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析微、索新求变

时间:2022-09-01 10:00:43

摘要:自1983年10月创刊以来,《音乐探索》已走过30年的开拓创新之路,方显“而立者”立业建功的光彩年华。30年来,该刊“探幽”有道、“析微”有理、“索新”有方、“求变”有法,为我国的音乐学术刊物闯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办刊之路。文章从探音乐路径之“幽”、析音乐学术之“微”、索音乐理念之“新”、求音乐技法之“变”四个方面对该刊的办刊历程予以回顾、品析、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音乐刊物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0312

从“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在充满艰辛和挑战的非凡历程中一路走来的《音乐探索》,今年正值其“而立之年”。孔子《论语·为政》有云:“三十而立”,意指年届30岁之人,当学有所成、立业建功。“而立”之年,乃人生轨迹中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而对于《音乐探索》来说,“而立”之年同样举足轻重、非同寻常,它犹如漫漫征途中的一块历史丰碑,不啻值得庆贺,而且尤为引人瞩目。

该刊1983年10月的发刊词曾给人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其醒目的标题《探索中前进,改革中振兴》是那样的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回顾《音乐探索》的创刊、办刊之路,可以说“探索”是其贯穿始终且最具生命力的关键词,“改革”是其活力无限、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

30年来,《音乐探索》不但以其瞩目学界同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理念而令世人瞩目,而且还因其积极关注普适音乐文化而被社会所广泛关注。历经沧桑岁月和风雨征程的洗礼,如今的《音乐探索》可谓风华正茂、事业有成,正傲然绽放于音乐刊物的百花园,方显“而立者”诱人的光彩年华。

一、探音乐路径之“幽”

已故著名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探索》创刊之初便荣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的冯光钰先生,曾在《音乐探索》出刊100期时应约撰写了一篇颇为全面精到的专稿。冯先生在文中写道:“‘探索’对我们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探索’如何办好新生的刊物,二是如何发挥刊物‘探索’音乐的作用。”①的确,看似平常的“探索”二字,却蕴涵丰富、寓意深刻,让《音乐探索》历届的编辑同仁们始终肩负着神圣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并坚持不懈地去自觉积蓄能维系长远探索之路的学术生命能量。

笔者以为:所谓“探索”,首先是“探路”“择向”和“定位”。四川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川音”)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其学报应当有什么样的创刊起点?应当秉承何种办刊宗旨、理念、模式?应当如何把握自身的发展路向和路径?是完全照搬中央、上海等兄弟院校的办刊模式,一味效仿同类音乐刊物的办刊机制和套路,还是在充分观照共性的同时竭力彰显个性,坚持走自己的路,突出自己的办刊重点、特色和优势,闯出一条探索不止、自强不息的新路?《音乐探索》的倡导者、创办者和后继者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如实回答了上述诸多问题。事实证明:他们不是中国改革大潮中的落伍者,也不是受“盆地意识”束缚的保守者或目光短浅的无所作为者。创刊伊始,他们就确立了自己志存高远、开拓进取的发展目标。

1979~1989的十年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高等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内各专业音乐院校开始陆续创办各自的学报。1979年,上海音乐学院首开先河,创办《音乐艺术》;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紧随其后,开办了《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中国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又接踵而至。紧接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包括川音在内的各地方音乐院校的学报也相继问世,高等音乐教育界雨后春笋般的学术繁荣景象便随之扑面而来。

与各兄弟院校的学报相比较,川音《音乐探索》创办的时间并不算早,但却较早地显示出勇于开路搭桥、独运匠心的魄力和善于扬长避短、自成体系的睿智。从该刊这一时期刊发的文章来看,除了在传统和常规的音乐研究领域与各院校保持同步发展外,还有意识地突出了所属地域及相关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要素,陆续刊发了匡天齐的《四川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类别特点》(1984年3期)和《略论川剧高腔曲牌音乐中的转调问题》(1983年1期)、钟善祥的《对四川清音音乐类别和体制的再认识》(1987年2期)、蒋学琼的《川剧弹戏之源与变》(1988年2期)、黄银善的《羌族锅庄》(1986年4期)、肖常纬的《平武白马藏人民间音乐考察录》(1986年3期)、曾令士的《彝族口弦及口弦初探》(1984年3期)、李成渝的《王建墓石刻伎乐与霓裳羽衣舞》(1984年3期)等颇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文章。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音乐探索》不仅发文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而且在创办之初就将关注的目光较早地投向了当时还普遍不太受重视的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内的普适音乐教育以及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的音乐学术领域。对这方面的来稿,只要有新意、有质量,就不分院内院外,也不论作者资历深浅,均给予积极而又全面的观照。尤其是对于那些富有新意和创见的文章,则更是予以优先刊用。我们注意到,在《音乐探索》的创刊号中,宋大能的《音乐教育改革琐议》、朱梅玲的《中学音乐教学的发声基础及嗓音保护》即已表明了该刊对包括专业音乐教育在内的各层面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在《音乐探索》创刊初期前六年间的25期刊物中,又连续刊载了龙厚仁的《略谈音乐特性与中小学音乐教学》(1984年1期),王承租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音乐教育改革断想》(1984年4期),黄彦博的《中师音乐教学改革杂谈》(1985年2期),昭立、学勤的《多能一专——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浅议》(1989年4期)等共计15篇关于各层面普适音乐教育方面的专稿。

