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元打造新蓝领

时间:2022-09-01 08:01:17

你们能为我们

提供合格的产

业工人吗?

随着本田、丰田、日产相继布阵广州,广州周边地区纷纷接驳产业链条,争夺作为汽车零部件基地的机会――在理论上,整车与零部件的配套比例为1:1.7。2004年年初,佛山市顺德区曾派出阵容强大的招商团,赴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所在地)举办“顺德汽车产业招商会”,吸引日系汽配巨头落户顺德。令顺德招商团成员颇感意外的是,日方竟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为我们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吗?”

随后,日本的第11次、第12次“中国汽车产业考察团”分别于当年2月、3月访问顺德,考察团一行40多人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参观考察。顺德投入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资金达10.02亿元,用于新建、扩建、充实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达5亿多元,学院规模和办学水平令日本考察团刮目相看。今年5月15日,名古屋终于传来好消息:一个由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位居世界500强第207位,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排名第一)旗下的11家汽配企业与顺德银河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投资项目正式宣布落户顺德,这个取名为“众智达”的公司,总投资额高达7000万美元,选址顺德北胺镇西海工业区,主要生产发动机控制系统及燃油喷射控制系统等汽车零部件。

无独有偶。当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准备落户佛山市南海区的时候,本田中国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兵后笃芳曾在不通知官方的情况下,去南海信息技术学校进行过一次“微服私访”。据说,现在南海已经形成一种惯例:每当洽谈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时,一定要通知主管职业教育的教育局副局长到场。今年3月8日,位于南海科技工业园本田路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变速箱、传动轴、曲轴、连杆等驱动系零部件;这也是本田继美国俄亥俄州、印度尼西亚和美国乔治亚州(建设中)之后,在海外建立的第四家可全工序生产自动变速箱的工厂,初期年生产能力预计为24万套变速箱。兵后笃芳在3月8日的投产典礼新闻会上表示:“首先一个原因,从劳动力的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物流等方面,我们综合对比选择了南海。”

渴求“新蓝领”

今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的领奖台上,有一位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产业工人,获得了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位名叫王洪军的钣金工,堪称当代产业工人楷模。在很多人眼里,钣金工就是拿一把锤子敲敲打打,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王洪军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摸索出了123种轿车车身整修方法,包括凹坑、死点坑、边缘坑、弧面坑等不同缺陷的各种整修方法,被德国大众公司的评审专家命名为“王洪军轿车快速表面修复法”。王洪军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并不是高科技工具可以处理的,也不是大学生可以干得了的。王洪军说:“虽说工人在文化程度上没有研究生、大学生那么高深,但是对本岗位工作是最清楚的。怎么干效率最高,怎么干不造成浪费,怎么干能提高质量,岗位工人心里最有数。只要努力去做,肯定能干出好成绩。”

目前,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能力的不足,技工短缺已成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突出矛盾。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各类技术人才中,高级工仅占3.5%(发达国家为35%),中级工占35%(发达国家为50%),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居世界第59位。

在制造业发达的广东,首届“广东青工职业技能大赛”(2006年7月30日至8月1日)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10年,广东省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至1157万人!而目前广东省的技能劳动者仅有650万人。

由于技工的短缺,在广州公布的2006年工资指导价中,博士身价居然不敌高级技师:新参加工作的博士最高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平均数为3396元/月,而高级技师工资价位平均数为4363元/月。

在去年8月7日举行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发表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广东职业技术教育新局面》的讲话,他指出:“从现实看,各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广东省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不破解这一瓶颈制约,我们就难以把科学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就难以提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就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难以转变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劳动大军,为广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根据《广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174万人,当年招生规模达到6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规模的45%左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要达到65万人以上,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50%以上。“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为社会输送200万名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要为社会输送75万名毕业生。

另外,从2006年起,广东省省级财政还将连续五年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扶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中心建设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复制“德国模式”

在经济学词典里,“德国制造”是制造精湛、质量优良的代名词。而“中国制造”目前的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所谓“一流的设备、二流的工人、三流的产品。”

“德国制造”的秘密,就在于德国有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在德国,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教育培训,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紧密结合的“双元制”。

创建于1863年的德国拜耳公司(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以制造“阿司匹林”而闻名全球),从2002年开始把“双元制”复制到中国,提供100万欧元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合作建立“拜耳班”和“拜耳实训基地”,为拜耳在中国拥有的22家企业定向培养技工。2003年9月,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Johannes Rau)在上海兴国宾馆接见了36名来自“拜耳班”的同学,他指出:“德国最重要的对外输出项目就是德国模式的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认为理论教育越多就是越有价值的教育是个错误的想法。我认为实践的训练结合良好的具理论基础的理论性教育,才能提升青年人的事业机会,因为见识及操作会比单独拥有理论留下更长远的印象。”

毕业生就业率在2005年达到98%的广东白云学院是一所民办学校,近年来他们与深圳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全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博世公司、美国柯达公司和美国EDS―UG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基地34个,可开实训项目280项,引进企业投入的设备及各种软件总价值达到235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学院还与台湾全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工厂”――“广州全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全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董事会成员单位,为学院输入6台高速雕刻机、4台加工中心机、1台数控铣床等设备和软件资产总价值达790万元,形成系统的生产线,学生可在校内仿真实习,从加工生产到经营管理全方位介入,公司不但生产了产品,而且培养了学生。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广东一些职业技术学校还在实践中摸索出“顶岗实习”模式,即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按劳计酬、发放工资,“变招工为招生”。比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疗器械专业的部分大三学生,今年在广州越神仪器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月收入竟然高达5000元。“顶岗实习”不但“真刀真枪”地实现了教学与实习、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而且还可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实现了“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开支不额外增加一分钱”的共赢。

上一篇:现代神话――男人也能怀孕 下一篇:白领做的汽车装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