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8-31 09:20:52

谈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本文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66-01

根据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智障儿童特定的心理发展实际,迫切需要教育者了解把握其心理特点,洞察分析其心理发展规律,解决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精神品质。因此要重视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来全面提高智障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智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们能力素质越来越高。智障儿童是人类群体特殊的一部分,他们大脑先天或后天受到损伤,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发展,产生严重的缺陷和障碍,但为了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要求生理知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情爱知识、道德知识都应懂得。因此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理健康教育是进行MRT儿童动作行为康复训练的需要

补偿智障儿童的某些缺陷,恢复某种功能,需要多次练习、反复的矫正。他们往往产生厌倦,所以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利用自身的闪光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耐挫折能力,这对康复训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发展缓慢,智龄低,语言思维能力均滞后,所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能力极差,因此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思维兴趣、辨别能力,加强记忆力、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有密切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面向全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心理课,面向全体智障学生传授心理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任的心理教师负责接受学生的个别咨询,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教学校专业人员除心理辅导教师外还包括言语治疗师、正向行为支持(以前称行为矫正)人员、技能训练人员、游戏治疗师、音乐治疗师、戏剧治疗师、美工创作人员(艺术治疗师)、运动治疗师、身体治疗师、读书治疗师、感觉统合训练人员、物理治疗师、转衔辅导人员、生涯辅导人员、辅助科技技术人员、各类医师以及定向行走教练(定向行走指导师)、听力技师、视觉/听觉训练人员。各专业人员针对不同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制定相关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并对其实施矫治,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智障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心理课教育收效是有限的,很难促进学生整体的心理状态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将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3、从兴趣入手

利用竞赛、游戏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生活技能竞赛”,通过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等系列比赛,培养学生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下课了,通过开展快乐、安全、文明的课间和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培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中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4、争取家长支持配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巩固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生活环境。儿童的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向家长宣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帮助家长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反正孩子智力有障碍,做也做不好,倒不如自己做省事。凡事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从而在孩子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家庭中没有自己可干的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此以往,就造成孩子的更无能和对家长永远的依赖。事实上,家庭是更为个性化的学校,“因材施教”在这里最容易实现,家庭完全有条件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舞台,使孩子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并在理解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专业教师和家长始终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过失,用一种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的每一点成功,以此来克服孩子心理方面的障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思想认识上保持一致,从而巩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2]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

[3] 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 下一篇: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