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而不“特”的存在

时间:2022-09-01 03:39:04

中国德育:研究独生子女,首先必须科学分析独生子女现象。孤僻、自私、懒惰、自恋、娇气、任性等一度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一些媒体也用“小皇帝”“小太阳”等词语来指代这一群体。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吗?

风笑天: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西方,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学者普遍意识到,社会舆论、传统以及民间存在着一种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刻板印象: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被认为具有某种“不良后果”,他们受宠爱,他们孤独,他们不适应环境,等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于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出现了大批的独生子女。初期,我们学术界较多的研究结论都延续了西方“问题儿童”的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是具有这样或那样性格缺陷和行为问题的孩子,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研究成果并不支持这种负面的评价。

我们知道,独生子女不会生来就是“小皇帝”“小太阳”的,他们与那些非独生子女在先天上是不存在明显差别的。因为非独生子女中的老大在其弟/妹出生之前,也是独生子女;而任何一个独生子女,只要其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他马上就成了非独生子女。所以,如果说当今我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是与非独生子女有显著不同的“小皇帝”“小太阳”,那么只能是他们后天生长的环境不同,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不可能生来是“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有问题的可能是家长的教养方式。

中国德育: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这是否会对他们的社会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风笑天: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不协调、适应性较差,但也有研究证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与非独生子女不相上下。我在多年前,也对此问题开展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人们的担心和偏见相反,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不是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差,而是比他们更好。我发现,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在新的环境中很快结识新朋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与人交往的能力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强,好朋友数目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孤独感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这个调查结果对社会上流行的独生子女“孤僻”“不合群”“处处个人中心”“难与人交往”的看法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中国德育:您提出:“年龄越小的儿童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越大,不同之处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大,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不同之处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两类儿童之间的差异几乎完全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

风笑天:这个问题可以用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化理论以及我在研究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时提出的“消磨-趋同”理论来进行解释。事实上,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重要程度不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同。儿童年龄越小时,所面临的社会化环境越单一,父母、家庭对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越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父母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他们进入中小学,他们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社会化环境增加了,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如要求独立性、出现逆反心理等,他们开始和父母及成人疏远,开始向同龄群体靠拢。此时,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相对变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相对变小。而且,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等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相同或相似的环境,而父母和家庭对每一个儿童来说却是不同的环境。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的差别相对要大一些,而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相同的或者说是相似的。学校、同辈群体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给儿童营造了一种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环境。正是这种后期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共同性,逐渐地消磨掉儿童早期由于父母和家庭的不同所导致的差别。不同的家庭和父母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不一致性”,与相同的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一致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独生子女在这两种环境中受到的影响不同,他们自己的感受也明显不同。在家庭环境中,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感受很强,而在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环境中,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意识则明显下降。因此,如果说家庭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这种后期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则逐渐消磨了这种差异。

中国德育:既然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上为什么对独生子女有这么大的偏见?

风笑天:事实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显著差异消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也可以说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基本生活技能差;心理幼化,社交能力差;吃苦耐劳的能力差;等等。在国外,由于独生子女并非普遍现象,当人们提及独生子女时,往往赋予“问题儿童”的标签。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产生了较大规模的独生子女群体,对此,社会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这种高度关注的客观结果就是: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突出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以及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夸大和强化了独生子女在个性特征、社会化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化偏差。再加上大众媒介宣传报道的大肆渲染和建构,独生子女身上所出现的一些社会化偏差被放大,因此,使得大众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偏见。

中国德育:我们也经常看到,独生子女不会做家务,甚至在班级做值日时让长辈代劳,住宿的学生每周将衣服带回家交给妈妈来洗……这些现象令人不安。

风笑天:你提的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偏差,更多的不是独生子女自身造成的,而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如家长本身的品德修养、教育方法、知识水平以及学校教育在许多方面的不尽如人意等。然而,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说,许多现象都可以在社会环境背景下找到根源。一些可能的原因在于:首先,与独生子女在家庭关系网络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相应的特殊角色扮演有关;其次,社会变迁引起的家庭关系的重大变化、社会化失范、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等都可能造成这种社会化偏差;最后,社会变迁还带来了现代社会对儿童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若不能正确对待,也会带来偏差。因此,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大背景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你所提到的独生子女身上的这些缺点和不足,在非独生子女身上,可能也会同样存在。据此看来,就总体而言,独生子女并没有更多的与非独生子女相异的优缺点,优缺点的表现多属个体差异;而优缺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独生子女在社会化初期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教养方式。

中国德育:那么,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风笑天:对于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教育,许多学者都指出:教育好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关键在于教育好他们的父母。的确,在现实社会中,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但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客观现实,使得许多家长毫无觉察地陷入了对子女“过度关注”、与子女“过多互动”的教育误区中。我们的调查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日常生活、学习、思想和行为活动等方面存在着关心过多、忧虑太多、指导过多、监督过多等过度化倾向。这限制了子女与同龄伙伴之间互动的条件,占用了子女与同龄伙伴之间互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青少年成长中的许多自然的、自发的因素。

作为这种“过度关注”和“过多互动”的一个特例,一部分家庭中出现了著名医学专家叶绍恭所指出的“四二一综合征”,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加上父母两人,对一个孩子过分娇生惯养,导致独生子女形成不正常的精神行为和心理行为,甚至逐步造成精神上的毛病。虽然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对这部分青少年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这种“四二一综合征”是无法靠药物和营养来治疗的。

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独生子女父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储备相关教育知识;另一方面,要减少对于子女的“过度关注”,减弱与子女的“过分互动”,给子女与同龄伙伴间互动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应当根据家庭教育的“适中原理”,争取做到对子女期望水平的适度、保持亲子关系的适度以及对子女关爱程度的适度。

中国德育:教育好独生子女青少年,很重要一点是要教育好他们的父母。学校该如何来指导学生家长呢?

风笑天:家长和老师对待青少年的视角是不同的。教师眼里只有学生,而家长眼里则只有孩子。学校和老师要通过指导家长,来达到教育好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目标。独生子女在学前,可能会由于父母和家长教养方式的问题而形成一些毛病,而学校教育的一个作用正是要通过统一的要求、指导和训练,逐渐消磨掉独生子女青少年在某些性格特征上的缺陷和毛病。

此外,学校还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同辈群体、大众媒介,发挥其在独生子女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做好了这些,教育好独生子女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上一篇:掀起教师学习潮 下一篇:尊重个性 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