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去飞 勇敢面对

时间:2022-09-01 03:39:34

【摘 要】学生在面临考试时出现了一些心理状况和问题,如何使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本身和考试的后果的关系呢?如何调适自己的状态呢?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对待考试时的心理状况和考试焦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教师要用谦和鼓励的语言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考试 焦虑 心理健康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来临了,三年苦读的学子们正在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力求以扎实的知识水平参加中考。一次在上交的作业中,夹带着这样一张纸条,“老师,我觉得压力很大,面临月考和中考我很想努力,但有时上课会走神,想到别的事情上,在考试时候我又有一个毛病,我平时的学习都很好,可是在考试的时候就发挥不出来我的特点,我该怎么做呢?”这张小小的纸条让我意识到学生们在面临考试时出现了一些心理状况和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和未来。

如何使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本身和考试的后果的关系呢?如何调适自己的状态呢?我在班级开了一个“正确看待考试”的主题班会,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表意见,并进行分组辩论会

我以《考试本身是“好”还是“坏”》为题,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并且分出正方和反方,双方推出代表进行阐述。正方代表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考试是“好”,认为考试是一种检验自己的方式,通过考试即看到自己的成绩,又发现自己的不足等。反方的主要观点认为考试使人紧张、忧心不止等。此后双方又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由我作为评审员对本次辩论进行点评。

二、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对待考试时的心理状况

我以“是考试使你紧张?还是你自己在使自己紧张?”为过渡,让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即在所出的题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并且根据评价表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即考试焦虑水平)。让学生自己认识到他们自己面对考试所出现的心理状况。

三、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我以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为过渡,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试焦虑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接着我以两则故事来说明考试焦虑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让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对待考试焦虑不同的态度,由不同的结果。并从心理学角度给学生介绍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让学生们能更好更正确的看待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问题,能更客观的认识看待考试。

四、让学生自己讨论并总结出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我以“如何预防和克服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为过渡,让学生们分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归纳出预防和克服考试焦虑心理的方法。

最后小结;(1)要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为榜样。(3)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寻找乐趣。(4)不要过分激动,多用幽默化解。(5)对过去的失败进行总结,分析原因。(6)如有不良心理,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或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运动等。

最后,我让同学们以《放心去飞 勇敢面对》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面对中考会有怎样的准备。

教后反思:在这次活动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在关于《考试本身是“好”还是“坏”》为主题的辩论活动环节,学生们突然都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不同观点,其中几个学生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生说到:“我认为考试不好。因为一旦考不好,老师或家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老师甚至是按等级来批评学生的,因为并不是每个老师的道德素质都很好,表面里对每个学生都公平,暗地里一点都不喜欢差生。”又有一生大胆说到:“我认为考试即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是可测出自己的成绩,知道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不好的是,仅凭一次考试决定自己的努力,还很浪费时间,要抽时间考还要讲评,如考不好,首先自己的心情不好,压力大,还要时间调节心情,同时老师心情也不好,影响上课情绪。

同时,还对考不好的那科老师厌恶。”听到学生们的这些讨论和辩论,我突然有些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回答。这使得做为老师的我来说不得不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在对待学生考试的态度是否也是使学生产生焦虑的“罪魁祸首”?是否在当学生考不好时,表现出不好的情绪和态度?我在教会学生克服考试焦虑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在面对学生考试成绩时应有的态度和表现,也就是应该用平和耐心的态度和学生谈谈关于考试的得失之处,同时要提高自身亲和力。无论学习或是生活,应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单亲学生、留守学生、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我们更应倾注特别的爱,放下长辈架子,使之感受到亲切和关怀。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我们可以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我们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是学校开展广泛有益的集体活动,通过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学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锻炼。如主题班会、辩论会、学生经验交流、体育比赛等,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集体带来的成长乐趣,扭转产生心理闭锁的倾向。

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们更要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逐渐纠正不良的自卑心理,唤起学生战胜自己热爱生活的信心,要教会学生经受挫折的考验,要有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念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主要采取谈心、对话、座谈、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逐步转化为心理健康、心理品质良好的学生。用谦和鼓励的语言给予学生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们走出焦虑的阴影“拨云见日,看见彩虹”。

上一篇:浅谈小学阅读的重要性 下一篇:对思想品德课开放性教学的理解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