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田径运动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解析

时间:2022-09-01 02:21:41

当前田径运动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解析

摘 要: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竞技项目的基础也是大型运动会上奖牌数量最多的一个项目,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田径远动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地位,所以需要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建立专业化的田径比赛,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因此本文对当前田径运动发展与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探析。

关键词:田径运动 人才培养 体育竞技

一、田径运动的简介

田径运动是体育竞技运动当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主要分为田赛和径赛两大类。其中田赛主要是指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类以及投掷类项目,例如跳高、跳远、撑杆跳、铁饼、标枪以及链球等;径赛主要是指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类以及跑步类的项目,例如竞走、跨栏、接力、马拉松以及中、短距离跑等。从田径运动的项目可以看出,它是现代竞技体育中占有是非重要的地位的,而且在各种大型赛事以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田径运动也是赢得奖牌数量较多的一个项目,由此可知无论是是从竞技水平以及观赏程度上来说,田径运动都是一项极具魅力的体育运动。

二、我国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田径管理体制不健全

田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制约田径运动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的田径管理体制是田径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田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以及制度的总称,是实现田径运动总体目标的组织保证。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体育工作都是由政府包办。这样一来就行成了政府既是管理体育的主体,又是办理体育的主体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田径运动走向职业化的道路,从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比赛甚至与生活作息都有政府的介入,从而压制了社会各界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田径训练水平不高

田径运动的训练水平是运动员取得佳绩的重要保证。在田径训练当中强调的是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运动技战术将运动员的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于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而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运动员掌握、提高以及完善这种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但是从实际训练的效果来分析,目前国内的一些省市区的基层训练指导员很难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对运动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这些教练大都是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直接进入到教练员的行列,这些退役的运动员虽然具有十分丰富的田径运动经历以及比赛经验,但是对于田径运动专业的理论知识、科学的运动规律、先进的训练方法以及运动学方面都缺乏深入研究,不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自然也就无法从本质上提升田径运动员的整体水平。

三、促进田径运动发展的对策

我国要想从一个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就需要对各个体育项目进行群方位的发展和提高,使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其中尤以田径运动最为重要,以下就对促进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对策进行详细探讨:

(一)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科技含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科技的应用,这其中也包括田径运动的训练工作。对于提高运动员训练科技含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可以分为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以及科学化训练现和对策的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对于训练的手段和方法的科学化研究虽然在国内已经有所涉及,但大都局限于一些描述性的研究,真正具有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研究并不多,所以需要向专项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的田径运动训练方面,应该进行科技的投入,能够从实际上帮助教练员解决一些技术性难题,例如田径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与体能恢复的问题、心理调节问题、关键性技术的掌握和改进等问题。通过运用现代高尖端科技从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到体能恢复,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及田径远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训练结束后的体能反应。

(二)大力发展以赛代练的模式

以赛代练的培养模式就是将训练和比赛的有效结合在一起,让运动员通过比赛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以及调整。伴随着世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大型的比赛越来越密集,这对于运动员来说训练的时间就会相应的减少,这就使得一些运动员很难在如此密集的赛程中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所以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升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就需要对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革新。通过以赛代练的模式让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比赛节奏,将其视为专项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使运动员的田径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需要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让运动员不断地积累比赛经验强化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使我国的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各项体育赛事在世界赛场上不断地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可体现,我国的体育事业呈现出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虽然面对如此蒸蒸日上的局面却需要认清形势、进行合理定位,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田径运动在个别项目上已经有所突破,但是我们依然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田径运动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的田径水平,就需要对当前整个田径运动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长远目标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促使我国田径运动稳固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奇.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6期.

[2]沈丙妮.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李剑.中国田径运动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

连玉龙,男,1982 - ,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上一篇: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思想 下一篇:对激发大学生武术兴趣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