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有效应用

时间:2022-08-31 05:35:21

2P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有效应用

[摘要]2P教学法是课堂展示和课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法,其理论依据是语言输出理论和体验式外语教学观。文章系统阐述了2P教学法的提出,并且深入分析了其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有效运用,具体包括确定话题、创设真实情境,分工协作、建构展演材料,成果展示、促进组间互动,开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四个环节。从教学实践产生的实效来看,2P教学法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 课前展示 课后演示

[作者简介]余春梅(1978-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浙江 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11-03

课堂展示是欧美国家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可以分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自由课题展示、指定课题展示、综合展示等。①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课题(project),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presentation),然后其他同学就展示者所谈的课题展开讨论(seminar)。②而本文提出的2P教学法,即课堂展示(presentation) 和课堂演示(performance)相结合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交际化、情境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利用课堂的“展示任务”和“演示任务”让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合作的自主学习活动,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和以应用为主的语言实践。

一、2P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语言输出理论

1985年,Swain指出,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要有一定的可理解输出。1995年,他又提出了促进二语习得的可理解输出的三个功能:一是注意、触发功能,二是假设验证功能,三是元语言功能。由此可见,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在接触相关学习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展示和课堂演示,将内化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可理解性输出。在课堂展示及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了解自身存在的语言困难和不足,会通过语言输出来验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恰当并加以改进。同时,在使用英语表达时,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英语思维习惯,进一步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增强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体验式外语教学观

体验式英语教学源于美国教育理论家Kolb于1984年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新意义,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到首位。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把所学的新内容转化为自身知识并掌握知识。它强调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要求学习者结合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体验,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体验中检验学到的知识,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和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

二、实施2P教学法的必要性

课堂展示是一种体验性很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了解课堂展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笔者在CNKI总库上检索了1979~2009年发表的有关课堂展示的论文。检索发现,1979~2004年,几乎没有关于学生英语课堂展示的期刊。2004~2011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共计17篇(3篇基础教育,14篇高等教育),主要涉及学生课堂展示的作用、学生课堂展示在课堂中的实施过程、学生对课堂展示活动的看法及反馈、教师对学生课堂展示活动的教学反思;关于课堂展示活动的教学评价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的教学策略,分别只有一篇论文。由此可见,虽然课堂展示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却未在我国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为了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建成了基于网络计算机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笔者在大学英语一年级本科听说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小组自由课题展示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展示的任务,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课堂展示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学习成果。经过2010~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展示主题的情况下,学生课堂展示的内容范围太广,时间长短不一致,任务难易度不容易把握。第二,由于缺乏展示的技巧,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不佳。第三,课堂展示时,只有展示者激情高涨,听众并没有积极参与。第四,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不多,口语表达能力的进步不显著。

三、2P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小组自由课题展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引入了结合课前展示(presentation)和课后演示(performance)的2P教学方法,即“课堂展演”教学法:围绕教学主题,利用课堂的“展示任务”和“演示任务”,加大学生语言应用的机会,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活动,体验学习过程,在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相互转换中,主动建构和内化英语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在实施2P教学法之前,教师要在第一节听说课上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上课流程和教学安排,对课堂任务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以PowerPoint为辅助工具,课前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相关话题;课中师生学习主题单元,一起讨论相关的热点话题;通过role play的方式,课后演示以本单元学到的知识与语言为基础的创造性作品,事后提交Video。学生则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与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决定小组所负责的主题单元。根据主题,每组学生选定相关课前展示话题,在本单元学习内容后,由另外两小组根据展示小组的话题材料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别创设情境、角色、语言、剧本,进行课后演示;最后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展示任务和演示任务,总结本单元知识。展示小组和演示小组可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资源,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完成与课堂所学主题相关材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并加以展示。两项活动根据其成果的形式及呈现的方式,均设定在5~10分钟。考虑到受试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会参与学生课前展示与课后演示内容的选择、决策和演练。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差异,以4~6人为单位组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每组设定组长一名,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以促进小组学习的有序开展。教师要参与学生课堂任务的准备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把握学习进程,并在语言表达、技巧、策略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展示和演示的质量。2P教学法,即“课堂展演”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见113页图):

