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决定音乐表演成功的三因素

时间:2022-09-01 09:25:34

论决定音乐表演成功的三因素

[摘要] 音乐表演这一=度创作行为,作为连接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其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在整体上对其中任何一方的偏见或忽视,都会降低音乐表演的意义,而且可能导致音乐表演这一创造性事业的取消。因此,我们应认清制约音乐表演成功的影响因素,更好的服务于音乐表演,从而使我们的音乐表演事业更加走向辉煌。

[关键词] 音乐表演 表演技巧 作品再现 自我表现

音乐表演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音乐作品的未来命运和音乐欣赏的效用与否。近年来,随着音乐表演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决定音乐表演这一二度创造行为成功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在整体上对其中任何一方的偏见或忽视,都会降低音乐表演的意义,而且可能导致音乐表演这一创造性事业的取消。因此,认清制约音乐表演成功的影响因素不仅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个音乐表演者都不能回避。必须搞清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音乐表演应是融表演技巧、作品再现、自我表现(创造表现)三位于一体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一、表演技巧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必要手段

一般说来,技巧是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而使用的比较具体的,已习得的程序或一组程序,这些程序具有已熟练化的特点,并反映出一定的专业水平。演讲有演讲技巧。绘画有绘画技巧,同样音乐表演也有表演技巧。技巧作为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对于音乐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表演中,只有二者完美统一,音乐表演才会动人心弦,启人心智。如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若解决好吐字与声音的关系,使二者非但不相互干扰,而且能做到相辅相成:既能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楚,又能做到字中有情、赋予美感,没有良好的演唱技巧作保证是难以做到的。在二胡演奏中,如果没有娴熟的拨弦技巧和演奏连续泛音的技巧’《赛马》就不会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二胡界的一片惊叹。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具有高超与独特的表演技巧的。因此,没有表演技巧的艺术表演根本谈不上艺术表现,没有技巧作为手段和支撑的音乐表演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作品再现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音乐表演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行为,表演者在进行二度创造的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保证音乐表演的成功,音乐表演者就应潜心研究作品,尊重作者,忠实原作,按照作曲家本人所希望的那样真实再现作品,使跃然纸上的乐谱物化成悦耳动听的音响。

在音乐作品再现过程中,正确的理解和解释作品是作品真实再现的关键。理解和解释作品,借用皮亚杰的用语来说,就是将作品纳入主体的“心理图示”,通过这一“内化”过程中的再造性想象,利用作品本身已经为表演者提供的描述,真实再现原作。对音乐作品成功的理解和解释所产生的艺术魅力,甚至可以弥补作品在乐谱上所无法记录的人类感情运动的细微变化的差异所造成的遗憾。使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更为丰满,情感更为丰富,内容更为深刻。风格更为鲜明,给作品以生命的灵性。给人以新意。理解概括与艺术感觉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合力,再来演奏作品时效果就不同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解释主要包含对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解和解释:

(一)音乐作品自身的理解和解释

主要指对作品本身提供给表演者的直观信息和符号信息的理解和解释,如曲式结构、调试调性、速度、力度等。对一个表演家而言,虽然对其要求是多方面的,绝不只是简单的照谱表演,但按乐谱发出音响是每个音乐表演家首先要做的事,并且必须依靠这些直观信息和符号信息来理解音乐作品本身,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再现作品。它构成了作品再现的第一个任务,同时也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基础。

(二)音乐作品之外的理解和解释

主要指对作曲家生平年代、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等的理解和解释。作曲家创作音乐的时候虽然须赋予音乐作品以富有生气的意义,但他们是以固定的符号和不变的形式谱写出来的东西,其中的迷和意义必须在以后通过音乐表演者的意会力猜透并琢磨出来。李斯特说:“假如一个人能够把构成音乐表演上的美丽的东西全部写在纸上。那只是一种幻想。”古斯塔夫・甚至说他的乐曲的本质要素在他的乐谱里是找不到的。因此,为了真实再现作品。还需要作品之外的研究,它是作品实现需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

