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相关行业发展情况浅析

时间:2022-08-31 03:58:09

虚拟运营商相关行业发展情况浅析

【摘要】MVNE今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文章主要对其定义、行业格局及市场状况做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MVNE 虚拟运营商 移动 运营商

一、MVNE行业以及相关概况

(一)MVNE相关概念

MVNE(Mobile Virtual Network Enabler):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负责建设网络支撑和管理系统以及移动数据业务平台。MVNE的角色可能由MNO自己担任,也可能由第三方财团担任。MVNE负责建设一个移动业务运营支撑平台,从MNO批量获取网络资源,再批发给MVNO,同时为MVNO提供管理和接入服务。

MNO(Mobile Network Operator):移动网络运营商,拥有移动基础网络和运营牌照。

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简而言之就是租用传统运营商(MNO)的网络线路及其他硬件资源,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而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电信业务的企业。

(二)MVNO分类

依据对网络运营、业务提供的参与和控制程度,MVNO可以分为五类。A类MVNO除了无线接入网从MNO批发外,其他网络和业务开发销售均由自己完成,这类MVNO的业务开发能力最强,B-E类MVNO对网络和业务的参与控制程度、业务开发能力递减。

(三)分层切割的运营模式

完整的MVNO模式:这种模式仅借用了基础运营商的实体网络,其他经营需要的包括交换设备、网络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均为自建。

MVNE模式:由MVNE建设网络支撑和管理系统,以及移动数据业务平台,这种模式的MVNO拥有自己的业务平台,采用自己的计费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

MVNA模式:MVNA不但建立起移动虚拟网络,而且完成市场细分和定位、业务开发等工作,直接向MVNO提供集成的服务产品,这种模式的MVNO相比前两者,不需要建设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许多元素,投资相对较少,经营方向更注重在客户管理和销售上。

(四)运营模式演变

随着MVNE的出现,有的MVNO会将后台网络支撑和管理系统甚至移动数据平台外包给专业的MVNE,如Visage移动公司。2005年后进入MVNO市场的ESPN、Disney、Helio等均采用MVNE模式。 Visage是ESPN、Disney的MVNE。

MVNE降低了提供移动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成为MVNO的重要合作伙伴。

国内在建的模式:从运营模式和建设内容来看,更象是MVNE和MVNA模式,但是和国外有本质不同。

MNO完成核心网建设+MVNE工作,再让不同的MVNO自建系统(联通),或者将MVNA的工作也完成(电信),MVNO直接租用。国内没有形成较大的MVNE和MVNA厂商。

二、MVNE行业的竞争格局

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断成熟,细分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而中国电信行业由三家电信运营商垄断经营,很难照顾到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这给虚拟运营商带来生存的空间。

(一)影响中国MVNE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运营商、用户和MVNE企业都将是影响我国MVNE发展的的关键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是政府支持力度以及运营商态度和策略。另外用户市场反应、MVNE市场策略也会对整体市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来看,MVNE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充分准备并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策略

(二)中国MVNE市场空间预测

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达1.08万亿元,以全球市场虚拟运营商3%的平均市场占率来计算,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市场空间约有300亿元规模。

三、MVNE市场状况

(一)MVNE准入门槛

工信部在2013年5月17日公布的《关于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告》中,明确了民营公司申请资格:民间资本占公司资本比例不低于50%,且单一最大股东是民间资本的公司(不含外商及台港澳商投资。境内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其外资股权比例应低于10%且单一最大股东为中方投资者),意味着对于运营商最具威胁的腾讯将不具备申请资格。

根据工信部的通告规定,申请企业必须首先与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签订商业合同,才能拿到业务牌照或者许可。基础运营商手上握有很大的决定权。

(二)三大运营商态度各异

中移动在牌照审核上一直慢于其他两家。反映了中移动的复杂心态。对于电信和联通而言,虽然MVNE可能会分流自己的用户,但只要是使用他们的网络,总体上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利的。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用占全国人口的90.8%(用户密度)。从用户的价值角度来看,未覆盖的用户的价值较低。因此,加入虚拟运营商的竞争,将主要是一场围绕存量用户的争夺,是市场份额的重新调整。

电信和联通可以借助与自己业务紧密且关系良好的虚拟运营商去争夺移动2G向4G转换过程中的存量用户。

(三)与传统运营商的结算说明

传统运营商对国内、国际、短彩、数据、呼转以及部分扩展服务(如来显)制定了一套标准资费,按话单以标准资费批价,按总量打折向虚拟运营商结算收费。

虚拟运营商以传统bss模式,接收话单,通过三户、订购,按自己的资费批价,向号码用户收费。

以电信结算方式为例,中国电信对虚拟运营商的结算标准是,依据转售企业移动出帐用户的平均ARPU确定,用户平均ARPU(单个用户每月缴费值)越高,虚拟运营商拿到的分成越多。比如用户平均ARPU若低于每户50元,三大运营商分52%,虚拟运营商拿48%。

上一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背景下市场监管模式转型研究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