另外,创刊号中朱世瑞的《勋伯格的传统继承性》,也是在同时期专业音乐院校学报中较早触及现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的探索性文章。在随后的六年间,又接连刊登了罗忠镕翻译的《勋伯格无调性作品的节奏结构》(1984年4期)、曾遂今翻译的《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1985年2期)、徐金梅翻译的《音乐中的平衡对称——谈音乐与数学的相互配合》(1985年3期)、胡扬吉翻译的《实验主义音乐家——亨利·考威尔》(1985年4期)、戴明瑜翻译的《略论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道路》(1986年4期)、胡晓编译的《音级集合理论概论》(1987年3期、1988年1期)、杨衡展的《后先锋派的新实验》(1989年4期)等共计25篇有关“新兴音乐学科和现代音乐理论”方面的文章,在各专业音乐院校的学报中名列前茅,显示出对前沿性和开拓性音乐课题研究非同一般的重视程度和卓富远见的战略学术眼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各专业音乐院校中,川音对计算机音乐的引进和相关研究可以说是起步最早的,而且当时的研究水平也当之无愧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1985年2期的《音乐探索》中,即率先刊发了陈福深的《电子计算机与音乐》和韩蔚的《十二平均律计算程序》两篇对计算机与音乐进行关联性探究的文章。紧接着,在1985~1989的五年间共20期刊物中,又陆续刊发了兰光明、《电子计算机配器分析概要》(1985年3期)、《兴德米特和声分析程序》(1986年3期)和《三种调性体系表和检索程序设计》(1987年4期)、杨路的《三和弦教学程序设计》(1988年2期)以及韩蔚的《律学计算程序的设计与应用》(1986年3期)等具有相当专业学术水准的论文,为川音计算机音乐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音乐界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在这一时期,另一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栏目“王光祈研究”也在《音乐探索》首开先河、频频亮相。在1983年的创刊号上,韩立文、毕兴的《音乐学家王光祈生平事略》揭开了川音“王光祈专题研究”的序幕。在随后的六年时间中,又高密度地登载了管建华的《试评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点》(1984年1期),吕骥的《王光祈在音乐学上的贡献》(1984年4期),冯文慈的《王光祈的音乐史学方法和学风》(1984年4期),钟善祥的《王光祈的‘谐和’思想和‘国乐观’》(1984年4期),毕兴、韩立文的《王光祈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1985年1、2、3、4期),赵宋光的《有关王光祈评价的一些理论问题》(1985年1期),赵沨的《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博学的音乐学家王光祈》(1985年2期),廖辅叔的《重印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赘言》(1985年4期),俞人豪的《王光祈与比较音乐学的柏林学派》(1986年3期),钟善祥的《试评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1986年3期)等近20篇专稿。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密集而又具有突出的开拓性,在国内外相关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并极大地提升了川音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音乐探索》可供选择的诸多办刊路径中,除了牢牢抓住“本土音乐”和相关“地域性音乐”这一办刊特色并将其作为立足之“根”外,《音乐探索》还始终如一地将“音乐教育”作为办刊宗旨中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立足之“本”,同时坚持不懈地将前沿性的探索和创新性的研究放在非常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并将其视为领跑音乐探索之路的强劲驱动力。正因为如此,《音乐探索》30年来的探索创新之路才会愈显长远、宽阔和生机勃勃。

探音乐路径之“幽”,一个看似简单的“幽”字,却可以高度地概括出《音乐探索》所刻意追求的办刊理念。所谓“幽”,可解读为“幽远”“幽深”或“幽邃”之意。“幽远”意味着探索之路径无尽的长度,而“幽深”则意味着追寻之门道无限的宽度,它充分体现了川音学报在探索音乐路径方面的高屋建瓴和追寻音乐门道方面的深谋远虑。《音乐探索》所追求的是多维并举的复合式音乐时空,而不是仅阈于一地一校狭窄的地理范围,或仅停留于当下音乐学科专业固有的学说体系而不思进取、不谋拓展的有限时空范畴。有了长远的目标和积极的追求,沿着这样的路径探幽览胜、广收博取,《音乐探索》的创新拓展之路无疑将越走越宽。

综上所述,从《音乐探索》创刊之初的前六年所开设的栏目和所刊载的文章来看,已明显呈现出起点高、视野宽、目标远、路径广的鲜明特点。除在传统音乐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一般层面学术探讨的相关文章外,该刊尚在作曲、钢琴这两个川音具有自身优势的重点学科和“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巴蜀音乐及代表性音乐家研究”“乐器改革改良研究”“音乐文献学研究”等独具特色的项目以及“音乐教育研究”这样的基础性项目和“新兴音乐学科与新音乐理论研究”这样的前沿性、拓展性学术领域,且显示出相当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全国音乐院校学报乃至各类音乐刊物中堪称另辟蹊径、独具一格。

二、析音乐学术之“微”

作为一种学术性较强的音乐刊物,不仅需要宏观地选择学理通达的发展路向,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定位,而且尚需在探索和进取过程中突出“抉隐发微”的学术功力,以体现学术性刊物与普通刊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所谓析音乐学术之“微”,即指从不同的路径和视角出发,进而深入到音乐学术领域的内核和深层,去挖掘并深透解析音乐学术领域那些更为“细微”的旨趣和更为“微妙”的真谛。常言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②,细微之处见真功。音乐学术之理,不仅应谋求其“幽远”“深邃”之探索目标,而且更应穷其体现于细微之处的玄妙之术。

