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原因及改善措施探讨

时间:2022-09-01 04:15:49

关于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原因及改善措施探讨

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都开始大规模的兴建各类房屋建筑,但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会经常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这对框架式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来说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降低出现不均匀沉降可能性,我们必须加强对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出现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现象。

关键词:房屋建筑;沉降;改善措施

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导致房屋建筑出现安全事故的众多原因中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发生率是最高的。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建筑的不均匀沉降发生率,首先我们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施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房屋建筑不匀沉降所造成的开裂、倾斜及变形等现象需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深入分析引起房屋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改善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现象的措施或建议,以期能给予广大同仁一定的参考借鉴。

1 房屋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

1.1 地质勘查因素

对于房屋建筑项目,由于地质各勘察点之间距离较远,在地质勘查过程中经常受到勘察点数量较少、探孔深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探测出施工地土质的均匀性及其他异常情况;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地质勘察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地基施工类型与施工土质情况不相符、地基施工处理不当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主要隐患之一[1]。

1.2工程设计因素

部分设计单位在房屋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不认真、漏计算或是盲目照搬其他建筑物主体设计,则可能导致房屋建筑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由于房屋建筑地基土的处理方法与地基土的压缩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若没有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则可能导致基础和整体刚度不足,这样便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从而导致房屋建筑下层开裂。

1.3 地基处理措施失误

房屋建筑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较多,例如压密注浆、深层搅拌桩、粉喷桩、旋喷桩等等,对于不同的房屋建筑工程,其对于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都有所相同。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土质的软弱地基均采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这是造成房屋建筑不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竣工后沉降观测失误

在建筑物竣工之后,为确保施工达到预期效果通常要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部分施工单位在沉降范围之内的电线杆、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埋设水准点,但是后期并没接时进行复测,而导致其观测数据具有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同时,一些观测人员的观测设备使用年限较久,设备趋于老化,从而难以达到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2]。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施工体制不完善,对建筑施工的观测并没有实际的观测单位,而使观测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都会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之一。

2 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改善措施

2.1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措施

2.1.1 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够是地基剪切力遭破坏的主要原因,其可能导致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呈结构失稳,同时还会造成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或临近地基产生隆起。因此,要采取增加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办法来避免剪切力受不破坏。

2.1.2 对于不均匀地基或浅层软弱地基应采用换填垫层法来进行处理,最主要的作用是减少沉降量、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快软弱土层固结,以防止消除膨胀土和冻胀的胀缩。

2.1.3 为了使整个建筑物均匀沉降,可以采取换土的方式,其主要包括以软换硬和以硬换软两种。通常在建筑场地内,在软地基多、硬地基较少的情况下,其换土方式适宜采用以软换硬;而硬土基多,软地基少的情况下,换土方式适宜采用以硬换软;若硬地基与软地基各占一半,适宜采用局部换土法或设置沉降缝。

2.1.4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沉降量,一般可对较大的基础底面积适当调整和减少附加压力。针对同一地基上相邻的建筑物可采用不同的基底附加压力,可采取加大基底尺寸的方法,以解决荷载大的问题,并可有效降降低基底附加压力及沉降差异。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静定结构体系,以避免房屋建筑在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不至于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从而能适应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

2.2.1换土垫层法

(1)强夯挤淤法

为减少地基变形及提高承载力,可采用强夯、填碎石、挤淤同时进行的方式,也就是强夯的同时一边填碎石、一边挤淤,从而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3]。强夯挤淤法一般适用于淤泥质土地基和淤泥厚度较小的地基,为确定其适应性,必须要通过现场试验。

(2)挖除软弱土或不良土质,夯实土或分层碾压是换土垫层法的基本原理,按照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碎石垫层、灰土垫层、干渣垫层、砂石垫层、粉煤灰垫层等,其中粉煤灰主要分为调湿灰与湿排灰;干渣分为原状干渣、混合干渣以及分级干渣;采用换土垫层法最大的优势是能有效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从而减少沉降量,一般施工过程中经常采用平板振动、机械碾压以及重锤夯实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对于开挖土方量较大和基坑面积宽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都经常采用换土垫层法,适用于处理低洼区域与浅层软弱土层的填筑,其处理深度一般为2~3m,并且还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素填土以及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等。

2.2.2振密、挤密法

通过振动、挤压的方式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地基土体孔隙比,从而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被称之为振密、挤密法。强夯法常用于软土地基中,为使土体更密实,可利用较大的夯击力来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能有效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和增强其强度。

3.总结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若房屋建筑结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一般不会对房屋建筑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若不均匀沉降超出了房屋建筑结构所能承载的范围,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因此,要认真分析房屋建筑发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并采取有效防止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以避免因房屋建筑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工程质量隐患,从而使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荣娟.浅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

[2]张明希.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3]庄宇,王立安.浅谈预防建筑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措施[J].硅谷,2010,(01).

上一篇:关于外墙保温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浅议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