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的中国电影梦

时间:2022-08-31 10:46:37

韩三平的中国电影梦

中国大片一定要两条腿一起走,一是高新技术,二是传统的文艺观点发挥到极致,要有好的人物形象,要有感情的宣泄,把科技与传统的艺术观高度结合

在一部电影中谁最重要?最简单的一条,谁出资拍片,这个片子就听他指挥

中国电影需要宣传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在中国,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就能获得成功。在中国,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个人价值

2009年年初,正是金融危机肆虐之际,全球市场可谓哀鸿遍野,一片萧条,然而中国电影却异军突起,逆风飞扬,成为一大亮色。

随着经济回暖,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的势头依然不可阻挡,国产电影已经能够跟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这一切,让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激动不已。

在位于中影集团的办公室里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这么形容自己的喜悦:在寒冷的北京之夜,自己每次经过小西天中影电影院时,心头总是暖暖的。12年前,他去韩国。晚上10点钟,电影院还是人声鼎沸,当时韩三平觉得特别悲壮,因为中国电影没人看。现在,中国电影也跟韩国当年一样了。

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记者问他:“当时有没有想到中国电影也会有今天?”他回答说:“想到了,但没想到有这么好。”

记者:全球金融危机下,很多产业都深受影响,中国电影业却能在“寒冬”中实现逆风飞扬,主要原因是什么?

韩三平: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中国电影也出现喜人发展。电影适合全球观众观看,适合全球发行,跟电视剧不一样。在2008年年底全球经济遇到危机时,中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电影逆势飞扬,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25%,2009年1月同比增长了29%,2010年又比2009年有大幅增长。中国电影业成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个亮点,保持了金融危机前25%的增长率,虽然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电影所占比例不大,但还是相当喜人。

通常说,1929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促使了好莱坞的大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日本、韩国电影的大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否会带来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现在来看,中国电影仍然在高速发展,这就是事实。中国经济与美、日、韩相比,有共同之处。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电影仍然在高速发展,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共同点。

1929年,美国遇到金融危机时,好莱坞电影却实现了迅猛发展,为什么?有“口红效应”一说:在相对残酷的环境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相当严峻的压力,就去电影院追求梦幻,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消费心理,会带来电影产业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个体生活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会潜意识地寻找一种群体感觉,人与人之间需要靠拢,去电影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是审美心理与社会消费心理带来的变化。

中国人的收入近年来得到相当高的增加,对电影有了需求。中国电影有一个低潮期,那是1997年到2002年,国产电影几乎被观众抛弃,但现在事实证明:电影的魅力是无限的。1999年我在韩国,晚上10点在他们的电影院看到,人声鼎沸,一票难求。我当时感觉非常悲壮――为什么没人来看中国电影?

现在中国也像韩国当年那样了,大家争相观看国产电影、华语电影。仔细观察,近几年来,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总体比例下滑,单片票房也在下滑,美国大片在中国票房能够过亿的不多,但中国电影过亿的不少,例如像《疯狂的赛车》这样的小成本电影都过亿了,当时这部不是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能够过亿,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并不奇怪,这是部喜剧,人们寻求娱乐,需要笑。

我们发展文化产业要借鉴美国和日本、韩国的经验,怎么样迎合观众的消费心理?电影消费与服装、汽车不一样,电影属于文化产品消费,必须迎合观众的消费心理。电影消费分两层:一是形式上的消费心理,到电影院看生活中看不到的,比如《赤壁》;二是天天在现实中看到的,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比如宁浩的电影。情感消费与物质消费本质不同,电影产品完全是一种精神需要,要摸准观众的心理、观众的情感需求。大萧条时期,美国产生了两个大艺术家,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尔,这两人主演的电影表现的都是温馨的,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也是幽默的形态,这个需要我们借鉴:电影要励志、热情,让人们得到精神愉悦和宣泄。当前金融危机下,电影必须要激励大家,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压抑了,如果电影院还是这种压抑、晦涩的,观众谁还上电影院?中国电影全体从业人员需要努力,中国电影保持25%的增长率,证明这个产业的生命力强盛,因此我们更要摸准观众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拍出好电影来。

我们必须搞清楚,电影首先是工业产品,不单纯是一个抒发个人小情小调的作品,它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这跟写小说、写诗歌、创作音乐不一样,那些创作成本相对较低,有的一打纸加一支笔就行了,出了废品也不怕,损失不大。个人化的情趣,我不主张运用电影这个手段。电影要尊重大众普遍的欣赏力,大众的普遍欣赏力决定了电影产业的生命力,不能仅仅以个人趣味作为创作主导,那样会对整个行业伤害很大,会伤害大众对于国产电影的兴趣。

我曾经多次对一些青年导演说过。应当牢固地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牢固地遵循商业运作规律,来从事当今时代的电影产业,否则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切记不要为了得奖拍电影,为得奖而拍电影是愚蠢的,为了得外国的奖而去拍电影,这是蠢之又蠢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讨个没趣。

