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冻坏你的相机

时间:2022-08-31 10:52:03

小心冻坏你的相机

自胶片时代以来,关于冬季摄影器材保护的话题早已不新鲜,我们在本文中“旧事重提”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数码时代电池成了制约冬季相机使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一些摄影师开始使用“热贴”和PE手套这类日用品解决电池和手指保暖问题的经验值得推广,其二秋去冬来总有新的摄影爱好者加入“迎风冒雪”的行列中去,但愿这样的文章能对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拍摄目标有所帮助。

冬季,是影友收获冰雪摄影作品的季节。晶莹剔透的冰灯,厚重妩媚的树挂,洁白如银的雪原,常常令影友们乐此不疲。但是,我国北方的冬季是很寒冷的,特别是黑龙江、新疆等地,气温多在零下20度以下。这样的时候,许多相机在室外都不能正常工作,快门按下两、三次后,就可能再也按不下去了,电池冻了,没有电了。这是影友最头疼的事。

冬季北方摄影相机如何防寒,保证相机能在严寒气候里也能正常工作,我在摄影创作中是这样做的:

第一,给相机贴上“暖贴”。这是保证相机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环节。有一种粘贴型的“热贴”,也叫“暖宝宝”,类似“伤痛贴”,面积如同手掌大小,它的纸袋里是铁粉、活性炭、高吸水性分子等物质,是一种发热性的外用热敷品。“热贴”本来是医疗用品,6年前,我把它改用为相机保暖。“热贴”的一面有粘性,把它贴在相机电池盒外面,“热贴”所散发的热量,可以保证相机暴露在零下20度以下的气温里,顺利工作10个小时,电池正常供电,快门正常使用。“热贴”最高温度62度,平均温度52度。虽然温度较高,但不会伤害相机。因为,当“热贴”贴在相机上在严寒中工作时,它的实际温度,只是微微有些热感,大约几度左右吧。它相当于给相机电池盒穿上了一件棉衣。需要注意的是,当结束在室外拍摄,回到室内前,应在室外马上撤下“热贴”,不然就有可能会因外部温度过高而损伤了电池。撤下“热贴”时,可以对折起来,但不要压紧,再出室外时还可以使用。一个“热帖”可以用一天。有一年正月初三,正是黑龙江最冷的时候,我在齐齐哈尔市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丹顶鹤。早上5点多种,室外温度是零下32度,风吹到脸,象刀割一样疼。尽管我戴着厚厚的羊毛手套,但会儿,十个手指就冻得难以忍受了。我忘情地只顾拍鹤了,在扎龙湖里拍了2个多小时。要结束时,我忽然感到鼻子尖瞬间疼了一下,也没在意。回到房间一看,鼻尖黑了一小块,冻伤了!可是这期间,我的相机却正常工作,这是“热贴”的功劳!“热贴”能连续散热10个小时,可以在10个小时内反复使用。它的价格也不贵,一贴3元钱,有些药店有售,网上卖的更便宜。上海和牡丹江市都有生产厂家。

第二,“热帖”让双手暖和起来。严寒中,相机可以正常工作了,可是双手冻得不听使唤,怎么办?我的方法是,在羽绒服的两个口袋里各放一个对折的“热帖”。不拍照的时候,我就把手放到口袋里,握着“热帖”,双手很快就热起来。使用“热帖”,还要注意点,就是在出室外前半个小时,至少20分钟,必须把“热帖”外面的塑料包装拆掉,把贴在粘贴胶面上的纸撕掉,让“热帖”里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待热帖热了以后才能使用。否则没有效力。

第三,不让相机结霜。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相机从室外拿到室内,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机身就会“出汗”,就会结霜,甚至形成水珠。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镜片会形成水雾或水滴,机身内的电子元件也会形成细小水珠,对相机有极大的伤害。我的办法是:回屋子之前,在室外就用大的塑料袋把相机装起来,封闭好,使之不透气,然后放到室内远离暖气的地方,让它自己慢慢适应室温。这样,塑料袋表面会有湿气或水分,而相机却十分干爽。2个小时后,相机又可以拿到室外去拍摄了。如果不小心,相机拿到室内后结霜了,“出汗”了,那也不要怕,就把相机直接放在干燥、温度高的屋子里,让相机上的湿气和水分慢慢蒸发、干燥。最好12个小时以后再用,那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第四,自己穿得暖和一些。野外摄影,冬季最好穿质量好的、过膝长的羽绒服。羽绒服比军大衣轻,对摄影师的拍摄动作和步行机动不会带来太多干扰,保暖性也好。羽绒服的第二、三两个扣子不扣,可以随时把相机放到怀里保暖,尽量减少相机(主要是电池)在严寒中的暴露时间(建议采用这种)。备用电池和卡要放在贴身暖和的上衣口袋里。

这些办法,虽然不算是什么高招,但经过这些处理后,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我的佳能相机可以在野外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保证我的摄影创作顺利进行。

编辑观点:文中,作者主要是结合自己在黑龙江高寒地区,使用佳能EOS 1D系列和EOS 5D Mark II这样的专业或准专业级器材拍摄的实践经验,为大家提供几样冬季拍摄的必备小附件和些器材养护的简单易学的方法,不过广大读者需要结合自己的器材配备情况来看待这篇文章。比如文中,作者的相机和镜头本身就是具备一定的密封能力的,因此在雨雪天气户外使用时只需要避免机身过久暴露即可,而广大影友很可能只配备中档或入门级的单反机身(或者单电相机),这些相机机身不具备防尘防水滴能力,是不能轻易暴露在雨雪天气里的,在冬季需要配合防雪保暖罩来使用(如果在雨天甚至需要防雨罩或防水外壳,这里如果你恰巧拥有三防型的便携式数码相机拍摄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只是这些相机的画质表现不定能满足资深摄影爱好者们的需求)。此外,专业级相机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适应能力更强,而广大业余爱好者手中的入门或高级入门数码单反的电池在低温下续航力的损失更大,因此即使采用了文中提到的方法,在零下20-30度的环境里,也不可能达到作者提到的续航时间,因此多备几块电池是必要的(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喜欢使用电池手柄的朋友,在低于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拍摄,便宜的碱电池就不适用了,镍氢电池会更为适用,当然有一类专门为低温环境设计的AA尺寸锂电池是更好的选择,只是国内很少有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中的作者多次提到手指的保暖问题,编辑对本文作者的电话采访中发现,他为了在创作时能精确地控制相机而不愿意使用任何手套(甚至是摄影专用的半截手套,因此他保护手指的方法是在口袋里装入对折的热帖……不过编辑认为,在东北零下30度的环境里这种办法也是有风险的,对于那些认为佩戴手套容易造成误操作相机按键的朋友,还是可以考虑如编辑在文中提到的2层塑料薄膜手套防止冻伤的方法),不过对于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保护手指不被冻伤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有些附件厂商推出的摄影专用防寒手套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总之,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在冬季低温环境和雨雪天气中拍摄,保护器材和自身不受环境伤害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从这个角度看,在拍摄实践过程中任何体现出价值的小附件和小技巧都值得关注和探讨。

上一篇:利器.魅影 下一篇:睡眠黄金分割点:7.5小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