在《音乐探索》2009年3期至2010年4期的连续6期中,笔者有幸拜读了川音姚以让老先生的晚年力作《现代视听艺术激变中对称理念的磁力效应》。该文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系作者90有余高龄的长篇宏论,而且更在于其文章非凡的创意和出类拔萃的综合驾驭能力。该文立论新颖、思路清晰、架构严密、图文并茂,当属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文中将现代艺术中的“对称理念”及其产生的“磁力效应”阐释得精当透彻,其深厚的学术功力着实令人钦佩。如此高龄,仍笔耕不辍于学术前沿,这在国内外音乐学术界恐均属罕见。“抽象对称”理论一直是科学和艺术相交融汇后所产生的一个新的学术命题。作者在该文中尝试借助视觉艺术形象理论去探研音乐语言中抽象对称理论的秩序感和凝聚力。为了说明“视觉艺术的对称形态和美感”,作者以大量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为例,使其提出的论点变得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接受。作者在阐释“音乐语言的对称逻辑和基本形态”时,充分借鉴了视觉艺术的有关理论来探索音乐语言中的对称逻辑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同时又选用了大量古今中外音乐代表作中的典型片段作为谱列,使读者对音乐中的“对称形态和美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冯光钰的《中国民族器乐曲牌论略》一文(载《音乐探索》2004年4期。兼注:以下例举的《音乐探索》所刊载的各篇范文均不再重复刊名,仅列刊期,不赘),虽然与上述姚文的论域迥然不同,但仍然不失为析音乐学术之“微”的良篇佳作。民族器乐曲牌是跨属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中国四大类传统音乐的重要体裁形式。该文从“民族器乐曲牌的传播形式与途径”及“民族器乐曲牌与音乐资源共享”的研究层面入手,重点对同宗器乐曲牌及异宗器乐曲牌的形成、音乐结构、表现功能及变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结构完善、层次分明,阐释全面深透、精细入微。就器乐曲牌传播的形式和途径,文章归纳阐明了依托不同层次的人群所形成的音乐载体主要有“艺人行艺交流性传播”“移民性传播”“移植融合性传播”等三种,并指出这是器乐曲牌形成众多变体的外在原因。对于民族器乐曲牌与音乐资源共享的问题,作者不仅指明了音乐资源共享是促进器乐曲牌变体形成的内因所在,而且进一步阐述了“器乐曲牌基本调是共享的重要音乐资源”和“音乐资源共享促使器乐曲牌变体网络的形成”。在上述结论基础上,作者还就“民族器乐曲牌的变异与类型”进行了颇有见地的详解,并梳理提炼出“横向传播性变异”“即兴性变异”“程式性变异”“渐变性变异”等四种民族器乐曲牌的变异方式。与此同时,还就同宗器乐曲牌及变异和异宗器乐曲牌及变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缜密的论述。

《音乐探索》创刊之初所刊载的文章中,可以说不乏学养丰厚、造诣高深的智者之作,同时,具有较高学术品味和学术影响力的好文章也不在少数。就学术视野的广度和理论素养的深度而言,高为杰的《和声力学研究——论音高集合纵列的分类及和声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1986年3期),在分析研究音乐学术之“微”方面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典范之作。高文开宗明义地指出:一种新的和声动力学的理论模型的建立,将是为建立和声科学新范型而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在此文中,作者首先将和声力学的研究范畴划分为“和声材料的静态力学特性”与“和声结构的动态力学特性”两个大的方面,进而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分析理论和方法,而且这种理论和方法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多声音乐均具实用价值。该文构思宏大、内涵丰富,逻辑井然、体例规范。作者在分析论证“静态力学特征”的同时,又进一步就“音高集合的抽象形式”“音高集合的分类问题”“音高集合的格类体系及其基本原理”“音高集合的格序及格类的确定方法”以及“音高集合张力值的测定方法”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作者还进一步列出了不少直观性很强的谱例、图示、表格及计算公式等,分门别类地对上述问题予以了针对性的阐释和支撑性的印证。同样的,作者在解析论证“动态力学特征”时,又就“音高集合纵列连接时的张力效应”“和声张力效应的测定”“和声动力结构的整体分析”及相关的实例分析等问题进行了层层推演和深度解析。高文中尤显学术功力的细微之处,在于其所列的若干“分析项目表”,这些表格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我们会对相关音乐作品的动态力学特性(包括其和弦情况和张力效应情况)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和认识。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在全面深入的文字分析论证之后,作者还补充推出了十分详尽的《音高集合分类总表》及《A·F·编号格类编号对照表》,这两种实用性很强的检索性工具,为有意关注和声动力学研究的相关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音乐表演艺术领域,既有理论深度又不乏学术创见的文章的确鲜而有之,然而,但昭义的《钢琴演奏中力度层次的设计与应用》(1993年2期)却完全可与上述几篇佳作比肩媲美。该文系但昭义所有论文中最具专业学术水平的精妙之作,也是我国钢琴教育界难得一见的高质量文章。文章不仅涉及钢琴演奏具体的技术、方法,而且还牵涉到思维、理念、心理、审美、表现等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学、力学、机械、音响及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充分显示出但昭义开阔的知识视野和极高的综合素养。在这篇文章中,但昭义从现代科学的视角出发,非常合理地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学科知识巧妙地移植应用到钢琴教学的实践中去,并对钢琴演奏中有关力度这一普遍存在、同时又很难把握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释和探讨。作者创造性地把“能量转换”这一物理概念贴切地嫁接运用到钢琴力度变换的相关问题中,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钢琴演奏中所涉及的各种力度强弱、力度幅度、力度层次、声部间力度对比等多种复杂关系和相关具体问题,并用许多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各种问题的实质。该文中一连串精当的分析论证,使读者对“钢琴演奏力度层次的设计与应用”这一复杂命题有了清晰的理解和透彻的认识,也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但昭义辩证思想的深刻性,使人读来不禁茅塞顿开,能很快悟出那些潜蕴在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玄妙之理。

