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德育渗透问题探析

时间:2022-09-01 07:20:44

小学体育课德育渗透问题探析

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发展学生特长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导向不仅活跃了体育课堂,还使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功能得以彰显。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运动项目动作要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人格教育,使体育课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

那么,如何使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以实现呢?

一、正确处理文化课与体育课的关系,体现德育功能

应试教育思想在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心中可谓根深蒂固,他们把学习文化,掌握知识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要求,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些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体育课始终持排斥态度,错误地认为体育课是无关紧要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多大帮助。这些错误看法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忽视了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起着“催化剂”和“合成剂”的作用。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体育是祖先们在生产劳动中由体育运动的雏形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我国体育形成与发展历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一个班集体,如果缺乏集体意识、缺乏纪律观念、不能形成班级荣誉感,这样的班集体,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必然是滞后的,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未必能够健康成长。由此可见,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的品质,使学生形成集体观念、纪律意识,让他们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其感受到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而是与他们的德育和智育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渗透德育功能

既然形成了对体育和德育、智育的正确观念,我们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运动习惯入手,使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一个好的习惯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体育教师应该经常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促进智育发展和德育养成的观念,以便尽早形成学生的运动习惯,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迅速达到预期目标。当然,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一方面要遵从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运动项目,使他们勤锻炼、爱锻炼、乐锻炼。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在锻炼中掌握纪律、树立合作意识,使体育、德育相得益彰。

其实,只要认真去揣摩,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运动项目,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载体。即使是单调的队列、队形的教学,只要体育教师牢记一个宗旨,把动作迅速准确、行动一致作为最高目标,就可以把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融于其中;在跑步训练中,除了向学生介绍短跑、中长跑和长跑的基本常识外,要把克服困难、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球类教学中,在介绍技巧的同时,要把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灌输给学生。告诉学生,一个缺乏共同目标、没有集体凝聚力的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德育滑坡、智育下降是必然趋势。当然,在众多的运动形式中,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三、提高体育教师德育渗透意识,升华德育功能

体育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是实现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因此,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就是五种人优点的汇集,即体育教师应有师傅们的敬业精神和言传身教的本领、有军人的精神和作风、有教师的素养和文化水准、有教练员的运动训练水平、有运动员的令人佩服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有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要真心热爱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学生鼓励、赞美,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之中。这种赏识教育在小学阶段尤其适用。小学体育也是一门需要掌握特殊教学艺术的学科,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实载体。首都体育学院管理学系主任骆秉全教授对教学艺术作了一个说明,他认为:“教学艺术不仅包含了教学活动本身的各种技艺,而且包含教学活动中借用的专门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法。这就是教学艺术的基本含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赞美就是一个特殊的艺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吝啬赞美之词,赞美是鼓励、肯定,可以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直至智育学习的上进心。也许只是一句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我们的承诺。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各科教师也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应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鸭的喜剧 第1期 下一篇:panda.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