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31 12:13:55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进展 现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11

分娩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倡导生殖健康,是现代医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旨在对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开展状况作一探讨分析,以促进和推动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就国内外分娩镇痛研究进展及开展状况作一总结。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分娩镇痛的概念及方法:所谓的“无痛分娩”实际上就是分娩镇痛,应该说分娩镇痛也更确切些,是指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分娩镇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另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

分娩镇痛的历史及研究进展:“分娩镇痛”起源于国外,至今有100多年历史,分娩镇痛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而日臻完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采取念咒挂符等方法;19世纪中后期酒精、氯仿、笑气相继用于分娩镇痛,此后,20世纪初腰麻、骶管麻醉、低位硬膜外麻陆续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分娩镇痛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和推广,并且随着新技术如腰麻-硬膜外麻醉、新药物如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在临床的应用,使分娩镇痛也更趋于理想化。

分娩镇痛的现状分析

国内外分娩镇痛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很高。如在美国85%的产妇分娩时做到分娩镇痛,而剖宫产率10%~20%;英国于1970年后分娩镇痛率达98%,1999年剖宫产率仅18.5%,加拿大分娩镇痛率达86%,剖宫产率19%[2]。法国儒勒凡尔纳大学妇产医院分娩镇痛率96%,北京妇产医院30%,北大妇产儿童医院45%[3],可以推断我国的分娩镇痛率不足1%。剖宫产率却高达50%,并还有逐步攀升的趋势。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率高达60%~80%,剖宫产率却在20%以下,21世纪的中国,能够享受到分娩镇痛技术的产妇几乎是万里挑一。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已成为我们国家又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4]。

阻碍我国分娩镇痛的原因分析:我国的麻醉医生有娴熟的椎管内麻醉技术和大量的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经验,可以说对于现在广泛使用的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技术而言,县市级以上医院应该都不成问题,然而我国如此低的分娩镇痛率,究其原因,非技术因素占了主导地位:①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镇痛的认知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大多数孕妇并不知有先进的分娩镇痛方法,2006年7~9月对广州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2份,对分娩镇痛的认识,982为孕产妇中,5.4%的对分娩镇痛十分清楚,22.1%的有些了解,41.3%的听说过,但不清楚,31.2%的从未听说过。对分娩镇痛十分清楚的孕产妇最希望采用分娩镇痛方式分娩,其余孕产妇最希望不借助任何镇痛或手术而自然分娩,大部分孕产妇对分娩痛表示可坦然对之或毫不畏惧,但有部分从未听说过分娩镇痛的孕产妇或仅仅是听说过者对分娩镇痛有十分恐惧的心理[5]。②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对分娩镇痛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医务人员观念相对落后,尤其是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对硬膜外镇痛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认为镇痛势必影响宫缩、产程、产力等。另外,镇痛后与平常分娩的情景大相径庭,助产士需更精心的观察产程和宫口开大的情况,不能按以往的经验去判断,要尽快适应“安静”中的分娩。岳剑宁军等对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产房、产科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群体进行分娩镇痛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30份,收回有效答卷504份(95.1%)。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听说过椎管内分娩镇痛93.3%,其中清楚了解14.4%,48.8%的医务人员认为其他镇痛措施无效的产妇才适合椎管内镇痛,32.2%的人认为非药物性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分娩镇痛方法,42.4%的人赞成椎管内分娩镇痛,57.4%的人持不赞成也不反对态度[6]。③麻醉科积极开展新业务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我国许多医院麻醉科人员短缺,每天疲于应付日常手术,无暇顾及分娩镇痛的工作。在上述的问卷式的调查中显示,认为开展分娩镇痛的最大障碍的原因为,缺少足够的麻醉医师的55.3%,第1位[7]。④在我国某些地区,费用也是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目前对于公立医院的定价,剖宫产的收益远远高于自然分娩的收益。应用无痛分娩的自然分娩仅增加收费几百元左右,普及无痛分娩,医院在工作量成倍增加、医疗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医院收入反而会减少[8]。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无痛分娩在国内的推广普及。还有科室经济效益的因素,其中产科医生、助产士与孕产妇接触最多,她们的态度是影响分娩镇痛率的关键因素。

讨 论

分娩疼痛是人类历史上的客观事实,具备生理及心理学基础,无痛分娩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分娩体验新纪元,让有分娩计划或者即将成为妈妈的准妈妈们免除了心头最大的忧虑,让分娩过程可以真正摆脱痛苦的枷锁,感受新生命诞生的神圣与乐趣。然而,就我国分娩镇痛的开展状况而言,却很不容乐观。分娩镇痛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有待加强,它是一长期的、艰巨的系统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新兴技术的实施,更是做为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从而达到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目的。开展分娩镇痛,促进生殖健康,是麻醉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共同的、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和社会义务。

参考文献

1 陈炳山.生殖健康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1):55-57.

2 Findley I.Chamber lain G.ABC of labourcare:reliefofpain[J].BMJ,1999,318(3):927.

3 曲元,吴新民,赵国立,等.规模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268.

4 吴新民,陈倩,主编.分娩镇痛.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7.

5 邱小弟,吴燕青,黄静君,等.广州地区孕产妇对分娩镇痛认知度的调查.广东医学,2006,27(11).

6 岳剑宁,徐铭军.医务人员椎管内分娩镇痛认知情况的调查.北京医学,2009,31(8):478.

7 孟冬祥,尹常宝,陈雪华,等.不同人群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及其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3):150.

8 曲元,白勇,杨慧霞,等.规模化分娩镇痛之我见.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62.

上一篇:慢性胃炎的综合治疗 下一篇: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