能全盘否定已有的“角色定型”,比如,固执的孩子需要我们尊重他的坚持不懈,敏感的孩子需要父母承认他的细心。

因此,父母要明确告知孩子,我们支持他曾经扮演角色中的积极方面,希望他尝试着改变“角色定型”中的负面因素。

上述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定型”解套,比如父母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同伴交往。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上一篇:如何培养6岁孩子的空间感? 下一篇:浅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