记者:按商业运作规律,电影创作的核心是什么?有人认为,剧本是“一剧之本”,拍电影,编剧是基础;还有的人说导演是基础;也有说演员重要的。

韩三平:这些年来不断讨论以导演为中心,还是以编剧为中心,其实在我看来这用不着讨论,谁的风险大谁就是这个片子的中心。这是简单通行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应该遵循。最简单的一条,谁出资拍片,这个片子就听他指挥。

名导演、名演员的地位大于编剧,全世界都这样。电影编剧跟小说不一样,怎么提高编剧的地位,这是根上的问题,电影应该是对导演的依赖高于对编剧的依赖。一方面要提高编剧的地位,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编剧也要反省,为什么写不出好故事来?中国的剧本概念化,各个环节都需要解决,换句话说,不是解决了编剧问题,中国电影就发展了。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制作过程,庞大的投资过程。一部电影几千万,电影是拍出来的,制作出来的,不是在文案上用笔写出来的。这个观念一定要大家了解。应该从根本看到,电影是导演艺术,一定不要走偏了。

说编剧重要,导演重要,这些都没问题,但这是对于生产过程而言的。但是,电影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过程,它是一个产业过程,除了生产,还有其他环节,投资、宣传、营销、发行都是很重要的环节。只有从电影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到最后

一个环节统管、统统都要承担责任的那个人,才是中心。从投入第一块钱到收回最后一块钱他都要负责,那个人就是制片人。所以我认为制片是电影的灵魂,制片是电影的基础,制片是带动电影全面发展的机车。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就必须建立电影制片人中心制。一个合格的制片人研究的问题比导演多,要懂的事比导演多,要管的周期比导演长。如果讨论了半天连谁说了算都没搞清楚,那不就乱套了?到最后要么扯皮,要么销售失败。如果这样的电影多了,这个产业是搞不好的。

当制片人成为核心时,培养一群高素质的制片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真正建立中国电影市场经济,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制片人诞生。所谓优秀,就是既懂商业又懂艺术、懂电影的专家。目前存在一些错位的现象。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当年外国大片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讲“狼来了”,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事实证明,引进外国大片恰恰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让我们看清楚一些东西,刺激中国电影成长为产业,使它重新站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才冒出来了,他们接受了洗礼也获得了成长。这是中国电影产业融入国际电影产业的必然阶段。

记者:您经历了中国电影最悲凉的时期,又带领着许多中国电影人一同走出了低谷,您觉得中国电影要走好未来的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值得坚持的是什么?

韩三平:中国电影的改革和中国这30年来其他领域的改革,有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地方。你说要坚持什么,我觉得很明确,最重要的坚持,就是要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生产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流通、销售,被消费者购买,收回投资,这个全过程叫产业过程,缺了任何一环都不叫产业过程,回收高于投入就是优质产品、优质企业。中国电影行业曾经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之下。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电影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完全遵循商业运作规律,就是要靠这两条。

一个产业特别兴盛和特别衰退自然有它的理由,但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它一定会被归于它应该在的一个位置。虽然我接手北影的时候,现实不容乐观,但我还是乐观的,我觉得电影作为一个百年的工业,一定会找到它应有的位置,绝不是被淘汰。我很相信说的一句话:“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俗话说:猪往前拱,鸡往后扒,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必须咬牙坚持。

记者:中国电影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跟一些电影大国尤其是美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您认为需要通过哪些方面努力,来继续保持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

韩三平:第一,我们要发展电影放映产业,现在电影院的比例非常低,像《赤壁》这样的国产大片,别说在农村,在一些中小城市都无法同步发行。中国现在二级城市300多个,几乎都没有可供大片放映的电影院,好几亿观众都无法看到国产电影。电影院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文化设施,这个问题不解决,无法让更多中国观众欣赏电影。比如说,美国现在有两万片银幕,中国只有四千多块,美国人口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但银幕数却是中国的5倍。银幕这一条解决了,中国电影产业会更加迅猛发展。第二,电影营销要跟上。我们要借鉴现代商业营销模式,把中国电影更有效地进行推广,使中国电影产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使更多观众看到优秀的国产电影。

我认为应该从四个层次来建立电影发行、放映的格局:第一个层次是主要商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成都等,大概涵盖了2亿人口,我们现在的50亿票房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层次上拿回来的。第二是300多座100万人口以上的二级城市,按每个城市5块银幕算,这又能创造几十亿元到100亿元的票房。第三是2800多个县级城市,每个县建一个电影院、5块银幕,又是几十亿元票房。第四是农村,我们还有七八亿农民。国家计划每年给农民放八九百万场电影,涵盖30亿人次,基本上达到农村适龄人口每人每月看一场电影。免费放映,但这一块的广告收入是非常庞大的。只有将放映的渠道建立起来,电影票价才能降低,而观众群的增加会提升票房,继而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提高影片质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我们还要努力让更多的中国电影走出去。中国电影出口,有一定问题。毕竟我们搞市场经济才30年,电影体制改革也才十来年,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我们的产品要想打入国际市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但我一直认为,电影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走出去,推广到全世界,比工业产品要容易,像《赤壁》,在日本取得的票房成绩已超过了中国,观影人次什么的都超过了中国。