(一)确定话题,创设真实情境

“课堂展演”任务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任务的话题和教学内容的主题具有共性。通过“课前展示”和“课后演示”,保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讨论协商,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围绕话题,自主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在接近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应用语言,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由组成的小组首先要确定课前展示的任务主题,然后在课外准备课前展示任务,在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可以先根据任务主题自由确定展示的基本话题,通过讨论,对话题作出适当的调整并确定具体的展示内容,如相关的图片、实物等。同时,还要确定并适时调整呈现的方式,例如实人实物采访报道的形式,尽可能多地为每个组员提供口语锻炼的机会。

(二)分工协作,建构展演材料

小组在选择课后演示的内容后,首先要根据展示小组提供的关键词,联想实际情况,确定角色表演的主题和中心。然后,根据所选的主题和话题的需要,小组分工,人人参与,利用学校图书馆、自主学习平台、网络或其他方式去收集、编辑、整理、制作或模拟材料。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中心,通过搜集有关主题的可理解的材料到整理出适合展示和交际的语言表达材料,从可理解的输入到可理解的输入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运用英语语言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和小组成员随时沟通,提供建议,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三)成果展示,促进组间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呈现成果。“课堂展演”面向全体,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不仅展演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而且动员其他组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展演中来,与展演小组进行互动,通过倾听、提问、质疑、解答、补充,相互交流,相互探究,加深学生对展示内容及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第一小组“课前展示”三代人的童年时光为例,在预演展示时,由于反映快乐童年的内容太多,PPT上的都是图片文字,影响了展示效果。经笔者和小组成员的协调,展示者在阐述每个方面时,都只用一个经典图片,并配以关键词,加深同学的印象,同时用几组图来邀请其他组的成员进行描述,这样既可以保证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也可以吸引其他组同学的注意力,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展示中来,产生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

(四)开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为了有效评价“课前展示”和“课后演示”,笔者采取本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为了使评价有效进行,一组学生做完“课前展示”或“课后演示”后,教师应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包括展演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堂展演评价量表,对展演组作出定量、定性评价。课堂展演评价量表主要关注展演者的发音是否准确,阐述时是否流畅、清晰、有自信,表达是否通顺,准备是否充分,听众是否明白,是否较好地运用多媒体,小组每个成员是否都切实参与,是否较好地运用了肢体语言,作为听众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教师根据对该展演组的评价反馈,总结要点,进行综合点评,和同学们分享展演的技巧和经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优化课堂展示的效果。使用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准备课堂展示、如何改进课堂展示、如何提高课堂展示水平,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四、2P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笔者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对温州大学工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物电学院大学一年级3个行政班的英语口语课程实施了2P教学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试验,笔者对三个班做了关于“课堂展演”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从问卷结果来看,课堂展演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和认可。83.2%的学生喜欢课堂展演这种教学方法,并希望下学期能继续进行;88.4%的学生认为课堂展演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75.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纠正英语发音、语音语调;82.5%的学生认为接触了大量的生活常用的英语口语表达;59.1%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76.3%的学生认为让每个人都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71.5%的学生认为督促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英语课外学习,掌握了很多学习技巧和策略;67.6%的学生认为锻炼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50.8%的学生认为学到了大量的课外知识;85.7%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认真对待课堂展演,完成分工任务。2P教学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课堂互动。

2P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极具体验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通过“课堂展演”活动,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验自主建构新的英语口语知识的过程,从而将英语知识、听说技能内化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注释]

①苗争芝.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展示活动的组织与安排[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59.

②杨贝.学生课堂展示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6(3):47.

[参考文献]

[1]Kolb D A.Experienctial Learning:Exoeir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

[2]Swain 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 S,Madden C.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

上一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对准幼儿教师实习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