邹承瑞在其《试论旋律的结构力》(2006年1期)一文中,颇富创意地提出了“旋律结构力”这一新概念。作者首先把旋律的结构力粗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把分散的、互不相干的音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力量,作者将其称为“旋律的凝聚力”;二是把旋律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使之成为一首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曲(或乐曲的旋律部分),作者将这种力量视为“旋律的组织力”。在进一步论析“旋律凝聚力”的构成因素时,作者还具体罗列了“主音、稳定音级”“类似结束音的固定落音”“核心音调”“主题”“某些特殊的旋律发展手法”等五个方面的细节问题,并一一予以了详尽的分析和阐释。而在深入解析“旋律组织力”的构成部分时,作者又分别罗列了“旋律材料的选用”“旋律曲式的设计”“旋律结束音的设计”“旋律节奏的安排”“旋律线条的安排”“旋律长度的控制”等六个方面的细节问题,其分析和阐述依然十分周全。作者在经过较为深层的思考后表明:旋律是一个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有机体,而旋律结构力的合理运用,也正是对上述各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后的一种完善的综合设计和富有层次的全面处理。该文见解精辟、构思严谨,对旋律结构力的综合审视和深层探究具有独到的视角。文中提出的观点对“旋律学”的学科理论构建具有积极的开掘和创新意义。

管建华的《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之比较》(1985年4期),撷取了比较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中西音乐比较”来展开自己具有宽泛学术认知力的分析研究。通过对文章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作者均能旁征博引,深透论证,并配合使用一些以简要文字作概括分析对比的表格,如《中国曲式与西方曲式的主要特征对照表》以及音乐与语言比较研究中的《生物体、诗体和曲体的层级结构对照表》,用以深层解析和全面论证主题观点,并对该文宏大的研究主旨进行了层层推进的微观剖析和深入论证,全文思路明晰、行文畅达。除此之外,该文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相当广泛和考究,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哲学、逻辑学、文学、美学、语言学、音乐学、绘画、书法等多学科领域和深邃旷达的时空观。作者出众的综合知识素养、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出色的思辨能力在此文中尤显突出。

同上述管文较为宽泛宏大的理论阐发正好相反,甘绍成的《洞经音乐产生时间考辨》(2010年1期)则将论题聚焦于“洞经音乐”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专业学术范畴,而仅仅选择其中的“产生时间”这一节点性问题进行深入考辨。选题虽小,却能做到小中见大,同样不失全面精到。关于洞经音乐的产生时间,前人一直众说纷纭、纠缠不清。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该文作者在客观罗列前人及目前国内相关学界主要的几种说法后,明确提出了“洞经音乐产生的时间当为东晋南北朝”的最新观点和独特见解。为了从论据上有力支撑这一与众说相左的观点,作者着意将见诸于道教文献中一些与洞经音乐提法相一致或者类似的关键性名词术语摘选出来,编制成《洞经文本与道教文本相关名词术语比较表》,表中将洞经文本《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道教文本《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中原有的关键性名词术语及相关文本片段一并列出,使两者的比较清晰可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自己的考析和论证。为了充分论证“洞经音乐”产生的准确时间,该文在对历史文献进行全面考证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引经据典,文中所援引的参考文献达70处之多。除了较为直观的图例,尚辅以数据充分的表格加以比照映对,显示出作者在“洞经音乐”专题研究方面严谨细腻的治学风范和非同凡响的学术造诣。

与上述不同论域的“析微”佳作相比较,杨晓忠的《模糊“时间”结构——论非限量节奏形态的对应关系》(2010年3期)虽然也选择了一个相对微观的学术命题,却仍能以小见大,并能据此延展引申出更具深层意义的理性思维。就此而论,将该文视为“析微”佳作当在情理之中。“非限量节奏形态”构成了节拍节奏的多样化、复杂化,同时也制造了时间结构的不确定性、半偶然性或偶然性,并使之成为现代音乐中音乐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说明这一重要现象,作者在该文中通过对构成音乐作品非限量节奏形态语言的方式和形成其结构特征的诸多因素进行多角度的探析,以“节拍与节奏”“音高与节奏”“节点与节奏”“偶然因素与节奏”等几方面的节奏构造关系作为其对应分析的对象,并从中去认知非限量节奏形态语言可能对音乐结构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使其成为解构音乐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而能有助于相关人士合理地去理解时间结构的多样性和模糊性。该文在对音乐的时间结构所进行的分析论证中,把分析对象集中于非限量节拍形态被切割的时间点上,力图用对应的方法切实找到反应其时间结构关系的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表现方式,并通过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找到其构成方式的形式逻辑。作者对文中所涉及的“分数”“音数”“空间”“数列”“呼吸单元”“韵律变化”“延音场”“随意性”等一系列现代音乐新概念进行了十分周详的文字阐释,并配以相应的图解。除了引用大量现代音乐作品的谱例外,还编制了相关的图表,图表中既有形象直观的图解,又有充实而说服力极强的数据,从而使作者所论证的相关主题变得十分清晰易懂。

本部分之末,需要特别提及的“析微”佳作,是幸晓峰、沈博、王其书、杨永富合作撰写的《三星堆出土成组石璧的复原调音实验研究》(2012年3期)。该文系电子工程学、材料学、史学和音乐学多学科专家学者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文章全面陈述了课题组用实验考古学和现代音乐声学研究方法对三星堆真武仓包包出土成组石璧所做调音实验的过程和相关结论。该文作者将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实验”和“实证”的方法合理引入到与音乐考古学相关的研究课题中,力图通过有效的实验手段来恢复和探求古人类制造成组玉石璧的相关技术和工艺,进而证明:古人类完全可以制作出具有良好音乐声学性能且可以构成音列的成组石璧这一前所未有的开拓性研究结论。文章中,作者对“石璧及其孔径的大小、厚薄对声学特征的影响”及“三星堆成组石璧复原调音实验研究”的全过程,作了非常全面的介绍和细微的阐述,并对其中试音石璧的加工备制方法、调音测音方法、试验结果及相关结论均作了有理有据、佐证充实的论证。文中不少具有实证意义的数据表和频谱图,如《石璧的初始尺寸及声学特征数据表》《孔径扩大后的声学特征变化数据表》《相关石璧的厚度与音高数据表》《相关石璧的扇面与音高数据表》《三星堆原璧与坯璧、复原璧的音乐声学测量数据对照表》《三星堆石璧调音实验复原璧频谱图》等,则更是以实入理、以理服人的有力见证。这些功用各异的数据表,涵盖着丰富的知识要素和多重的实证效应,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深度交叉融合体现得非常突出,与传统层面上众多音乐学术论文形成较大的反差,凸显音乐学术论文别具一格的范式和学术品味。

