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09-01 04:59:12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实行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新课改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高中数学教育;问题;策略

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且数学一般是学生拉开差距的一门课,所以学好数学是相当重要的。新课改的实行虽然改变了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病,提升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这样的后果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尽快找出这些问题,并把他们解决掉,避免出现高考失误的现象。

一、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出现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也伴随着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这样的问题,新课改要求,老师要尽量放开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就因为这个,一些老师没有把握好尺度,致使这些问题出现。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什么学习任务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丧失了作用,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功能并没有表现出来,尽管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最终没有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也是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所以老师还是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进行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可忽视。另一方面,部分老师觉得解题要培养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就盲目地教他们很多种解题的办法,也不看看这些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合适学生去学,他们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所以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老是钻牛角尖,想一些比较偏的思路,而不按照正常的思路解题,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考试时解题的速度慢,解题的准确性差,自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高考就变得更有压力。

2.教材方面的问题

在实行新课改以后,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许多版本的教材也都进行了修改,虽然说教材修改是为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教材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变动,添加了一些新课改要求的内容,删减了一些原来的内容,这就造成了一些知识点顺序被打乱,学生学习起来很费力,还有就是教材内容的删减很不合理,删掉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进度,课堂效率不高。

(2)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一些问题的导入很不合理,甚至显得有些突兀,有的地方添加了一些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适合学生解答,教材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

3.没有注重初高中之间的衔接

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发现自己初中所学的并没有多少是可以用得着的,知识点的难度也一下子加大了,学生感觉很不适应,所以学习起来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1.高中数学老师要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还有老师在上课时,既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弊病,也要注意上述问题。所以老师上课时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与此同时,老师还要起到监督者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做到密切监督,避免学生出现偷懒的现象,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他们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不断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

老师在落实新课改的同时也要注意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努力完善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高中数学的学习将直接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努力,但是不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为了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成绩,老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传统教学和新课改中好的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突出老师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新课改下的种种问题,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帮助他们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

参考文献:

陈安贵.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3(10):84-85.

上一篇:基于学生主体的化学课堂有效互动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