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学成而归更作孺子牛

时间:2022-09-01 12:09:02

全身心投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

“学成而归更作孺子牛、”这是胡锯亮时刻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1998年,胡铝亮上任上海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当时,软件园的所在地还是一片农田,公司实际资产仅3000多万元,办公地点是租用的一家仓库,面临着资金不足。产业基础薄弱、潜亏严重,人才短缺等问题,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一座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软件园已经建成浦东软件园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了5.5亿元,是1998年的11倍;公司净资产1.9亿元,是1998年的4.3倍:从 1999年开始,公司年年盈利,利润成倍增长,年年分红,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海浦东软件园先后被评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还先后在浦东软件园挂牌全国首家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2004年9月底,园区实际入驻企业220家,其中外资企业86家,内资企业134家,软件开发用房出租率达98%以上;园区软件从业人员已超过8500人。尤其是2002年以来,在引进海内外著名软件企业及其研发中心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有日本的索尼公司 (上海)软件研发中心、京瓷公司、电装公司、 CORE公司等,美国的花旗亚太软件研发中心.毕博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印度的TCS公司。SATYAM公司等;国内的中软、 中国银联、银电网讯、超晶科技、复旦金仕达等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浦东软件园现有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45家,留学归国人员100多人。2002年,园区软件产值为30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1.26亿元人民币;2003年,园区软件产值约40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约2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出口产值约2000万美元。2004年,浦东软件园启动规划面积58万平方米的浦东软件园三期(上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和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的昆山分园项目。整个三期工程总投资规模约 21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8年建成。

致力于发展民族信息产业

1997年,胡亮与Sun Microsystems公司商谈合作共建了JAVA研发中心。该中心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引进的第一家IT研发中心。JAVA研发中心的引进为张江,浦东软件园与国外著名IT企业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先进的网络通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胡铉亮又在1999年8月组建了数讯公司(主要经营浦东地区的数据通讯业务)。在 4个月中,技术一流的宽带数据通讯网络的基础设施就基本建成,目前“张江新网”已经成为浦东新区信息化三大网络之一。

胡亮思贤若渴。他利用熟悉国内外情况的优势,引进国内外的高级技术、管理及创业方面的人才,包括从美国引进了9位留学人员,聘请倪光南院士、沈昌祥院士和微软的张华博士担任浦东软件园的高级顾问;引进留法博士张建峰。赵曦以及一大批高级人才,从美国招聘了来耀云担任软件园公司的副总经理。同时,他还大胆起用青年人才担当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目前,在他周围已经云集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家,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展望未来,胡亮信心满怀。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信息产业上的潜质强大,特别是2001年以来,国务院颁布了鼓励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18号文件,通过我们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假以时日,中国软件产业同样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胡亮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常常是通宵达旦,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下班,也没有双休臼.节假日。生病了,他嫌在医院输液浪费时间,就在办公室里边输液边工作,他的气管炎老毛病常复发,一次和青年专家座谈,突然吐起血来,被送进医院后,还硬是召集大家在病房里开工作会议。尽管辛苦如此,但是他在工作中总是充满激情。

他经常说:“我非常感谢国家能给我一个归国学者报效祖国的机会。学成而归更作孺子牛,我将全心全意地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和事业。”

上一篇:走向世界的对外汉语教学 下一篇:中关村国际孵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