《音乐探索》析音乐学术之“微”的妙文佳作可以说不胜枚举,以上所列仅是其中的“冰山一隅”,择其论之,难免挂一漏万、失之偏颇。然而,在细细品读这些佳作之后,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来自不同音乐学术领域的独特视角和真知灼见。无论是其选题、立论,还是其谋篇、布局,也无论是从个案剖析,还是理性层面的延展和升华,均可谓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均当属笔触不凡的上乘之作。

三、索音乐理念之“新”

彰显一个专业学术刊物的学术生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核心理念上全然在于一个“新”字。事实证明,唯有不断出新,方能永保刊物持久的活力和不断进取的发展态势。从《音乐探索》创刊30年所刊发的文章来看,在引入新音乐学科、新音乐理念、新音乐技法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均十分突出,在国内众多音乐刊物中无疑是位居前列的。在办刊实践中始终坚持“索音乐理念之新”,这充分显示了该刊超前的学理眼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正如该刊发刊词所言:“勇于探索,就是从新时期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改革中开辟一条新途径。”③30年来,《音乐探索》一直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一以贯之的音乐理念:一是勇于进取,探索不止;二是信守探索之路绝不因循守旧,学理开掘绝不抱残守缺。

当然,“新”不仅应体现在刊物的栏目设置、文稿编辑、版式结构等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自身的办刊理念和所刊载文章向读者传递的音乐理念上处处体现“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关注的目光和发文的重心放在新兴学科、新颖创意和新潮思维等方面。引介或探究新的音乐理念、音乐理论和音乐技法,其要义在于推介新知、开启新思、拓展新路,在乎其影响深远的新视角、新见解和新理路。《音乐探索》一如既往的办刊宗旨和组稿原则,可以说是义无反顾地体现了这一先进的理念和远见卓识的价值取向。

从探索的发展主旨和创新的核心理念出发,《音乐探索》不仅编辑视角和办刊脉络宽泛,而且对富有突出创新理念的文章尤为青睐,长期以来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关注度和极大的开放度。如前所述,自1983年创刊以来,《音乐探索》不仅在其前、中期推“新”活跃,而且近十年来更是势头不减,呈现出新意盎然的大好局面。

以下所列,仅是《音乐探索》30年来在“索新”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文章,权作范例加以引介,但尚不能以此概全。

首先进入笔者视线的是李双彦关于“音乐环境心理学”的系列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可视为引介新音乐学科和探研新音乐理念方面的范例之一。在该作者正式发表的6篇相关论文中,有5篇之多刊发于《音乐探索》。④作者在这些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音乐理论的实践基础仍存在着若干尚未开发或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有待于深入研究。音乐环境心理学是从环境心理学的新角度研究音乐思维动机的一门新学科,其范围涉及音乐的本体存在和其环境存在的若干外延点,而这种边缘性学科又对音乐本体性研究形成了一种坚实的理论支撑。研究音乐的环境心理,对加强音乐能力的综合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以音乐环境心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上述系列文章,从音乐环境心理学这一新兴边缘性学科的缘起及其基本理念、整体思维出发,先后从“音乐环境心理学中的音乐审美内涵”“音乐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基本内容”“音乐环境心理学的多学科边缘结构体系”及“音乐环境心理学中的音乐脑迹环境感光现象研究”等几方面进行全方位和多视角的阐述,并进一步就其中的“环境感知与音乐审美”“环境优象与艺术审美的对接”“音乐审美结构中的内环境体验”“音乐的‘三境重合’体验”“音乐适阈环境”“艺术净化”“空间智能”“音乐脑迹的感光结构”“光音思维”等多种新概念和相关新问题加以探讨、揭示和论证,使读者对“音乐环境心理学”及其相关的学科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音乐中,虽然各种流派的作曲家在创作观念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对音色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新音色强烈追求的意识却是共通的。音色、音响作为新的结构力在音乐中渐显独立和主导的地位,作曲家们对传统乐器演奏性能的重新审视、对声音色彩性的发掘以及对音响所作的创新性试验都是前所未有的。郭元新近发表的《当代音乐的新音色与音响创造》(2012年4期),对传统乐器的新音色进行了深度挖掘,同时对当代音乐中音色与音响创造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探讨。当代作曲家在创新理念的驱使下,竭力尝试在传统乐器上采用各种非常规的演奏方式去挖掘、发现新音色,为构筑当代音乐中千奇百怪的音响世界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而在传统乐器上再造的各种新音响,则充分显现了当代音乐全新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从这一认识出发,郭文着意在“传统乐器的新音色与音响创造”“多种泛音的广泛运用”“特殊调弦”“音色音乐”“声音的声学属性的运用”等方面展开细致入微的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还重点阐释了利用特殊调弦方式实现“穷尽单音音响色彩变化”“音色音乐”在探索音响世界奥秘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作曲家在音色、音响和审美情趣上的观念变革等几个核心创新理念。最后,作者在强调该文的创新理念时指出:不管音乐语言多么瞬息万变、音乐音响多么复杂,归根到底,对于音乐的发展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艺术家们观念的变革,而体现于“音色与音响”方面的创造发明,只是这种观念变革所引发的一种新的音乐结构思维。

