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辈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

时间:2022-09-01 01:12:32

带孙辈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

暑假来临了,在幼儿园、小学就读的孩子們大都寄放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中,暑假有整整两个月,怎样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既快乐又有意义,祖辈們可以好好筹划一番,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让孩子們有长足的进步。

指导孙子制订暑期计划

凡事都要有计划,有计划的生活才能有意义,尤其是小孩子,从小就要约束规范他們,而通过制订计划,能够很好地给予孩子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条理的概念。

孙子一直在我这里过寒暑假,现在,他已经是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了,他父亲为他报名参加了暑期英语补习班,要我这个当爷爷的帮忙接送,我自然当仁不让,但我觉得孩子光学习不行,还得全面发展。

去年暑假,我就让孙子去游泳。当然,我也去,咱們爷孙俩一起锻炼。媳妇还提出,要让孙子学着做一些家务,比如,帮助奶奶拣莱、洗碗等。总之,学习、锻炼、做家务等等事项都要列进今年的暑假生活里。

要说这暑假计划,不仅要包括每天的作息,比如:每天做三个小时作业,看三刻钟电视,每周三下午去游泳,还得安排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去社区当两次小志愿者,外出旅游一次等,务必要使整个假期生活有收获、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依计划而行?

孩子总归是孩子,有时候会调皮耍赖,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也需要一些手段和方法。

必须和孩子一起制订暑假计划,而且由孩子工工整整地誊写出来。让孩子参与制订计划,他才会对计划有认同感,而没有别人强加在他头上的感觉。

和孩子商定一个计划“试运行期”。试运行期的作用在于观测计划的可行度,有些作业孩子明明半个小时完成不了,那么就放宽时间。有的明明20分钟就干完了,也别让孩子在那里磨蹭。“试运行期”的设置,可以加强孩子对计划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孩子行事严谨的作风。

配套奖惩措施。做得好有奖励,比如:可以额外看一场暑期3D电影。为了让孩子远离电脑游戏的影响,别以多玩半小时电脑作为奖励。

不按计划执行的当然要惩罚,但是,惩罚也要掌握分寸,真的把孩子的兴趣罚没了,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撕毁计划书,这也不成。惩罚要明示在前,比如:连续三次不按时完成或者耍赖,就罚掉某次活动或小奖品。

和孩子一起读经

丛聪

他們的好做法——

事例一

小外孙今年要上小学了,很聪明可爱,这是他最后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以往,数学、英语都学了一点,在这个暑假里让他再学点什么呢?我筹划再三,决定一起读点经吧。

这经,不是《圣经》,也非“佛经”,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经”,四书五经等古代经典。六七岁,是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最好的年龄,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强,加上记忆力惊人,没有上学的束缚,也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可以比较从容地、有兴趣地选读。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一脉相传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是在幼小时培养的,习一点“礼”,讲一点“仁”,懂一点“诚”,学一点“信”。孩子的言行举止也会通过经典、义理的熏陶而逐渐变化。

现在的小朋友对电视、计算机的依赖相当严重,减少这两种传媒的影响,不妨读经,借着潜移默化,既可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性情,何乐而不为。

从儿童的接受心理看,首选《庄子》,先编成故事,那只神奇的大鹏肯定会吸引孩子的兴趣,可以告诉他,无论我們做什么事,都离不开环境、社会和其他人的帮助,大鹏多么大,多么强,但离开了风,就飞不上天。然后,可以从《论语》、《老子》中选一些明白易懂、琅琅上口的段落,如“学而时习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等,学点古诗文精华,读读《笠翁对韵》,顺便与孩子练习对联,以此来提高读经的趣味和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典仿佛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仁慈长者,要孩子完全理解老人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懂不懂并不重要,只需要寻求一种似曾相识的归属感,和经典做朋友,经典会告诉我們如何做人、做事。长辈带头,一起读经,形成良好的风气,日积月累,让孩子在经典的熏陶下更聪明可爱。

暑假可以带孙辈干什么?

