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童话教学的价值探析

时间:2022-08-31 05:08:52

小学童话教学的价值探析

【摘要】本文基于童话教学的价值缺失,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多一点想象空间,感受童话教学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童话教学 价值缺失

解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97-02

童话用奇妙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的语言为人们创造一个个奇思妙想的世界,对人们特别是儿童的精神世界进行滋养,一部美妙的童话作品会让儿童受益终生。童话教学的价值,体现在童话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进行童话教学,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撒下真、善、美的种子,随着小学生的成长而生根、发芽,受益终身。然而,目前小学童话教学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童话教学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基于此,笔者对童话教学的价值进行探析,以期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

一、小学童话教学价值缺失的表现

教师对童话的分析往往过于理性。尽管字词的理性分析是科学的,是对语言的审美,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是挖掘文本深层教学内容的必经之路,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问得多,讲得太多,以致于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少,思考想象的空间少。此外,许多教师对学习与生活相通的观念理解不足,他们认为生活就是生活,学习就是学习。实际上,二者的关系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紧密相连的。许多童话故事传达礼仪、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等智力渗透的有效素材,但教师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将童话中的美好情感加以拓展,使得童话教学失去了艺术魅力,远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

二、探析童话教学价值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童话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童话是童年美好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美的集合,是心灵的闪光。童话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文学形式,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思维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儿童在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情感和美感迸发的力量。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童话人文精神的阳光沐浴每个学生的心灵,发挥童话教学的价值。在阅读童话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童话中的角色进行互换,如勇敢的雪孩子、善良的渔夫、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学生会和这些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故事主人公共同体会快乐、痛苦,与他们一起体验成长,不自觉地与童话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有些教师自己不讲述乌鸦喝水的经过和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学课文后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课文内容,体会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是兴趣高涨,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加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及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学生自己也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知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二)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对童话文本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童话中美好情感的流露都来自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要想对美好情感进行挖掘,学生就要对童话文本的关键字词、精彩句式有所关注与品读。童话的读者虽以儿童为主体,但其本身却并不简单幼稚,童话丰富的主题反映了每个人在生命中会感受到快乐、悲伤、孤独、幸福、恐惧,甚至面临死亡,种种情感体验以及人生问题,在童话中都有所涉及。优秀的童话作品能够促进儿童美好情感的发展,如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小飞人卡尔松》中,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是一个常常感到孤独的普通孩子。他的家人都很忙,既没时间陪他玩,也没人在意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塔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塔尔松在与小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填补了小儿子内心的孤独,给现实生活中有相同情感体验的孩子带来情感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由此可见,虚拟的童话故事同样蕴含着真善美的人生哲理,优秀的童话总能给儿童带来心灵的启迪与美的享受,童话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对儿童早期性格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课外童话阅读提高审美能力

要实现童话教学的价值,光靠学习文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更优美的童话,在阅读中受到人物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感染,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教师可以在班级召开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在班级童话故事会上,请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童话里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每次童话会结束后,学生们都会抑制不住说话的欲望,课下交流时不时蹦出几句故事里的语句。可见,童话不仅让学生们读得更多,而且能使他们说得更好,语言更加丰富。再比如学习了《美丽的小路》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绘本《花婆婆》,去感受一番别样的“美丽”。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抓住课外阅读的契机,向学生们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作品,让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内在美,从而拓宽吸取美、感受美的途径。

文学家周作人先生说,童话“是一种快乐儿童的人生叙述”,“是儿童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童话历来深受儿童的喜爱,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童话教学对小学生的重要价值,但却因为理性分析而迷失方向,或者由于各种阻碍而停滞不前,导致童话教学本身的价值并未真正发挥出来,语文教师应当科学地选择有益于童话课堂教学的理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转变,使得小学生真正受益于童话教学。

(责编 杨 春)

上一篇:晴隆县长流乡苗族“三洞桃源”信仰探析 下一篇: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