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不离其宗

时间:2022-09-01 02:07:56

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于“切合题意”都有明确的要求:一类卷、二类卷对文题的要求都是要“切合题意”,三类卷的要求是“基本切合题意”,四类卷是“与题目有些联系”,五类卷就是“文不对题、偏离题目”。可见,中考作文中,能否切合题意是一条重要的评分标准。

所谓符合题意,指的是能吃透题意的内涵、依照题目行文。题意是作文的灵魂、核心,无论哪一篇文章都不能离开这个核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好文章了。

然而,笔者在作文批阅中经常遇到两种现象:一是不少叙事写人不会紧扣文题来展开;二是有些同学选材甚佳,语言甚美,但由于没有很明确地切题,总给人文题若隐若现、似有却无的印象,离题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文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内容的指挥棒,考场作文能否切题,是作文得分高低的关键之一。一篇作文选材再好,语言再美,结构再巧,但不切合文题,那也会是功亏一篑。

那么,如何切合题意呢?

首先,题材选择上要相关。学生在审题时要逐字审清题目的内容,把握题目的核心,找准文眼,确立中心和写作的范畴,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题材,如:亲情、友情、成长等。比如2012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就这样慢长大》,题材上可以确定为成长类,内容上紧扣“慢慢”详细叙写成长的过程和感悟,抓住这两点来构思行文,作文是肯定不会离题的。

其次,在作文结构和语言形式上也要求明确地切合文题来展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起笔:开宗明义,破题。

考场作文的开头,无论你采用议论抒情式、感悟式、题记式,都要紧扣文题中的关键字眼来展开,围绕中心题眼来展开。假如题目中的题眼是“亲情、幸福、温暖”,那我们也就以他们为抒情议论的对象。这样给人一种开篇紧抓文题,不偏题的第一印象。例如,2013年中考重庆满分作文《相逢一笑话宽容》,考生开头写到:“宽容,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仁厚与谦恭的素养。宽容是一杯凉茶,镇静彼此暴躁的心情;宽容是一束玫瑰,展现气度手留余香;宽容是一湾清泉,化解争执滋润心田。”作者起笔以排比、比喻的修辞阐述了宽容的意义,抓住核心,紧扣文眼。

2.主体:详描细绘,绘题。

主体部分涉及写人叙事,很多同学不自觉地会一头陷进事情的叙写中,将文题要旨抛在脑后,出现文题若即若离的现象,也就是说文章内容看似与文题有些关系,但又似乎不很紧密。真正优秀的文章都能做到文题水融的完美境地。

那么,主体部分如何切题呢?笔者认为,主体部分切题,需要同学们认真酝酿,注重细节,缜密构思。因为主体部分不能像开头那样直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它可能比较含蓄,必须通过具体的事情叙述、细腻的细节描写将文章的中心突出表现出来。

比如在一篇题为《妈妈的汗珠》的作文中,作者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烈日下,田野里,母亲挥动着锄头,在她那黝黑的脸上,滚动着许多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往下淌,淌到下巴上,闪闪欲坠。这一刻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晶莹璀璨,银光四射。然而瞬间又落了下去,滴进脚下那片热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烟雾。”文章紧扣妈妈的汗珠,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详细描绘了劳作中的妈妈,汗珠由小及大,继而在脸上由上而下流淌,最终坠落的整个过程。不仅紧扣文题,而且真切可感。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详细描绘,达到文中绘题之妙。

3.结尾:画龙点睛,应题。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喻为:凤头、猪肚、豹尾。这豹尾的比喻,笔者认为一方面说的是结尾要简短有力,深刻揭示文章的主旨,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结尾是全文的总结,必须在结构上与文题、开头、主体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结尾处巧妙地回应一下文题,可以使文章收到首位圆合、浑然一体的完美效果。

通常的写法有:1.题目再现法。也就是文章的结尾在前文完整详尽地叙事的基础上,以原题再现的形式自然地收缩全文,回应一下文题。

2.原题加感悟,有些作文题目,只是一个条件,一个动作或是一个时间名词,我们就可以结合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对文题加以适当延伸,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来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深化中心。综上所述,考场作文中,我们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注重文章题材和形式上切合题意,就可以避免陷入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了。

(江苏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初中;226671)

上一篇:写作训练:让人物在动作描写中鲜活 下一篇:近水楼台要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