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巧运用

时间:2022-09-01 07:59:54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巧运用

摘 要:画线段图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解决手段,在数学问题的解决环节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内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直接而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问题解决的有效性,通过画线段图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线段图;运用;探析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地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合理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有效过渡,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最佳选择,这已成为数学老师的普遍认可。

一、线段图能够使小学数学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为清晰、直观

在小学一、二年级,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只因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低,学习应用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状况下,带领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清晰,将应用题由难变简,容易学习。如,山上有12棵杨树,10棵松树,杨树比松树多几棵?提问:这道题中的两种树哪种多,哪种少?杨树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松树少,线段要怎样画?通过作图,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直观化了,也十分清楚,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一看就懂,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的解题。

二、线段图能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协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线段图能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灵活地进行一题多解。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思维,这样就产生形象化的线段图。不同的线段图源于小学生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即使是同样的线段图,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只有如此,小学生的个性化才能展现。

三、线段图可以提高小学生准确的判断能力

“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难在学生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去做,反之,则用减法去做。而线段图的正确使用就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结果。例,山羊有11只,比绵羊少5只,绵羊有几只?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山羊的只数,再由“比绵羊少”可知哪种羊多?怎样画绵羊的只数?学生就可以正确地进行作图。

通过绘图,一下子就能避免出现一看见“比一个数少几”就用减法计算的错误了。

总之,线段图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既能去除应用题的复杂环节,又能直观地呈现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把数转化为形,明确呈现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激活小学生的解题思路。

上一篇: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