“五声调式”理论是我国传统音乐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童忠良的《五声调式基因论》(2004年1期)对我国的五声调式理论进行了深度探析和卓富创造性的研究,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五声调式基因”这一新概念。所谓“五声调式基因”,系作者根据当今世界所广泛使用的“文化基因”这一新概念拓展而来。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果将“文化基因”作为一种概念,那“五声调式基因”则应视为由这一母概念派生而来的一个新的子概念。用这种“基因论”来重新审视“五声调式”,虽然其基因的外延看似有所缩小,但其内涵却反而有所扩大。如此一来,我们对“五声调式”的认识和理解,将会突破旧有概念的束缚而变得更加深入透彻。为了支持上述论点的成立,该文分别就“五声调式基因的基本形态”“调式基因的变异”“调式基因的排列组合”“调式基因的调内传递”“调式基因的泛调性传递”等几个方面加以进一步的阐发。作者在文中通过《五声调式基因组合图示》和大量古今中外代表性音乐作品中的典型实例,对上述立论进行了十分清晰而又颇具说服力的论证。在上述“基因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分析论证,作者还进一步地认为:五声调式基因只有一个,即原型基因。但在经过不同形式的复制后,此基因可出现原型、逆反型与衰减型等三种常见的形态。而正因为如此,五声调式的上述“一基三态”才可能在经过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后最终构成一个严密的五声调式系统,这一推断可视为作者在该文中所要阐明的另一具有创意的新说。

“力度变化”的问题在钢琴音乐作品中无处不在,它不仅蕴含着内在的张力,而且给音乐带来了丰富多变的流动性。齐斌的《钢琴作品中力度的可视化分析》(2006年4期),突破了钢琴教育界传统的主观评价理念和旧有的演奏力度评价模式。作者应用音频采样定理、“傅氏理论”等相关数字化音频技术,加之电脑音乐系统的辅助应用,使钢琴演奏力度的分析不仅实现了数字化和可视化,而且,可随时调出已有的数据系统进行反复的分析验证,使相关的分析评价变得更为直观、客观和准确,从根本上改变了钢琴演奏与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仅凭主观感觉和经验判断作结的评价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还进一步提出了在旋律、节奏、和弦、曲式等主要音乐形态方面进行可视化、数字化分析评价的推广性应用的设想,试图用更加科学的标准、手段和方法去分析评价各类音乐形态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最终的结果,并以此构建一种更加合理完善的音乐评价体系。无庸置疑,这种创新的评价理念、机制和模式,一旦得以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将在整个音乐表演艺术领域显示出非常可取的创新价值和拓展意义。

由于各种新艺术思潮、新音乐理念的冲击和影响,现代钢琴音乐在调性体系瓦解、曲式结构衰减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得以衍生,其显著特征是节奏因素的剧变。罗薇的《20世纪先锋派钢琴音乐中的节奏理念》(2005年2期),对现代钢琴音乐中的创新节奏理念进行了全面的探析和解读。该文从“‘点描主义’音乐的休止理念”“数字化的节奏理念”“节奏结构的理念”“节奏-和声体系”“偶然音乐中的不确定性节奏理念”“简约派音乐中的重复性节奏理念”“不同记谱法中的节奏理念”等多种有代表性的先锋派音乐的节奏理念入手,并结合各种特殊的记谱法,对现代钢琴音乐中的节奏理念和节奏特征予以详尽介绍和逐一阐释。型态和风格各异的节奏元素,极大地丰富了现代钢琴音乐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准确理解和适度把握这些纷繁复杂的节奏形态,是完善现代钢琴作品演奏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该文中所论及的创新节奏理念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歌唱发音评价的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声乐学、音乐声学、物理学、歌唱生理学、嗓音医学、解剖学等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新学科知识理念,对歌唱声音的质量进行量化和细化的客观分析评价,是我国声乐领域的一大探索性尝试。苗雨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歌唱发音质量客观评价研究综述》(2012年3期),便是对这方面研究成果所作的最新评述和探析。该文在歌唱声音评价方面所提出的创新理念、相关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其可贵之处在于:提倡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强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歌唱声音质量评价模式仅仅是一种相对客观的参数和依据,其探索和研发的宗旨并不是对传统的主观评价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为其提供基于客观的评价依据与验证。作者在文中还进一步强调:这种客观评价的理念和思路是建立在主、客观评价并行不悖、相互印证的前提之下的。严格地说,目前所探索的这种客观评价机制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只是对主观评价机制所作的一种完善性改革。在上述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作者从歌唱声音信号参数的提取和客观标准量化两个角度,认真梳理了当前国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客观评价歌唱声音相关研究中的主流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和结果,同时列出了《歌唱声音客观评价分项目量化表》。通过对比分析,在充分肯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了相关研究在评价指标选取、基本音乐概念和研究人员专业背景等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了进一步的客观分析和建设性展望。由上可见,该文在国内声乐专业领域的同类研究中尤显理念的独创性和超前性。

