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改成默认选项

时间:2022-08-31 12:30:27

一天一罐可乐,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可你知道么?一年喝下来,这些可乐里的糖加一块有618公斤,相当于一只小狗的重量了吧。一天一万步,听起来似乎遥远得不行,可你知道吗,坚持走两个月,突然有一天没走够,你会有负罪感。

可是,不喝一罐可乐和走一万步的决策曾经对我何其难也,我不是不想为将来的健康做一个正确的决策,实在是有太多不改变的理由和太少为了正确决策而应该形成的思维习惯。我甚至把对可乐的爱好发展成了收藏,我的书架有专门放可乐罐的区域,上面有各个国家出的可乐罐、申奥成功纪念罐、奥运罐、十二生肖罐、可口可乐125周年纪念罐……而不做太多运动,我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生物界活得长的都是不爱动的,人的寿命长短拼的是基因,不是运动量。我已经这么忙。够劳心的了,我再劳身、劳形,那就悲催到家了……

直到有一天,周围好几个同事开始节食,开始运动,开始减重,开始更加有活力,开始规劝我……于是,我最终加入。起初我并不觉得是被说服,只是出于训练自己领导力的目的。既然我的工作是要使众人行,如今,众人已行,我要是再落后,如何还能一呼百应?我只有加入,只有更坚持,只有更成果显著。这就叫以身作则吧。哈哈哈,很狭隘和自私的理由吧?不管怎么样,反正是开始了。无论在北京还是外地,无论刮风下雨、烈日酷暑,我每天走一万步,直到有了某天不走就有负罪感的地步,直到45天后我减了将近十公斤的体重。

我现在逢同事就大肆宣讲我的新“理论”:不假思索,把你应该做的事在头脑里改成默认选项。道理也很简单,人们总是难以走出舒适地带,可是,他们也倾向于已经设定好的结果。所以。先不要急于说服自己走出舒适地带。那实在是大德才能做到的,你只要给自己一个默认选项就行了。我上学时一个美国来的外教曾经给我看过他的驾照,像我们的身份证大小,除了个人资料,还有一项是如果发生交通意外死亡,他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美国有些州,捐献器官是默认选项。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了,意外中不幸逝去的人得永生,原本不幸的人意外获救。默认选项就是这么厉害!

在泰勒和桑斯坦合写的一本名叫《引导策略:改进关于健康、财富与快乐的决定》的书里,就深入分析了人们面对默认选项时深层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中的心理决策过程。在沃顿商学院教授保罗·休梅克的一篇博客里,他也举过一个Google的例子,Google内部有一个叫“人类解析”的团队,他们研究消费情境里引导策略的作用。在Google,他们将食物的单位份量减小,几口就能吃完,如果你没饱,你就面临一次吃不吃的选择,从而减少大吃大喝的现象,减少糖分和热量的摄取。虽然最终吃不吃的权力在你,但是,至少公司为你做出正确选择创造了便利条件。

对我们来说,不管公司有没有这样创造了条件,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正确决策的关键就是把应该的行为直接变成默认选项。走路不难,难的是下决心,马上就走。我也不写了,马上去走……

上一篇:浅淡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对高职院校团建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