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关系

时间:2022-09-01 09:29:01

论阴阳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宇宙存在着气和息两种物质,就这两者而言,气属阳的一面,息属阴的一面。但无论是阳性物质气,还是阴性物质息,其本身又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而且,任何两个互相有联系的事物,它们相互间也存在着阴阳关系。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万事万物,并使万事万物永远处在运动之中。也就是说,宇宙的存在有赖于宇宙的运动。而宇宙的运动是宇宙阴阳两个方面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弄清阴阳关系,认识阴阳的作用,对于练功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事物的阴阳关系,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认识:

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

宇宙间任何事物,其本身都充满了阴阳关系。例如一座山,向阳的一面是阳,背阳的一面是阴;山顶为阳,山脚为阴;山的表层为阳,山的内层为阴,等等。又如一年之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月之中,上半月为阳,下半月为阴;一日之内,昼为阳,夜为阴等。再如一个人,其头为阳,身躯为阴;上身为阳,下身为阴;前腹为阳,后背为阴;手为阳,脚为阴,等等。

二、阴阳是个相对的概念,是比较而言的

阴与阳是一组不可分割的相对概念。是此事物(或此方面)与彼事物(或彼方面)相比较而区分的。所以它不是绝对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对于月球来说,地球为阳,但对于太阳来说,地球就是阴了;又如“中”与“上”相比较,它是阴,而与“下”比较,它就属阳。一个事物中的某方面,也存在这样情况,有时它为阳,有时它又为阴。如一个人的胸部,对头部而言为阴,但对足部而言,则为阳。可见阴和阳是比较而存在的,是相互有联系的两个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中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的。两个没有联系的事物,或不在同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无法判别其阴阳。如一座房子和一座山,它们之间无阴阳关系;衣服上的钮扣和树上的叶子,也不存在阴阳关系。

三、阴阳关系存在于每个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

任何事物,只要它一发生,便必然立即存在着阴阳关系。也可以说,事物本身是带着阴阳关系而产生的,并随着阴阳的相互作用而发展,直至灭亡。例如我们人,是精(阳)血(阴)结合而成。随着气(阳)血(阴)的相互作用,逐渐长大。与此同时,存在于人体内外的其它无数对阴阳关系也不停地发生作用,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一旦气尽或血竭,人体失去一对主要的阴阳关系,人便死亡,人体上所有别的、次要的阴阳关系也就随之消失而不复存在。当然,人死之后,它与别的事物相比较,还仍然有阴阳之属。如对活着的人来说,死者属阴。

四、阴阳互相依存,并且不间断地互相发生作用

阴和阳相对而存在,因此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例如,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大”,也就无法确定“小”。只有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分出阴和阳。

阴和阳,每时每刻毫无间断地相互作用着。有时阴盛阳衰,有时阳强阴弱,有时阴阳平衡。阴阳的盛衰平衡,决定了事物的消长发展。也即是说,阴阳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变化。而阴阳的相互作用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事物的变化也是绝对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变化的。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两种物质――气和息,以各自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无休止地运动变化着,使宇宙充满了生命力。

五、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阴阳学说由来已久,道、佛、儒、武、俗各家,都各有见地。尤其是道教,创太极,排八卦,论五行,说阴阳,对事物的发生、变化作了朴素的辩证论述。我国古代医学乃至现行的中医,在辨证论治时,也都以阴阳为纲,五行为目。中医常说的阳虚、阴虚,指的是气有不足,血有所亏;说脾胃不和,就是指阴阳不和。在中医学说中,把人的五脏分属五行: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肝属木。金水木火土五行,顺序为生,逆序为克,生者为阳,被生者为阴。克者为阴,被克者为阳。如果五脏阴阳失调,人就会生病。人体中的六腑,对于相对应的五脏来说是阴(胆对应肝、小肠对应心、胃对应脾、大肠对应肺、膀胱对应肾),脏腑不和也就是阴阳失调,也同样会使人得病。中医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创立了一整套医学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可见,正确理解和运用阴阳学说,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利用事物,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作为练功者来说,更应洞悉阴阳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使我们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能尽快地掌握它的运动规律,甚至知道它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我们的修炼才是主动的、自觉的,才能事半功倍。

在此,我要提醒大家,空悟功所说的阴阳,是以存在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是对事物内在联系的客观论述,这和社会上的风水先生、阴阳先生所说的阴阳不可同日而语。尽管阴阳先生们所说的,也不无可取之处,但毕竟大多掺杂着不少迷信成分,所以不可能正确地指导实践。

六、判别阴阳的一般规律

事物的阴阳面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所以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给我们的判别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大家判别阴阳,这里讲一下判别的一般规律。但这个规律不是教条,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具体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判别。

一般来说,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可按以下的顺序和规律来加以判断:

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

左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

轻为阳,重为阴;清为阳,浊为阴;

明为阳,暗为阴;干为阳,湿为阴;

浅为阳,深为阴;淡为阳,浓为阴;

实为阳,虚为阴;雄为阳,雌为阴;

可感觉者为阳,不可感觉者为阴;

可知者为阳,不可知者为阴等等。

上一篇:大圆满略论 下一篇:道家的正统功法――丹道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