随着电子音乐系的创建,川音在新的音乐分支学科专业方面已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并有一批彰显创见和新意的探索性文章面世。陆敏捷最新见诸于《音乐探索》的《中国新媒体艺术之互动音乐发展初探》(2013年1期),即是一篇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代表作。“互动音乐”是现代电子音乐范畴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当今新媒体艺术中的互动音乐,即传统声学乐器、人声、视频影像或舞蹈肢体语言与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实时交互的方式共同完成的一种创新的音乐演绎形式。这一崭新音乐形态在中国的兴起,宣告了中国音乐科技与现代新媒体艺术多元交融时代的来临。该文在全面介绍互动音乐在中国的引入、研究和创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了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互动音乐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总结分析,作者还概括提炼出中国互动音乐作品有别于国外同类音乐的三个重要特征: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主题,二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互动参与,三是创作呈现跨领域的合作趋势。上述总结分析的结果表明:作者在引入国外创新音乐理念、模式和技法后,已经获得了一种理念的再造、升华或更新,这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倡导的一种扩展性创新理念。最后,作者在文中还作出如下建设性展望:经过较为单纯的技术学习、模仿,再到理念和技术同步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国的互动音乐将势必从初创阶段的声音艺术的单一模式,逐步向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交互艺术的复合模式演进,再一次表达了对创新拓展理念的矢志追求。

四、求音乐技法之“变”

音乐探索之路既要探寻音乐路向之正确、路径之通达,探析音乐学术之深细、学理之奥妙,探求音乐理念之创新、学说之先进,同时也要探究音乐技法之变革、技能之变通。如此,方能在日新月异、变化无穷的大千音乐世界里做到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规范成型的音乐技法技能,乃人类音乐艺术实践在一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自然积累和系统归纳,有其客观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音乐艺术实践的不断深化,随着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下人们音乐审美意趣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嬗变,无论是音乐的创作者、演唱(演奏)者还是鉴赏者,都不可能永远满足于一成不变的音乐技法和平淡无奇的音乐技能,“求新”意识和“求变”心理在所难免。

为了顺应音乐艺术的这一自然规律和必然发展趋势,《音乐探索》的编辑者们在其发文量较多的主要栏目“技能技法研究”中,有意识地杜绝了相关文章“老生常谈”“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等诟病。而且,其刊发的许多论文已不仅仅局限于表浅的技术层面,而是在科学总结、深入分析、系统归纳和明晰梳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其提升至深层解析、理性思维和理论概括的高度。《音乐探索》在“技能技法研究”栏目的组稿编辑方面,敢于“出新”,勇于“求变”,力图打破基础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领域传统技能技法在观念和形式上的种种束缚,开创了“破中有立”“变中求进”的崭新局面。

以下所列文章,可视为《音乐探索》在求音乐技法之“变”方面的一个缩影。这方面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可以说为数不少,但由于篇幅所限,有憾于不能兼收尽取。然而,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我们已能从中窥探音乐技法革新和音乐技能演变所带来的发展趋势。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AI技术(即人工智能技术)是将计算机科学及其辅助应用系统、心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性技术学科。而IT技术(即信息技术)则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这两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谷勇的《现代音乐教育与现代AI/IT技术》(2007年2期),全面阐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者在文中虽未具体涉及音乐教学中较为微观的一些技能技法,但却为我们宏观地勾勒出现代AI/IT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和实施方案。作者在文中指出:随着电脑音乐系统、高技术设备和高智能化音乐软件的综合应用,一方面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学生音乐知识的扩展提供了一种便捷而又高效的工具,使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多向的人机与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从根本上改变了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我们各种范围内、各种类型的教学能够通过网络这一更高层面的平台,实施更广泛的互动式交流,从而获得一种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以这种多维视角而论,上述谷文的洞见,可以说为广义的音乐技能技法的变革提出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思路和普适的构想。

管弦乐具有声部数量多、织体关系复杂、频率分布宽等特性,而MIDI制作的管弦乐在缩混过程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果在这方面再作更为深入的探究,落实到某部作品甚至某个段落具体的管弦乐配器方案、声部关系、音色特征和作品风貌等诸多因素,则将对后期缩混的控制提出更新更细的技术要求。杨新民的《MIDI制作的管弦乐在数字音频中混响效果控制的量化分析》(2006年增刊),大胆尝试采用取样分析的方式,在特定的分析实验环境下对MIDI制作的管弦乐音乐混响效果的控制进行量化分析,这一创新性的举措在管弦乐写作和配器以及音响控制的实际操作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应用价值。作者根据自身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对MIDI管弦音乐中传统配器原则与混响技术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案进行了一番深究。作者以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中副部主题的片断作为实际取样,并在特定的硬、软件分析实验环境下进行混响效果控制的量化分析。分析中,作者分别从“低音声部的处理方式”“高、中声部弦乐队的处理方式”“铜管组的处理方式”“木管组的处理方式”“总体混响效果器控制的参数比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分析研究,并详细列出了相关的分析数据表,以供相关人士参用。传统配器技巧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概念化的理论同时结合总谱分析的方式来完成的。使用MIDI管弦乐音色来替代高昂的乐队演出和录音成本,本当属革新之举,而该文作者关于MIDI管弦乐的混响技术量化分析及其所提供的相关参照系和一系列创新技法,则更具积极的拓展意义。

现代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教学,在钢琴主科教学中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王雁的《现代钢琴作品演奏解析》(2007年增刊1期)在这方面作了针对性很强的潜心研究。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认识,在文中精要地阐述了准确把握现代钢琴作品演奏的几个要旨:一是“重建听觉”。其目的在于使演奏者能很快建立起现代钢琴音乐新的音响逻辑关系,并能借此准确把握现代钢琴音乐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脉络。二是“严谨读谱”。实践表明:现代钢琴作品在弹奏技法上的难度并不一定比传统的钢琴作品高,但较之传统钢琴作品,其音型变化和结构的组合却有着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演奏者须在速度、节奏、节拍、力度变化、重音的奏法及音的时值等方面格外留心。三是“精确控制”。精确控制首先要做到的是精确的设计,这一点在现代钢琴作品的教学与演奏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四是“把握整体”。由于现代钢琴作品在创作思维、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方面的种种异化倾向,因此往往会导致我们无法对其整体的结构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演奏现代钢琴作品时,其乐思和实际演奏效果均给人以“零乱”和“分散”的感觉,缺乏一种整体的凝练。要做好整体的把握,作者认为:须在“提炼中心”“把握首尾”“高低呼应”和“意识贯通”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作者在文中所作的深度解析和归纳总结具体实用,为提高现代钢琴作品的演奏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方略和对策。

