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初中生书法水平的探究

时间:2022-08-31 05:40:39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生书法水平的探究

摘 要:提高初中生的书法水平,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书法规范和书法要领,以及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带领学生步入书法的殿堂。

关键词:初中生;书法水平;魅力

随着现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学生依赖网络和手机等现代科技,而忽视了纸质书法的重要性。当下的中学生书法水平十分让人担忧,不说像古人那样书法“翩若景洪,婉若游龙”,连最起码的作业的字迹也十分潦草,书法不规范,错别字比比皆是,读起来着实让人叹气。反思问题根源,第一是因为传统教学下以分数论高低的形式使得书法教学在学校中长期不受重视,学生疏于练习导致基本功不扎实,即使在后期很多学生认识到了书法的重要性,买了大量字帖回来临摹,但由于不明其道理,只是依样画葫芦,不得其要领。只知道临摹其字的笔画,而不知道这样写的理由所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很难有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课程的增多,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取消了书法这门课的开设,繁重的课业逼得学生提高效率,快速完成作业,最终的结果就是满纸狼藉,惨不忍睹。第二则是因为随着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的普及,很多学生认为以后是“无纸化”的时代,对于书法更加不重视。所以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教给学生正确书写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书法水平。

一、培养学生兴趣,了解书法魅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生有了兴趣的前提下,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当学生对书法有了兴趣的时候,他才会愉快而又主动地进行学习,而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办法使教学内容尽量变得丰富新颖,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争取做到灵活多变,寓教于乐。书法作为一种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在古典文化中占有着如此重要的一席,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更是比比皆是。教师在教授书法的过程中,可以透过单纯的文字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将千百年来的悠悠文化讲述给学生听,让他们于一撇一捺之间领悟古典文化的魅力。更可以古今结合,让学生了解一代一代传承文化的不易。比如当老师讲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可以结合现代流行歌手周杰伦的《兰亭序》,从“我本欲写,而墨香不对,印泥空留余味”这样美轮美奂的歌词入手,带领学生感受书法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或者让学生观赏古今名家名帖,讲述大书法家的故事,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了解书法的内涵和底蕴,对书法本身形成了持久、稳固的内在兴趣,对其真正产生了钦慕之情,学生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的练习中,并且乐此不疲。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教授书法知识时,不能单纯地只告诉学生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又怎么写。中国汉字千千万万,哪是这样一个个教的完的呢?教师所做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写字的基本方法,最后达到能够“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的地步。在写字的时候,有关于书法教学的理论性知识应该稍微偏重一些,这些是书法中的“法则”,在初学者的脑海中应该不断重复,不断强化,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理论是先行者,要在学生的心中打牢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比如坐姿的“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十字法,正确的执笔方法,基本点画的“永”字八法。运笔的三个动作:讲究“藏锋、露锋”“横画直落笔,直画横落笔”的落笔方法,“令笔芯常在点画中行”的行笔法,“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收笔法。汉字的横排、纵列、包围三个基本结构。如基本点画的长短肥瘦各种不同形态及运笔方法,汉字横竖基本骨架的平正,笔画间笔意连贯的领会,汉字相同笔画或部件在大小、长短、肥瘦、向背、宽窄等方面如何进行变化等等。在学生练习书法时将理论知识与书法练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理论知识在直接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和领悟,再由抽象的理论知识反过来指导具体的书法。

三、锻炼意志力,坚持就是胜利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是一门需要有着顽强意志力的学科,草圣林散之先生曾说过:“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如果学生十分焦躁好动,始终不能够沉下心来,这样是无法练好书法的。学生在练习初期一定要耐住性子,经过一段时间没有什么进步的阶段后,若还坚持练习,这以后必定会突飞猛进,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开动脑筋,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持久的耐力和信心,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进取,领悟书法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萍.初中书法教学之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51.

[2]旋艳新.浅谈初中书法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22):23.

[3]贾宝珊.初中书法教学中的五个结合[J].甘肃教育,2006(14):62.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一篇:争取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