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朗德,“还是要称职才对”

时间:2022-09-01 07:46:51

法国新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已走马上任。本文作者车耳曾在法国工作多年,目前为中信集团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国际业务总监。奥利维·拉法耶是法国总统竞选委员会成员,汤姆逊公司前任亚太区总裁,也是车耳的朋友。两人特地为本刊撰文,描绘了一位他们眼中的法国新总统。文章楷体部分为拉法耶所写,宋体部分为车耳所写。——编者注

时光回到1980年9月,法国正面临大选,时任右翼总统德斯坦争取连任的风头正健,社会上对反对派社会党并不抱希望,何况其党魁密特朗和罗卡尔争当候选人的内斗趋于白热化。就在社会党赢得大选前景渺茫的时候,一个年轻人出现在社会党总部,轻声自我介绍到:“我叫弗朗索瓦·奥朗德,刚从法国行政学院(培养社会精英的学校)毕业,想入党。”

我当时任巴黎15区社会党书记,就在现场,对此事记得很清楚。在看不到社会党前途的时候,只有抱着为之奋斗信念的人才会加入这个左翼组织。

2011年9月,在法国西海岸拉罗谢尔社会党暑期大学时,我和朋友正在一家港口餐馆里午餐,瞧见奥朗德出现在街头,后面只跟着一个人。我们隔窗向他挥手致意,没想到他却走了进来和我们聊了一会儿,还向餐馆每个人问好,一切都非常自然,让人感到舒服。这年11月的另一次智库聚会上,他来时仍然只有很少的随员。我拿本他的新作希望他能为我签名,并告诉他1980年密特朗也曾经在其著作上为我签名,几个月后密特朗就当选了。奥朗德当时不仅签了名,还给我写了好几行字,大意是:两次大选,两次重建希望。我想说的是:他会认真对待每个普通人。

2012年4月的一天,由奥朗德的几个朋友在2010年中发起的“2012民主同盟”举行晚宴。这个组织是为他竞选在商业和知识界寻求支持——现在已经成为新总统的重要智库,大部分人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奥朗德的同级校友,我也是成员之一。晚宴时奥朗德挨桌和每位男士热情握手,和每位女士行面颊亲吻礼,很绅士地向人们介绍他的理念。

5月,在巴黎西部克里西的一次聚会上,奥朗德和往常一样骑着他的小轮摩托自己来了,之后去附近餐馆还是走着去的。他本来也就只有一辆普通的雪铁龙商务车。人们为其真诚而感动,因为在经济久久不见起色、失业阴影笼罩时,仍然有些社会党同仁吃鱼子酱,住高级宾馆,还找女人。

面对难缠的问题,包括世俗、社会进步和对死亡的看法,奥朗德都一一作答,不回避,态度真诚,在场人都会为之感动。

他是个简朴之人,关心别人,愿意分享——尽管他出自名牌大学,也可以像某些人一样趾高气昂、自私自利。

拉法耶先生开着租来的面包车行驶在卢瓦尔河谷,那是一片没有崇山峻岭的平原,几百年前是国王狩猎的地方,好几代国王沿河建了行宫,再加上贵族领主的,这里的城堡数不胜数。1月的北京仍然一片土黄,而这里却绿草茵茵。拉法耶夫人坐在副座,北师大珠海商学院的几个朋友在后面昏昏欲睡。

我知道拉法耶先生是奥朗德的坚定支持者,转而问其夫人支持谁,她毫不犹豫地说支持丈夫的决定。从几十年法国总统选举历史上看,没有人在选举第一次投票时就能过半数,所以我就故意问如果奥朗德没有进入第二轮怎么办。他们夫妇二人耸耸肩,表示那就谁都不选,弃权。

宁可弃权也不选时任总统萨科齐!这是我得到的信息之一。

要选只选奥朗德!这是我得到的信息之二。

朋友的选择

实际上许多法国人都是抱着这个观点投票的:精明干练的萨科齐招人烦,诚实儒雅的奥朗德讨人喜欢。只是,讨人喜欢不见得就能当上总统,现实问题摆在面前,谁都绕不过去。

回到巴黎后,拉法耶连着几天晚上都安排商界朋友请我在巴黎各大餐馆喝酒吃饭谈合作,可是作为组织者他却几乎每次都迟到——他每晚都是从奥朗德竞选总部来,天天加班打选战。

法国人愿意谈论政治,饭桌上免不了谈总统选举,但却没有几个人真以为奥朗德能获胜,至少我见到的这些商界朋友是这样想的。大家都把拉法耶参与竞选活动的事当成话题,甚至开玩笑说他可以在新内阁中谋个部长位置——假如左翼奥朗德胜的话,但实际上他们都认为右翼总统萨科齐会连任。拉法耶坚信奥朗德会胜,他和奥朗德有着共同的素质和背景,都出自平民,靠自我奋斗成就事业,成为社会精英,所以他们惺惺相惜。