三、自我表现(创造表现)墨音乐表演成功的关键

自我表现(创造表现)是音乐表演者基于作曲家对于演奏问题给以的大体提示,凭借自己的表演经验、意会力、审美力自己决定分句法、强弱、情感情绪表现处理,并选择适当的音栓和乐器来造表现音乐。音乐作品虽然是一种物质记录方式,但他的全部意义仅仅提供给人们一种内在听觉。成功的音乐表演不只是对音乐作品的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不是通过模仿和套用规则来完成的。而是忠于原作基础上的自我表现(创造表现),因而它必须具有创造性。正如苏珊・朗格所说:“表演与作曲一样是创造。这同作曲家在构思出主要乐章,构思出整个指令形式以后,他从乐思中派生出其它工作仍然属于创造。同样道理,演奏无非是将这一行为继续下去。”[1]如果说在音乐表演中。高超的技巧和真实地再现作品为音乐表演者的成功提供了底气的话,那么创造性地自我表现才是音乐表演成功的关键,才是真正使得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豪气!音乐表演者要成功实现自我表现(创造表现)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对待模仿与创造的关系

模仿是指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通常分为无意模仿和有意模仿。在音乐表演的创造表现过程中,音乐表演者总是以作曲家创作的行为乐谱为模本。在表演不成熟阶段总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表演经验为基础的,因此,音乐表演者要不可避免的模仿以前的成功经验。但模仿与创新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模仿是人类的自然倾向,是人的本能之一: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中国也有句俗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模仿在创造中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表演的创造表现过程中,模仿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二者不存在什么矛盾,模仿并不排斥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此相反,人们可以从模仿中获得创新的灵感,找到创新的途径。大量的模仿为创造性地表演提供了前期积累和准备,是创造必备的基础和前提,而创造则是模仿的飞跃,是模仿的归宿。

(二)正确实现模仿向创造的转化

音乐表演是音乐作品的实现者,古今中 外的表演者都把创造表现放在成功的首要位置。创造表现需要勇气。需要胆识,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锢,需要冒风险:而模仿徘徊于别人的老路,无风险更无需勇气。但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你也不会成为大师,所以我们应赞美大师但不要模仿他们,在音乐表演中我们应有自己的创造表现。创造学已向我们初步揭示,创造一方面表现为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如创造想象、创造思维、创造方法:同时也有赖于创造性的非智力活动,如创造欲望、创造意志等,当这两种心理条件并呈交融时。才有希望产生创造成果。因此,我们的音乐表演要想实现模仿到创造的转化,就应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坚定自己的创造意志,具有自己的创造胆识和创造思维,别出心裁地进行音乐表演。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又有什么关系呢?京剧程派创始人程砚秋曾经历过嗓子倒仓。嗓子变成了一种被梨园称做没有戏饭的“鬼音”。但他没有被厄运吓倒,因势取材,因材施功。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硬是创造出了一种不一般的唱法,在表现悲凉、激愤的情绪上,具有独特之长。观众因其新而称之为“新腔”。笛子演奏家俞逊先生作为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不仅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笛子演奏风格,将二者融为一体的演奏家,同时也是第一位发明“口笛”,并将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舞台的演奏家,他创造的笛子演奏法有十几种,这些成就与他的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所以,如果没有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欲望,创造胆识,创造意志,创造思维,那么就不会有创造行为的发生,更不会有创造性的音乐表演。我们也就很难领略到创造性的音乐表演给人的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不能满足人的审美具有寻求新异性的规律。

总之,音乐表演作为表演技巧、作品再现、自我表现(创造表现)的融合体,是三者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于:表演技巧是手段。作品再现是依据,自我表现是升华,并分别构成了音乐表演的必要手段、基础保证和关键,是决定音乐表演成功的关键三因素。音乐表演作为一个整体,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会产生一种新的合力,推动音乐表演的发展。C・P・E巴赫曾经谈到:“作曲家写下的音乐作品,如果让一个洞察力敏捷的、知道什么是成功的演奏的人演奏这些作品,作曲家就会惊讶的发现他的音乐中竟会有以前他不知道得不敢相信的东西。[2]他所指的“能成功演奏的人”就是指能将三者恰如其分的融于一体的表演者。因为。只有这样的表演理论作支持和指导,才能使她的表演神采飞扬,妙趣横生,否则将会苍白干枯,淡而无味。

上一篇:电影的数字化与后蒙太奇 下一篇:民居的区域性符号审美构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