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与“爱丽丝”原型

时间:2022-08-31 02:28:07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于1865年以路易斯,卡罗尔为笔名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之后旋即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儿童读者的喜爱,很快被译成多国文字。时至今日,这部童话作品不仅多次再版,风靡全球,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戏剧、电影的改编作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给世人不同版本、不同姿态的爱丽丝和她的奇幻历险故事。

很难想象,写出如此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道奇森竟然是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在一般人的眼里,逻辑严密的数学很难和天真浪漫的童话相提并论,但是,两者却在道奇森这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据说,维多利亚女王非常喜欢《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至于她派人取来这个作家的所有其它著作,结果却发现,这些著述讲的都是关于对数和更深奥的微积分问题。

道奇森非常喜欢小孩儿,常常编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在1862年夏日的一个下午道奇森讲给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的故事,后来,应女孩儿的要求,道奇森将故事整理成文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成书过程和童话故事本身一样趣味盎然,令人着迷。

早在童年时代,道奇森就开始构想他的“奇境”,他常将一般的日常事件幻化成动人心弦的故事。在家里的11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三,是长子,父亲是一个偏远地区的牧师,他们住所的周围是大片的旷野,对于孩子们来说,看见一辆过往的农场拉货车都是一件稀罕的事,在这里,道奇森常常编些故事给兄弟姐妹们取乐,力所能及地帮助操劳过度的母亲。

1851年,道奇森到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读本科,之后,除了外出度假,他都是在牛津度过的,他在那里教授数学,就是在那里,他开始为学院院长的三个小女儿写童话故事。

与孩子们在一起,是道奇森最快乐、最放松的时刻,据说,他的房子就像一个玩具商店,却收拾得异常整洁、有条理,他从不把计算尺和音乐盒混放在一起。一个本科生曾满腹狐疑地问他:“难道孩子们不会让你心烦吗?”“小孩子是我生命的大部分,我为什么要感觉烦呢?”道奇森发自内心地回答。

爱丽丝・里戴尔于1852年出生于威斯敏斯特学校,她的父亲是那里的校长。在爱丽丝四岁的时候,父亲到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做院长,举家迁往那里。不久,道奇森得到许可,可以从院长的花园里拍摄教堂的照片,爱丽丝和她的两个姐妹迅即围到他身边,要他给她们拍照。在日记中,道奇森以“自石头”这样的字来标记这一天。“白石头”是他用于标记生活中重要时刻时使用的,这个特殊的词条将永远改变他的生活。

道奇森与爱丽丝姐妹的友谊发展迅速,保姆常把小姐妹们带到他的屋子,孩子们喜欢坐在沙发上,给“道奇森先生”讲述自己做的事隋,这样,她们的故事就可以被他编成奇境中的历险故事了。

尽管他得把与孩子们的玩耍和数学分开,但是,作为数学老师的道奇森和编写童话故事的道奇森之间并无人格的分裂,喜欢编故事看似与他富有逻辑性的头脑格格不入,但是,道奇森的想象却具有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独特的荒谬和奇异,这种蕴含着严密逻辑性的荒谬立刻对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对爱丽丝这样敏感、好奇的孩子尤其如此。

故事中很多稚气的语言都是爱丽丝本人说过的话,道奇森也记录了在火车上、公园里和海边所听到的其他孩子的各式各样的语言。他知道,要想让孩子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必须使她本人成为故事的中心。《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以爱丽丝的名字开始的,在每一页中,爱丽丝都毋庸置疑地是小主人公,形象逼真而又自然。道奇森讲给其他孩子的故事,尽管没有写出来,也都成了每个孩子心中最宝贵的财产,在维多利亚式的大家庭中,当孩子们一切都得与别人共享时,这样的财产显得弥足珍贵。尽管道奇森的故事将孩子们带人幻想的国度,但是,故事却总是从她们周围熟悉的环境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这样,他能轻松地随着孩子们想象力的展开而使她们沉迷于奇特、刺激的历险故事中。

爱丽丝姐妹对于牛津院内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新建成的博物馆及里面摆放的展品对她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已经绝种了的渡渡乌的遗骸令她们着迷,渡渡鸟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重获新生。爱丽丝经常提出关于昆虫的分类这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当然,她只是想知道这种昆虫是否蜇人。

爱丽丝的许多朋友都是牛津大学教授们的孩子,所以,她认识这里的大多数教授。她对那些老学究非常熟悉,故事中书呆子气十足的矮胖教授和动辄给人以哲学忠告的叼着水烟袋的毛毛虫就是以他们为原型的。巴塞罗谬・普莱斯教授曾经是道奇森的老师兼好友,他在牛津非常有名,通常被称为牛津的“蝙蝠”,因为他讲课时总是好似在大家的头脑中飞行,道奇森信手拈来地将他对天文学的兴趣运用到爱丽丝的奇境中:

闪闪的小蝙蝠,

我感到你是多么奇怪!