骑车的领导人

平民总统首先说的是他的出身,其次说的是他的作风。当代世界,许多国家领袖出身普通家庭,全凭自己的努力赢得选战。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现总统奥巴马,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不过,奥朗德可能是这些人中惟一骑车上班的。为写这篇文章,我还发邮件给拉法耶先生,问他奥朗德究竟骑什么车。国内媒体中有的说他骑没有动力的自行车,有的说他骑摩托车。其实他两种车都骑,但最多的应该是那种单骑小轮摩托。这种不占空间的单骑在巴黎越来越流行,所以,奥朗德不仅节俭朴实,而且还懂得时尚。他那种亲民是与生俱来发自内心的,没有做作的成分。

巴黎人拥有车的比率很高,这座城市曾经堵车很厉害,现在路况却比北京好很多。北京如若有这样的领导带动,困扰多年的交通问题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在像伦敦、东京这样的世界性大都市中,有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有骑自行车巡逻的警察;市长并未因此影响工作,警察也并未因此妨碍抓小偷。相反他们工作更有效率,现在伦敦、东京和巴黎行车都比北京畅通。

西方人会身体力行改善交通环境。法国人开车讲究效率,若堵车就不开车,改坐公共交通。在我办公室附近的三里屯地区,天天见到外国人骑自行车来来往往,而我工作的那幢大楼里的青年男女同事,却无惧拥堵各个开车上班,要堵大家都堵,没人管空气质量。

新建的法国大使馆前面停着一堆自行车,那都是使馆工作人员的代步工具,这在中国各部委以及公司大厦前是不会有的。在北京骑自行车好像成了下九流的事,自行车路被改造得越来越窄,骑车人被汽车撞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法国人就不一样,拿交通工具来说,什么方便他们用什么,关键是政府支持和鼓励这样做,百姓也响应号召,媒体也大力宣传。公德就是这样。

淡定的答辩

当和萨科齐电视辩论时,面对这个咄咄逼人、年龄虽然相同却是政坛老将的执政者,奥朗德从容淡定。当萨科齐想借卡恩事件指出社会党大佬不检点、暗示社会党缺乏道德观时,奥朗德轻松地说一句:还不是你请他当IMF总裁的吗?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1988年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当时是身患绝症、老迈的左翼总统密特朗对阵中年气盛的右翼总理希拉克,那是法国政坛上一个特有的左翼总统任期未满、又不肯下台,而右翼在议会选举中得胜并获得组阁权后架空总统,形成左右两派共治的情况。表面上总统权大,但是实权握在反对派总理手中。

那次辩论,一直是实权派的希拉克在进攻,但密特朗防守老到,辩解后还时不时加上一句“我的总理”,故意给电视前观众造成对方是自己下级、所以他无论做出什么政绩都有自己一份的感觉。希拉克当然不甘心被他这样暗算,因为经济政策都是自己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忍耐几次之后他被激怒了,以教训的口吻告诫比自己大一辈的密特朗:“今天我们是以总统候选人身份辩论的,我不是你的总理,你也不是我的总统!”密特朗听后依然含笑地说“那当然,我的总理!”就好像占女孩子便宜被抗拒后又摸一下人家脸蛋儿一样,说得还彬彬有礼,弄得希拉克在台上无可奈何。我们看电视时都会心地笑起来,主持人也在忍着免得笑出声来。

这场辩论后,密特朗领导的左派获胜,而希拉克的总统之路又等了七年。

和美国不同,法国几十年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进攻性候选人似乎都没有胜选,当总统的都是表现稳健中庸的。五年前,比现在的奥朗德还有人气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前女友罗亚尔电视辩论中也是表现强势,甚至几次打断萨科齐,最后也是落选。事后人们说,原本辩术高超、嘴又快的萨科齐显示了绅士风度,让女对手争先,反而赢得加分。

当选之后,奥朗德面对媒体仍然很低调,说自己虽然准备好走马上任、入主爱丽舍宫了,“但是还要称职才对”。这句话也让整个世界充满期待。

法国总统选举,不仅是党派之争,也是人格之争,这也使得奥朗德不仅获得左翼鼎力支持,还获得右翼大佬伯耶乎、尤其是希拉克的公开支持,这对他比萨科齐多赢得宝贵的几个百分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卡恩嫖妓新闻满世界都知道以后。如果没有奥朗德的个人魅力,面对能言善辩的萨科齐,社会党并无胜券。

上一篇:也门:新的恐怖主义“策源地”? 下一篇:环保与“低碳”有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