大型音乐作品——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是钢琴专业领域教学和艺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数量庞大的钢琴协奏曲作品更多、更好又相对简便地展现于艺术舞台,一直是业界有识之士在认真思索和探究的问题。何沙新近发表的《钢琴协奏曲协奏模式的探索与创新》(2012年4期),对长期困扰我国钢琴专业教学和艺术实践的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试验性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作者在文中指出:在我国钢琴专业教学领域中,钢琴协奏曲常见的演奏实践模式一般分为“原型”呈现和“改型”呈现两种形式。“原型”即为主奏钢琴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协奏模式;而“改型”则为主奏钢琴与协奏钢琴合作的协奏模式,一般又称之为“双钢琴协奏模式”。由于长期以来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演奏和教学中采用“原型”模式的机率是极低的,大多采用的是“双钢琴协奏模式”。但从客观效果来看,这种协奏模式却并非理想的选择。为此,作者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摸索出“主奏钢琴与双排键电子琴合作”的新型协奏曲协奏模式,这种模式既简便实用,又能取得近似交响化音效的理想效果,而且操作性也很强。作者在相关的分析论证中,还具体列出了《三种模式在音乐表现和排演功效方面的对比表》以及《三种模式客观需求条件对比图》,使其立论更显充实、论证更具说服力。显而易见,沙文中所力推的这一创新模式和改革方案,是值得我们关注并予以积极推广的,这一课题研究所凸显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微格教学”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创建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新模式,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由于微格教学在科学培训学生基本学习技能方面所倡导的新教学理念,以及对学生和在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所显现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使这种新型的教学训练方法被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张晓玲的《谈微格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2009年2期),对新兴的“微格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富有实质意义的探讨,并对“声乐微格教学”这一新概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声乐微格教学”的教学手段先进,教学对象集中且参与性强,课程内容的研讨性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营造民主氛围,拓展思维空间,实现“协作式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技能的变通性。实践证明,无论是个别课还是集体课,也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经改革后的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均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最后所要推介的一篇文章,是杨健的《关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几点新想法》(2003年1期)。该文对小提琴演奏技术领域与物理学、律学、系统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产生交叉融合后所形成的技能技法方面的创新问题做了不少尝试性的探究。其中,涉及“小提琴演奏采用的律制”“错误发音的源头”“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审视耳朵、内心听觉与演奏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弓中的若干物理学问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于相关问题,除了言之成理的文字阐述,作者还采用了一些直观形象的图解来加以说明和解析,使文中所表述的论点和论证都十分令人信服。该文作者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艺术表现层面的问题可以被抽象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表演美学,那么对于表演中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否也可以去尝试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表明了作者对技能技法方面更具挑战性研究课题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

《音乐探索》的头一个30年,倘若用“硕果累累、业绩斐然”来概而言之,应当说是完全不为过的。自2007年以来,该刊不仅连续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而且还接连获得了“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等殊荣,实为可喜可贺。

作为《音乐探索》的忠实读者及其作者群中的一员,笔者在应约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有幸平心静气地通览了该刊为数众多的文献资料。徜徉于那些佳作美文的字里行间,或细心审视、或反复品味,或思绪万千、或感触良多……,深究其中,获益匪浅。

30年的开拓创新之路,《音乐探索》“探幽”有道,“析微”有理,“索新”有方,“求变”有法,自始至终坚守于音乐学科领域的最前沿和音乐学术研究的纵深之处,竭力彰显探索者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并积极倡导“兼收包容”“开放争鸣”的学术风范,为我国的音乐学术刊物闯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办刊之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道出了“登高望远”的妙谛。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这条探幽析微、索新求变的希望之路奋然前行,《音乐探索》未来的第二个30年、第三个30年乃至永无休止的探索创新之路,必将登得更高,看得更远,其远大的奋斗目标将会更加令人期待。

注释:

①冯光钰:《探索无止境更上一层楼——写在〈音乐探索〉出刊100期之际》,《音乐探索》,2008年第3期。

②韩愈:《师说》。

③常苏民:《探索中前进,改革中振兴》,《音乐探索》,1983年第1期。

④李双彦:《音乐环境心理学初探》,《音乐探索》,1993年4期;《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音乐审美内涵——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三》,《音乐探索》,2001年3期;《音乐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基本内容——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四》,《音乐探索》,2003年3期;《音乐环境心理学的多学科边缘结构体系——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五》,《音乐探索》,2004年3期;《音乐脑迹环境感光现象研究——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六》,《音乐探索》,2005年3期。

参考文献:

[1]冯光钰.乐海探赜十年求索——《音乐探索》创刊十周年感言[J].音乐探索,1993(3).

[2]冯光钰.探索无止境更上一层楼——写在《音乐探索》出刊100期之际[J].音乐探索,2008(3).

[3]李忠勇.一步一脚印探索无止境——贺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出刊100期[J].音乐探索,2008(3).

[4]敖昌群.百期回望任重道远——纪念《音乐探索》出刊100期[J].音乐探索,2008(3).

[5]邹承瑞.写在《音乐探索》100期之际[J].音乐探索,2008(3).

[6]田可文.独具特色不断探索——2000-2007年《音乐探索》的编辑学分析[J].音乐探索,2008(3).

上一篇:经济学家为什么集体裸泳? 下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