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云变脸中国版AWS

时间:2022-09-01 02:31:03

金山云变脸中国版AWS

中国的公有云市场热闹非凡。

微软、IBM、SAP的公有云服务相继借道落地中国,12月18日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提供商亚马逊AWS也来了。反观国内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更多的人寄望于在互联网领域有着强大号召力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但谁能料到,金山云会成为角逐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一匹黑马?

一向以云存储的定位示人的金山云在12月初推出了包括存储、关系型数据库、弹性计算、负载均衡等一系列云服务。不难发现,它们与亚马逊AWS的S3、RDS、EC2、ELB等核心云服务一一对应。刚刚在资本市场以中国版BOX+DropBox云存储组合获得青睐,而收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的金山云,突然变脸公有云综合服务提供商,它在资本市场的故事如何继续?“金山云就是要塑造中国版的亚马逊AWS。”金山CEO张宏江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独家采访时表示。不过,亚马逊AWS已经落地中国,号称其中国版的金山云将如何吸引用户?中国公有云市场已经是群雄逐鹿,留给金山云这家初创企业的机会还有多少?

大步快跑

成立仅一年多的金山云的步伐确实很快,可以称得上是“大步快跑”:先是发力企业云存储市场,接着宣布个人快盘业务永久免费,8月获得A轮融资,12月则从提供垂直云存储服务的提供商一举跃入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行列。放眼全球,在云存储垂直领域能同时做好企业和个人两大市场的企业就并不多见,而云服务与云存储相比门槛显然更高,金山云的步伐是否有些“激进”了?

“我一开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张宏江表示,“尽管金山云推出众多云服务,其实都围绕云存储和云计算两大方向。” 从个人云存储永久免费,到提供付费企业存储服务,再到通过推出云计算服务成为公有云提供商,应该说金山云每一步都安排缜密,践行着“用互联网思维做公有云”的思路:免费是为了争夺有效云用户和云数据,转化率则是其中关键。

据悉,金山云个人云存储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一亿,免费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存储体验使得金山云顺利坐上中国云存储市场头把交椅。而目前付费企业存储服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个人云存储用户。目前金山云企业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两万家。这些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使用云计算服务,对金山云能否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站稳脚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用户方面,云计算的业务量可能很快会超过云存储的业务量。”在这一点上,张宏江非常乐观。他认为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中美网络环境不同。与中国网络相比,美国网络具有很高的互联互通性,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价格也十分透明,这意味着美国用户通过云存储将数据存放在一家服务商时,可以选择另一家服务商来无缝实现云计算应用。而中国用户最好是选择通过同一家云服务商来满足自己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二是企业用户选择提供商的方式不同。美国企业用户会将业务细分,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下单给一个不知名的初创型企业,而中国企业用户则更愿意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选择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因此,既然企业用户已经付费将数据存储在金山云上,那么他们对云计算有迫切需求的时候一般也会选择金山云。张宏江表示:“我希望看到的是,企业客户最终不再将云存储和云计算两者分开。”这意味着企业用户真正将金山云看成是一站式的综合公有云服务提供商。

以小博大

不可否认,微软、亚马逊等跨国巨头在全球有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和丰富的软件应用经验。用户基数庞大,软件性能稳定可靠,服务品牌口碑良好,企业用户再接受它们提供的公用云服务似乎很顺理成章。

不过,张宏江并不认同这样的惯性。他表示,这种惯性优势的基础是,企业用户还会按照以前的方法规划和建设IT系统,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逆转。在云市场,今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莫过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云计算提供商的选择上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亚马逊,而非IBM。这一行为被业界解读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IT企业的优势正受到严峻挑战。

这种颠覆性的互联网思维给了初创企业以小博大的机遇。在吸引云用户的方式上,金山云与跨国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通过免费的个人云存储业务,寻找到真正有云应用需求的企业。而亚马逊AWS的第一批国内用户多来自其忠实粉丝——他们宁愿忍受低速网络,将数据存入AWS在国外的数据中心;微软Azure的第一批用户多来自合作伙伴世纪互联,是有着IDC需求的企业。如果说跨国企业的云用户获取方式是水到渠成,那金山云的则是汇流成河。

以快制胜

不过,一个成熟的市场最终只能容下两到三家大型企业,中国虽然正处于公有云市场初期,但国外巨头和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已开始发力,金山云这匹黑马是否有机会跻身第一阵营呢?张宏江一开始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分析了跨国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公有云市场面临的问题。“我不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提供互联网类型的服务有任何优势。”张宏江表示。在中国,提到电子商务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天猫、淘宝、京东、苏宁,而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业务——卓越亚马逊显然排在第二梯队;在中国IM市场一家独大的不是MSN,而是QQ……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曾在微软等跨国企业任高管的张宏江深谙个中道理,“我在跨国企业工作时,曾将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归结于国内市场的相关规定,但来到金山之后才发现,70%的原因在于跨国企业自身。这类企业的决策周期太长,不够快也不够灵活。”显然,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决策快慢成为企业制胜的核心要素,而这恰好是国内企业的优势。

BAT三大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公有云服务中,与金山云相似的只有阿里云,但金山云更为聚焦。张宏江认为:“当一个企业主营业务的毛利润在50%以上,而云计算利润不够丰厚时,企业会很难将后者视为重点。”

然而云存储与云计算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虚拟技术的成熟,亚马逊AWS在2006年率先推出的弹性云计算服务EC2在IaaS层面已经不再构成门槛。如何为用户提供稳定好用的服务才是门槛,因此公有云的主要门槛在于平台层即PaaS。张宏江表示,金山云一开始就已将上层偏重SaaS服务的快盘业务与平台业务分离开来,意味着金山云已有了一年多的PaaS运营经验。

三年不盈利,获资本市场投资,金山云得以大步快跑;免费吸引用户,圈地云数据资源,金山云得以以小博大;重视用户体验,决策快速灵活,金山云得以以快制胜。当初,小米同样以互联网思维成功闯入手机市场,同属于“雷军系”,金山云或能让历史重演。

上一篇:简化IT应对企业复杂环境 下一篇:布线迎来互联网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