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餐”正在风靡全球

时间:2022-08-31 12:17:03

最近,一场“慢生活”的革命正在全球悄然兴起,其中打响“第一枪”的便是“慢餐”。

“慢餐”理念深入人心

1986年,意大利记者卡洛・佩特里尼被几十名学生坐在广场上大嚼汉堡包的场景所震惊。为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他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截至目前,该协会已有近7万成员,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

法国慢食协会成立于1989年,此后,“细嚼慢咽”的理念便走进了千家万户。无论工作多忙,法国人总喜欢把大量时间花在晚餐上,而这正是人们身心最放松的时候――四道菜一道道上,大家慢慢吃、慢慢聊。

和法国相比,美国人的“慢餐”则带有一些“功利”色彩。由于全美超过30%的人被肥胖困扰,“慢餐”便成了他们减肥的不二法门。随着“慢餐对健康有益,还能减肥”理念的推广,快餐业遇到了挑战。去年,美国的一个律师团队控告麦当劳,说其提供的“快餐”让美国人发胖,要求赔偿近亿美元。于是,快餐业老板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开始做广告,劝诫那些“争分夺秒”的美国人停下车,进店里慢慢品尝美味。

而以“生活节奏快”著称的国家――日本,也开始推行起“慢餐”。一些人认为,“慢餐”既有利于消化又能保持体形,还能让人在忙碌了一天后安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喧嚣的都市生活。如今,一些西式快餐店门前较以往冷落了很多,即使是在短暂的午餐时间,也能见到工薪族在饭店里慢慢吃饭。

“慢餐”利于人体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了推进“慢餐”、有利健康的六大理由:一是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二是能增加唾液分泌量,唾液入胃后形成保护胃部的蛋白膜,预防胃溃疡;三是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四是坚持“慢餐”,血糖、胆固醇、血压会相应降低;五是能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让人愉悦起来;六是频繁咀嚼可锻炼面部肌肉,减少皱纹。

“慢餐”究竟该怎么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天津市海河医院营养师沈月霞则认为,每口饭菜应咀嚼25~50次,每顿饭吃30分钟左右,才可以给饱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一些医学家还指出,中老年人癌症发病率较高,与咀嚼能力差有一定关系,而如果每口饭咀嚼30次左右,基本上可以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程义勇强调,除细嚼慢咽外,“慢餐”还有其他内涵:一是放慢饮食速度,静心地享受每一道美食;二是“食不厌精”,要认真选择食物原料、采用手工烹制等方法精心烹调;三是吃饭不仅为充饥,还应集中注意力,让味蕾充分享受每一种味道。

“慢餐”的连锁效应

上世纪末兴起的“慢餐运动”,如今已扩展为全球化的“慢生活”组织。人们认为,一旦放慢节奏,就能有更多时间品味生活,从而达到减压目的,生活也会更健康。

人口只有1.5万的意大利小城布拉,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慢城市”。在这里,人们有更多空间散步,有更多绿地供休闲娱乐。此外,它还号召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

美国有一个“放慢时间协会”,该组织已经在全世界拥有700多个加盟伙伴。他们手拿秒表,观察街上走过的人,如果发现有人在不到30秒内走过了50米的路程,他们就会叫住这个人,询问为什么要如此匆忙。

著名养生专家洪昭光教授说,应该尝试把自己的生物钟“拨慢”,适时地“刹车”是为了走得更远。学会“慢生活”,可以从运动开始。目前,无论是在忙碌的美国还是在悠闲的澳大利亚,一种“每天一万步”的健身方式相当流行。医学研究表明,每天步行l小时以上的男子,心脏局部缺血的发病率只是很少参加运动者的1/4。

上一篇:世界贸易面临“绿化”潮 下一篇:异常天气影响四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