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把脉

时间:2022-09-01 01:31:08

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紧密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大力建设服务型工会,他们以心理疏导、岗位建功,文体活动,评优帮扶等丰富的内容为抓手,把关爱群众安危冷暖,关心群众工作生活付诸行动,落到实处。本刊开辟《群众工作》栏目,将在为期一年的时间中,分角度、分层面的展示群众工作案例,推广群众工作经验,希望可以为推动群众工作的开展打开新的视角。

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还直接体现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根本上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发挥心理科学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对于机关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来自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调研显示,中央国家机关文化建设与职工心理健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幸福感总体良好,满意度较高,但压力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的总体幸福感较高,有超过70%的干部职工感到幸福并对生活满意。但值得关注的是,还有六成以上的干部感到了中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有一成以上的干部职工需要专业心理帮助,还有15%左右的干部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临界状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需要关注男性、青年干部和低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是机关文化建设总体较好,但文化管理有待提升,尤其在高效、人本和创新等方面。大部分干部职工对机关文化建设现状较为满意,尤其对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满意度颇高。大家普遍认为部委机关高度重视制度管理和经验管理,而在文化管理方面显得较为薄弱。

三是组织环境总体满意,但在鼓励、表扬等方面有所忽略。总体而言,干部职工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尊重和认可,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有自我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很少感受到领导的表扬和鼓励,这难免会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干部职工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工作方面,反映工作量大,工作责任大;同时,在家庭经济方面,住房条件差、住房负担重的问题也被职工多次提及。

四是总体心理素质较高,但工作效能感、心理弹性相对偏弱。八成以上的干部职工心理资本较好,尤其体现在对自己有信心,勇于接受挑战性任务,对目标执着,具有乐观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心理弹性相对较弱,应对挫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是干部职工对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素质提升表示有需要,但又存在顾虑,存在两难心理。接近九成的干部职工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有帮助,却很少有人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如何以让干部职工方便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是关键环节。

下一步,中央国家机关应针对职工心理特点,将机关文化与心理科学相结合,切实提升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坚持党委统领、提升素养。鉴于心理素质对于干部职工心理调适和压力应对的重要性,需要在党委的组织协调下,高度重视干部职工心理素质的提升工作,引导职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职工认识到机关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将职工具体的工作事务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坚持行政完善、适当减压。干部职工压力感明显,压力来源多,作为政府机关组织,要维护职工群体的基本利益,倾听职工的心理诉求,考虑职工的切实需要,从政策的层面和物质的角度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坚持工会服务、文化舒压。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拓展工会的职能,活跃机关的文化,提供增强职工身心健康的服务。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坚持工会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以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切实有用为落脚点,有效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工会文化活动。

四是坚持专业支持、科学服务。必须坚持科学专业的方法,建立与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对接机制,获取专业资源与支持,为职工提供持续、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是坚持职工自助、快乐工作。加强职工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科学心理保健理念,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心理求助的信息和渠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有关专家答记者问 温州金融... 下一篇:当代艺术怎样“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