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工作的情感误区

时间:2022-09-01 09:19:57

谈班主任工作的情感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情感在教育中的 积极作用,越来越被 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有 人曾指出:“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情感是最能感染和打动人的东西。”诚然,成长中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对学生、对工作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情感,而效果却不佳。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着“情感误区”。

1 兄弟,哥们式情感

情感教育是以情动人,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它不同于一般的哥们义气。有的班主任为了显示与学生的深厚 情感,与学生互称“兄弟”“哥们”,与学生在校园里楼肩搭背,甚至请客吃饭。这对认识不清的学生就会产生一 些不良影响。认为和班主任“关系好”,不自觉中产生了优越感,进而目中无人,盛气凌人。而另一些 学生为此对这些同学有的敬畏 ,有的羡慕,有的不屑,进而造成学生之间心里不和谐。

2 过度“慈母”式情感

有的班主任认为:对学生越“疼爱 ”就越有利于发挥“师爱”。结果导致学生自主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缺乏勤奋、坚韧品质意志。比如一个学生受了一点伤风感冒,班主任不仅买药、送水,并允许他在寝室里休息。长此以往,许多学生稍有一点不舒服便请假不上课、不做操,受一点委屈便认为别人不关心自己。

班主任是应该从生活、学习、身心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但不等于包办代替、更不能无原则的迁就、放纵。情感教育应“慈”而有度、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

3 不平等的和封闭式的班级情感

不平等的情感投入指班主任在对待优生、差生时,虽意识到要一视同仁,但对学生的爱不是发自内心,从而导致语言、行为、表情上对待优生、差生不一致。学生是纯真而敏感的,逐渐就会觉察到。时间久了,优生就会产生一种有于优越感,认为自己事事优秀,进而自负,看不起比自己差的同学。而差生会对班主任产生距离,对班级产生冷漠。

封闭式班级情感指班主任只对本班学生很呵护,事事为本班学生争利益、处处维护本班同学。认为这有利于使本班形成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比如:遇到本班学生与其他班学生发生矛盾时,一味指责其它班学生;班级之间竞赛活动中,在学生面前一味指责、挑剔其它班……这些看似爱学生、爱班级的言行,事实上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正确的情感和品性,反而会使学生变得狭隘、自私自利。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应从内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不断克服对情感教育的错误和片面认识,纠正错误、片面的言行。当学生对班主任充满了爱和敬佩的情感,师生情感的纽带才能真正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上一篇:北海涠洲岛“威马逊”余波 下一篇: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讲究“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