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美学教法初探

时间:2022-09-01 06:25:35

《荆轲刺秦王》美学教法初探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教文言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在美学欣赏中获得美的体验,并将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关键词:语文教学 《荆轲刺秦王》 美学 撞击心灵

经过《烛之武退秦师》的课堂教学与学习,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文言文的把握能力较弱,更别说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策略做了调整。就是通过情景美学教学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就谈谈《荆轲刺秦王》的美学教学法。

第一次撞击心灵。请看电影《荆轲刺秦王》“易水河畔送荆轲”这一段,只有三个镜头,一个是燕国人击鼓为荆轲壮行,一个是燕太子丹、赵姬与荆轲道别,这时歌声响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镜头一转,载着荆轲和秦舞阳的马车辚辚而去,易水河畔烟雨空蒙,老树枯枝低首无语,宛如一幅剪影。因为是刚刚进入文章,不用急以讲解文言知识,只需问学生看过的感受。学生基本都知道“悲壮”。然后再让他们描摹一下自己感受的场景。紧接着笔者进行补充讲解,我们都知道,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坎坷一生,怀才不遇,晚年遭遇尤其悲惨。他的这首诗借古讽今,赞美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以生死相许的关系,赞美荆轲不惜以生命报效国家的壮烈行为和英雄主义气概。是的,“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古老的易水河畔至今还响彻着豪迈悲壮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丹不说,他也要主动请求行动。当太子嫌他“迟之”,他怒叱太子,“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志不可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义士,连送别的人都垂泪涕泣、瞋目、发尽上指冠。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侠客的精神。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至少我们的心里会生出一些感慨来,感慨荆轲的义无反顾,感慨荆轲的英雄主义。对于老师来说,最初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次撞击心灵。笔者不再急着讲解字、词、句等各种文言知识,而是事先从网上下载了几个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课本剧,发动学生自由组合,自己修改,自己排演。如智劝樊於期、易水诀别、秦廷刺秦王等。利用一节课时间分段上演。整堂课以课本剧为主,前期准备工作并不复杂——比如道具就是因陋就简,利用同学考卷作为地图,用毛笔作为匕首。用同学盛放杂物的小篮子作为放樊於期人头的盒子。角色台词不多,场面集中,容易操作;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有超过60%的学生直接参与,体现了“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展现了“情境式教学法”的优势。正如廖哲勋教授所说:“按照新的课改理念和教学观点,一切教学活动均须以学生为主体,均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看完这一出课本剧,笔者利用字幕投影,让学生说说荆轲为什么会失败。一是荆轲准备不充足,所等之人未到,前文已说到此事当时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但太子丹嫌他动身迟缓,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由此可见,荆轲本想等一个真正的武士,一个有能力行刺的刺客。但太子生怕他反悔,用语言激怒他,使得他只有提前行动,并且打乱了原来的计划。二是秦武阳临场胆怯,秦武阳虽然在十二岁就杀过人,但他毕竟是一个市井小恶人,未曾见过大场面,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有的只是慌乱恐惧,要不是荆轲巧妙化解,当时就露了马脚。更别说帮上荆轲的忙。三是此次行动之所以未能成功,与秦王的奋力反抗也有很大的关系。当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的时候,秦王是自引而起,绝袖,然后还柱而走,等到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之后,惊恐未定的秦王才在左右的提醒下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至此,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宣告失败。这些方法的运用,足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本能。

自然,很多的文言知识在表演探究中就会水到渠成,因为同学要先弄懂文章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表演。比如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高兴)2.近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指回来复命)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威震)4.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5.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困)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兮(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4.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5.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中医医生)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掷击;今义:拿着)7.断其左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当然还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第三次撞击心灵。再让同学们谈谈总体感想,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时可让同学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一种说法是荆轲是具有知恩图报、敢于担当、舍生取义的侠士。由田光的举荐,太子丹结识了荆轲,“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一个是堂堂的太子,一个是普通的刺客,太子丹礼贤下士,谦恭有加,让荆轲非常感动。一种说法是荆轲剑术不精。荆轲刺秦王时,秦王空手环柱却不能被杀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荆轲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其实,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他不畏,不怕牺牲,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作为教师,我们只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荆轲这个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人物评价上纠缠。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古文的教学不仅仅教文言知识,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致力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因此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才气,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让学生将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参见电影《荆轲刺秦王》“易水河畔送荆轲”片段.

[2]黄国爱.荆轲刺秦王课本剧——情境式教学与发散式教学的综合运用[J].2005,(10).

[3]熊文英.谈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无奈[J].文学教育,2010,(4).

(林斌仙 福建漳州南靖一中 363600)

上一篇:旧文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下一篇:弘扬“亮剑”精神推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