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破冰 探索之旅

时间:2022-09-01 04:39:12

农险破冰 探索之旅

2004年3月1日,上海市农 业委员会副主任施兴忠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拿到了农委牵头筹建"上海安信农业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批文,这也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准生证"。这表明, 新一轮农业保险经营机制改革已经撬动。

专业农险公司姗姗来迟

我国农业保险1982年开始恢复,当时各地根据实际开办了不少险种,在高峰期的19 93年,农业险保费收入8.3亿元,而赔付率高达116%,完全是亏损经营。1996 年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农业险因为没有利润而逐年收缩、淡出。现在只有中国人保和中华联 合财产保险两家维持开办,但可以说是处于"两难困境"--如果按市场化的规则厘定保险 费率,农民根本保不起;若按农民能接受的价钱卖保险,保险公司则赔不起。 2002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6.4亿元,仅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8.82 %,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出现了20多年来的最大下降幅度。同时,农业保险 的险种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个。

复旦大学保险系副教授丁纯认为,缺乏政策支持,是保险公司不愿 开展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 单纯依靠商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为洪水、旱灾、禽流感等重大 灾害和重大疫情往往波及一省或数省乃至全国,其补偿费是商业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目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 ,有的年份保险赔付率达到88%,远远高于国际水平。这种得不偿失的经营自然使保险公 司望而生畏。

能否趟出一条新路子

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采取的是"政府 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国际惯例,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划为政策性业务,公司开办这两项业 务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公司经营涉农财产、责任保险等其他业务则按照商业化运作 ;在遇到特大灾害,公司通过 巨灾再保险仍无法承担保险责任时,政府通过特殊救灾政策给予支持。

作为探索建立政策 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一个试点,上海的经营模式能不能直接搬到其他地方用呢?

全国农业保险专题调研牵头人之一郭左践说,我国农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业风险地区差异性较大,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应以 地方政府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设计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险种。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多次强调,保险业要为"三农"服务,在市场准入上,继续引进在 农业保险方面有专长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并适当批设一批中资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险市 场注入新的活力。他说,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根据当地财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 业结构、自然灾害特点、农民保险需求等实际,采取分类指导与试点相结合的办法,共同探 索农业保险的有效经营模式。吴定富表示,"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商业经营为主,政策支持为 辅。"

上一篇:如何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 下一篇:农业保险:政府应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