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

时间:2022-09-01 07:54:56

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

【摘 要】运用调查法、资料法等,对贫困地区的渭源县清源二小体育教育教学基本状况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育教育的场地、设施、器材、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体育教师

1 目的意义

为了在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阶段顺利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掌握贫困地区基础体育课程资源现状,找出基础体育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地区——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现场调查,对该校体育课程资源品质的因素与体育教育现状开展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有效地构建体育教育课程资源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并提出改变目前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教育课程资源的相关资料及有关著作。

2.2.2 调查法。运用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调查法对清源二小体育教育资源展开调查,并向教导处索取了体育教育的相关资料,并和学校领导进行了座谈。

3 贫困地区体育教育资源现状

3.1 体育教育人力资源

3.1.1 从调查中研究发现,清源二小61名教师中,只有3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女教师2名,由于种种原因,弃体从文,在校学生有1340名,24个教学班,体育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1:446.67。由此可见,我校体育教师数量已不能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小需要。不足的由其它科任教师兼任体育教育教学。

3.1.2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结构从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结构(表1)和任体育课教师年龄和性别结构(表2)中显示,兼职体育教师多,兼职中有个别教师不爱好体育,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2008年以来,采取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有个别教师认识不够,教学水平还滞后。从年龄、性别结构来看,兼职体育教师中女教师7人,这样的教师结构,说明我校专职体育教师队伍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我校体育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对现代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和需求,进而影响到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导致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体育教师结构状态,令人担忧。

3.2 体育教育教学课程条件资源

3.2.1 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我校一至六年级每周上2节体育课,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每周:一二年上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上3节体育课。这样的安排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制约着学生个性发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2.2 体育场地器材及经费严重匾乏。调查发现,我校体育器材经费奇缺。从体育场地来看,狭小,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为1.57m2左右,按照国家制定小学生人均活动场地面积不少于5m2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教学的开展。加之班额人数过大,平均55.83人,排课未考虑场地因素,一节课最多时6个班,最少时1个班。对场地器材的利用率不高。因此,要切实解决体育经费、场地器材和科学排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资源。

3.3 体育课程管理资源、政策情况

从调研中显示:体育课程管理资源文件、档案还不够健全,这种原因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由于专职体育教师短缺,长期存在“应试教育”和“体育是副科”的弊端,部分兼职体育教师带着“混”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学心态来应付体育教学。从调查访谈中得知,教育经费中8%的体育经费未完全运用于体育建设,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少,评优选先与其它学科不够平等。这样以来,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教学的提高,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不仅重视智育,还要重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育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人力资源的调查,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兼职体育教师受占比例较大等因素,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低,体育教学的随意性较大,无法保证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

4.1.2 通过对贫困地区基础体育教育课程条件资源的调查,由于体育经费不足,场地狭小、设施严重匾缺,是造成体育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经费不足和器材奇缺,不能满足基本的体育活动、教学要求。

4.1.3 体育教师编制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体育课开展的不太重视,体育教师地位低,是造成体育教育教学不利的因素。

4.2 建议

4.2.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议。首先,补充补足专职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特殊政策,帮助体育教师解决实际情况,在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体现广大体育教师主人翁精神和事业成就感,为体育教师创造一个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其次,引进体育人才。加速培训、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培养更多的高学历专、兼职体育教师。加速知识更新。特别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4.2.2 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农村的物产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旧物、废物利用,合理利用场地,做到一场多用、一材多用的原则。积极倡导学生和教师自制体育器材,以满足学校体育活动、教学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保养、保修和管理,以提高器材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率。

参考文献:

[1]饶远,张云钢.我国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4(5):45-47

[2]辛增芬.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体育教学,2004(6):21-22

[3]陈建国.湖北省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5):7-9

[4]侯森林,杨三峡,聂盼水.湘鄂渝黔四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调查分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93-94

[5]曲宗湖,尚大元.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该文是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规划课题《贫困地区基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08]G209,本文作者是课题负责人。

上一篇:浅谈幼儿园社会领域中的道德教育 下一篇:编排幼儿节目经验之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