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 感冒何苦要输液?

时间:2022-09-01 10:05:01

杨秉辉 感冒何苦要输液?

“感冒”算是人们的老朋友了。几乎每个人每年都要感冒那么几次。但是,人们面对感冒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明人们太不了解这个“老朋友―了。结果,花钱买罪受不说,还给自己平添了许多危险。

感冒:一种会自愈的疾病

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数症状轻微。通常,三五天都能自愈。所以,医学上称为“自限性”疾病。“自限”者,即疾病有其自身规律,不可能无限拖延。

许多感冒病人自己到药房去买点感冒药吃,一吃就好。其实,他们不知道,不吃药也会好。当然,也有麻烦的。有的病人症状严重,有的病人夹杂着细菌感染,或者加重了原有疾病。但是,这样的终究是少数。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类。普通感冒我国民众多称为“伤风”。多数是因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等感染引起。

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的传染性,是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有许多类型,各型毒力不等。除个别类型,如近年的甲型流感等外,大多毒力不强。起病症状虽重,但是数日至一周仍能自愈。这些病毒对抗菌药物都不敏感。所以,抗菌药物并不能杀灭这些病毒。感冒好了,靠的是病人自己的抵抗力和病毒自身的消退。

我们是怎么应对感冒的?

既然感冒是一种自己会好的病,那么,理论上就可以不用治疗。不过,病人感冒时会鼻塞、流涕、头痛、发热,可以用一点药来减轻症状。对于流行性感冒,症状重的也可以用点抗病毒药。希望这样能减轻点病情和减少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当然,如果夹杂了细菌感染,加用一些抗菌药物治疗亦属合理。

如果是发热的感冒病人,尤其是用了退热药的,建议多饮水。因为退热时出汗比较多,需补充些水分。

可是,对感冒发热病人“建议多饮水”的全世界通行做法,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每天要向病人静脉里输入1,000-2,000毫升的葡萄糖水或盐水。而且,要连续输上几天!有时甚至连不发热的感冒病人都输液。

既然输了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加进许多抗菌素是常有的了。于是“看个感冒要花多少多少钱”的问题便产生了。

输液风行症结在医患沟通不良

确实有些病人认为输液“好得快”,要求医生输液的。但是,主要责任还在医生方面。医生应该向病人说明感冒“挂水”并不能缩短病程。同时,医生应该仔细检查病人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如果确实需要使用抗菌素,可不可以选择口服、肌内注射或者分次静脉推注?一定要经静脉点滴吗?

感冒病人输液,增加了医疗费用,无怪乎又把板子打在医院身上。其实,几瓶葡萄糖水或盐水也挣不了几个钱。相反,输液要安排病人或卧或坐十来个小时,还要安排护士时时照料,对医院来说,也未必合算。

至于贵重的抗菌素,其实医生们都知道,抗菌素大多数是可以口服、肌内注射或是加10~20毫升葡萄糖或盐水分次从静脉推入的。为什么偏要“挂水”呢?

我认为,这主要是医患沟通不良造成的。中国病人心急。一旦有病到医院治疗,都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另一方面,中国医生又不善于解释“自限性”之类的医学原理,比较乐意“顺从民意”。你急,我就给你一个快的治法――把药放在水里滴着。滴上十个钟头,这不是时时在治着嘛。

感冒输液,花钱买罪受还危害重重

其实,病人每天被迫躺在输液床上十来个小时不能动弹也很难受。这也不谈。单从医学原理上说,感冒输液,实在是毫无理由。花钱受罪不说,还可能造成危害。

危害一,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这对年轻人来说或许问题不大。但是,对有心肺疾病、高血压的老人来说,尤其是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有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

危害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人,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引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可能性。

危害三,大多数情况下,感冒输液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进行。这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大多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统间”。病人为了输液,每天在“大统间”里度过十来个小时,或是住上几天。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夹杂细菌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获得性肺炎”的机会,徒然使病情加重。

危害四,即使需要使用抗菌素,将抗菌素溶入1,000~1,500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用大约10小时滴完,效果并不好。一天24小时,药物的浓度不均衡。这样,抗菌效果甚至还不如口服、肌内注射或分次静脉推注。

总而言之,因感冒而输液,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必要的理由。花钱买罪受,还多出许多危险,何苦呢?

本文精要:

感冒有其自身规律,一般三五天就能自愈,理论上可以不治疗。

对感冒发热病人,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是“建议多饮水”,在我国却变成了输液。

感冒输液之所以风行,主要是病人太心急,医生又不善于解释感冒的“自限性”。

感冒输液,花钱受罪不说,还可能给病人带来很多危险。

上一篇:方舟子 美国人的“补品” 下一篇:于明华 都是缺乏锻炼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