你飞在地面上多高,

就像茶盘在天空上

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嵌板上雕刻着撒克逊公主的生平,其中一块嵌板描绘的是宾塞的一口圣井。据说,基督学院的建造者圣弗莱丝史怀德曾被阿尔加国王追赶到宾塞,阿尔加国王想娶她为妻,却因为冒失而被击瞎,圣弗莱丝史怀德向圣玛格丽特祷告,奇迹发生了,一口井出现了,井水使求婚者的眼睛复明,阿尔加国王满怀感激地离开了,圣弗莱丝史怀德得以回到牛津去建修道院,这个修道院就是现在基督学院的前身。这口圣井成为宾塞的“糖浆井”,“糖浆”一词在中世纪有“治愈疾病的液体”的含义。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发疯的茶会”上,睡鼠讲道:“从前有三个小姐妹,她们的名字是:埃尔西、莱斯、蒂尔莉,她们住在一个井底下……”埃尔西、莱斯、蒂尔莉是爱丽丝和她的姐妹们的小名,爱丽丝理所当然地问道:“她们为什么住在井下?”睡鼠告诉她那是一口糖浆井,一开始,爱丽丝认真地说:“没有这样的井。”后来又说:“也许有那样一个井吧。”她记起了传说中宾塞的那口井。

1851年,业余摄影盛行。道奇森在1856年拥有了自己的相机,他经常给爱丽丝姐妹拍照,这于他是极大的乐趣,因为他认为,孩子们一眨眼就长大了,他的照片却能够将天真、可爱、烂漫的小女孩作为他“梦中的小精灵”永远封存在记忆中。他还在橱柜中为孩子们准备了各式服装,在小姐妹们穿上中国的服装之前,他给她们讲中国的地理和风俗。他在图书馆里借到麦卡尼写的《中国大使》一书,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觐见皇帝的情形,皇帝坐在被人高高抬起的金轿中,每个人都向他叩头,麦卡尼这样写道:“朝廷里的人立刻匍匐在地。”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专横霸道的红心王后手持皇冠,命令所有的纸牌跪地向她参拜。故事中的爱丽丝说的话肯定是现实生活中的爱丽丝评价皇帝的语言:“要是人们都脸朝地趴着,根本看不到皇上的队伍的话,那游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1862年7月4日,道奇森带着爱丽丝姐妹进行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远足,他们的船从牛津教堂的对岸出发,逆流而上,沿着泰晤士河一直到了歌德斯托,途中经过了宾塞。道奇森又一次讲起了他那永远讲不完的爱丽丝历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爱丽丝,爱丽丝的姐妹也充当了其中的角色,与他们同游的达克沃斯成为故事中的鸭子,道奇森是渡渡乌。故事从爱丽丝掉进老鼠洞讲起,展现了一个充满新奇、幻想的奇妙的世界。

他们在歌德斯托河段的农场野餐,这里毗邻泰晤士河的回水处,有一些捕捉鳗鱼的装置,这激发了道奇森关于“威廉爸爸”诗歌的灵感,鳗鱼稳稳地立在威廉爸爸的鼻子上,站在他头上翻筋斗。孩子们对翻筋斗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几天前,她们曾看过法国著名的杂技演员布朗丁在牛津的一条绳子上做他曾在尼亚加拉大瀑布表演过的杂技动作。

划船回去的路上,孩子们期待着更多的故事,但是,道奇森有些累了,告诉她们:“下次再讲吧!”孩子们吵嚷道:“这已经是下次了!”在孩子们的再三要求下,道奇森接着讲起了爱丽丝的故事。通常,道奇森讲的故事都非常短小,但是,这次可不同了。当爱丽丝站在进屋的台阶上与朋友互道晚安的时候,她说:“道奇森先生,我希望你把爱丽丝的故事写出来送给我。”

据达克沃斯回忆,道奇森几乎彻夜奋笔疾书,写下他能记起的故事。道奇森不管什么事情都竭尽全力地做得完美,直到两年后,1864年底,爱丽丝才收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上面有道奇森的题字:“送给亲爱的小朋友的圣诞礼物,作为对那个夏日的回忆。”

查尔斯・道奇森写下他那些荒谬怪诞的故事,“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而是希望为我所喜爱的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她们纯真年龄的快乐嬉戏的素材,这种嬉戏恰恰是孩子们应该享受的,也希望故事提供给她们及其他一些想法,我希望这些想法与生活的节拍并不完全脱节”。

爱丽丝的故事一直不断地给全世界一代代的小朋友和成人带来快乐,但是,正如爱丽丝本人在纪念道奇森诞辰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所说:“不知世人错过了多少精彩的故事,直到我缠着要他给我写故事,他才开始这样做。”

上一篇:赤水市麻竹丰产培育技术浅析 下一篇:景观植物识别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