带孩子回老家,或者去旅游,也可以去农家乐,体验一粒一粟来之不易。

有的老人喜欢书法绘画,或者自己在学习钢琴、古筝,可以和孙辈一起练字弹琴。

体育锻炼不可偏废,暑假正是锻炼的好时机。

培养孩子做家务,根据不同年龄段,可以安排孩子做菜、洗碗、扫地、擦凉席等。

利用假期,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朱亚兰

事例二

转眼到了七月,孙女又要到我們这里来过暑假了,我們老两口赶紧将空出来的房间打扫一番,准备迎接小孙女的到来。

去年暑假,念完幼儿园大班的孙女到我們这里来过暑假,刚送来的时候,瘦瘦的,像麻秆一样,媳妇说她特别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碰。而儿子媳妇平时忙于工作,也顾不了太多,所以,孙女吃东西没规律,零食不停嘴,正餐没胃口。我們当爷爷奶奶的自然要想办法解决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我們可没少动脑筋。我們去儿童医院询问了医生,也找周围的老朋友学习经验,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吃饭。

通过学习了解,我們一一实施办法,首先,不给孩子吃零食,让她吃饭的时候有胃口。还有,做饭的时候,让孩子当小助手,比如做凉拌莱、番茄蛋花汤的时候,让孩子帮忙加作料、打蛋等等,这样,孩子对自己做出来的饭莱就很有兴趣,吃饭的时候特别香。

孙女还喜欢画画,她爷爷还想出了画画、吃饭相结合的好方法。她爷爷将米饭盛在盘子里,好比一张圆圆的脸,然后,用莱肴作画,比如,豇豆是眉毛、肉圆当眼睛、番茄是嘴巴等等,小孙女吃得可带劲呢!

吃完饭,爷爷还让小孙女把当天最喜欢的那道莱画出来,这样,通过画画,让孙女爱上吃饭。

去年暑假过完,小孙女的体重增加了,脸都变圆了,像个红扑扑的小苹果。儿子媳妇都惊讶得很,连连问我們用什么办法纠正了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我們老两口也非常得意地传授经验。

又一年暑期来临,小孙女又要来到身边陪伴我們,我們自然要担负起做爷爷奶奶的责任,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回老家看看

易樊

事例三

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不免唏嘘再三。

虽生于海上,长于沪渎,但真正土生土长的老上海,能有几个?那根,或在天南;那心,或在海北;那情,或在大江两岸。曾记否,“亲不亲,家乡人,甜不甜,家乡水”,那一笔依依的乡情,如同醇厚的黄酒,浓得化不开。

江南的莼莱、松江的鲈鱼,引来的是游子的乡恋,那么,趁这七月、八月的闲暇,何不带上老伴、孙辈,回老家看看。

乡村的风光虽不迷人,但清澈的水、微醺的风,足以娱人;那糯糯的乡音、悠扬的山歌,足能释怀;淡烟清岚,是节能的空调;土莱糙米,是健康的保证,更可宝贵的,槐树荫下,泡一壶凉茶,约三五老人,聊聊别来无恙,侃侃儿女短长,不亦乐乎,回味祖宗遗风,触摸民情风俗,可歌、可舞,可吟诗、可作画,亦可与孙辈同乐,与山水尽欢。

炎炎夏日,在乡村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和天伦之乐,不亦快哉。

小提醒:这样做可不行

孩子的暑期生活没规律,由着孩子晚上看电视、早晨睡懒觉,还认为:“平时学习太辛苦了,暑假就多玩玩、多睡睡也无妨”,其实,孩子的暑假生活有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让孩子专心于学习,别的事情都别管,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丝毫不注意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小皇帝、小太阳就是这样造成的,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只要孩子高兴,玩电脑、打游戏也随着他們,虽然祖辈不担负直接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但要及时告知孩子的父母,免得孩子沉迷于游戏而无法自拔。

担心孩子顽皮弄伤自己,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带孩子外出活动,缺乏运动锻炼的孩子体质不好,还可能长成小胖墩。

上一篇:秋天的美食 下一篇:旅行可以开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