电影,既是高科技,又是高艺术、高文化的产业,中国电影,脱不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美国为什么要拍《花木兰》《功夫熊猫》?他们的历史短。其实美国这个国家还没有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魔幻作品了,像《西游记》写出来的时候,还没有美国呢。但为什么中国的电影赶不上美国电影?因为我们的工业不行。但工业是可以补上来的,而历史却是无法再造的,美国不可能塑造出五千年的历史来。

如果把中国电影跟丰富的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中国电影前途无限。我就很难想像,一个西方人来演孙悟空,演出来的,肯定是畸形的。我们的文化基础、文化底蕴,比他们深厚得多。好几千年的文化,都是中国电影的可供挖掘的深厚资源。我们的国产电影目前在两个领域比西方电影落后,一是工业,二是现代商业、营销。

记者:您说到《花木兰》《功夫熊獬》,其实近年来国内动画电影也有较好的发展,例如《喜羊羊与灰太郎》。

韩三平:动画片潜力很大。尽管我在电影界干了多年,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还是出乎我的意料。动画片有一个广阔的市场,中国儿童喜欢看中国动画片,像《喜羊羊与灰太郎》,超过了《马达加斯加2》,在美国这种电影叫家庭电影,孩子要看,家长带着看。我们要发展中国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好莱坞的神话并非不可战胜。《喜洋洋与灰太郎》的成本很低,证明文化产品跟工业产品不一样,迎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国观众喜欢看国产动画片,为中国电影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获得很好的票房,毕竟,这些本土的中国动画片,就像中餐一样,更合中国人的胃口。

记者:2008年来。您担任出品人与制片人的《投名状》《赤壁》《梅兰芳》等大获成功,被誉为“高成本高回收的商业电影的运作,使得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中国大片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您认为转折点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折点?

韩三平:这些年来,中国大片引领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确实,中国大片走过很多弯路,毕竟大片投资高、制作精度大,名角、名导参与,更适合在电影院放映,虽然现在看电影的渠道很多,像电视、网络、光盘,都适合放电影,但大片

更适合在电影院放映。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原来制作大片,更多重形式而轻内容,但电影必须从两个方面冲击观众:一是视觉与听觉,但决不能忽视从心理上的冲击。

怎么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冲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新的技术手段,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二是好的故事,能够产生荡气回肠的情感,这是对电影的基本要求。现在有一种观点:电影更加工业化,固然是电影的优势,适合快速的发行、迅速走上市场,但也带来了弊端:过分迷信技术而忽视故事。

美国电影对特技要求很高,《泰坦尼克号》在全球获得极大成功,既有特效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又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因此能够获得市场的巨大成功。中国大片一定要两条腿一起走,一是高新技术,二是传统的文艺观点发挥到极致,要有好的人物形象,要有感情的宣泄,把科技与传统的艺术观高度结合。我们一些导演正在逐步调整,像陈凯歌拍的《梅兰芳》,冯小刚拍的《非诚勿扰》。

记者:中国观众、影评家以前对国产大片批评得比较多,您是如何看待这些批评的?

韩三平:中国大片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很多问题。毋庸置疑,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们拍摄的大片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们也在接受观众的批评,他们自身也在调整、充实、提高。观众以前对国产电影不满,观众的批评,恰恰是推动我们发展的动力。消费者对汽车、房子什么的批评的也多,不批评国产电影是不可能的。电影是公共产品,批评多了去了,我们恰恰是在观众不满与批评中修正事业的发展,观众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我们是一件好事,历来都是消费者推动产品发展。

但我们希望批评是善意的,要从保护民族工业角度来说,比如中国观众对美国电影说好的多,说不好的少,但对中国电影说不好的多,说好的少。其实美国大片的概念化非常明显,像兰博,同样的概念拍了又拍,在美国电影中,好人永远是美国人,拯救世界永远是美国人。概念化非常明显。我们希望对中国电影的批评是善意的,毕竟中国市场经济才30年,中国电影不可能马上追上美国电影。其实,如果没有中国电影,我们的媒体对于电影的评论也永远只能处于边缘。现在欧洲就是这样,欧洲电影不行了,港台电影也在下滑,美国明星边都挨不着,只能沦为“买办宣传”。

大家善意批评一下,把民族工业搞好,我们欢迎。文化不能一元化,要多元化。二战以后,世界电影异彩纷呈,但是现在法国、日本、德国电影都没了,极端贫乏,到哪儿都看到美国电影。中国电影、华语电影要大家一起来推动。

上一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如何创新 下一篇:论典型示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