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课堂,激动的孩子

时间:2022-08-31 11:36:48

灵动的课堂,激动的孩子

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语文课堂,迈着不舍的脚步向我们挥手告别了。抓住孩子的特点适时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让迥然不同的课堂特色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孩子学语文的兴趣。

一、灵动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但愿人长久》这篇文包诗的第一课时后,让学生搜集全词,尝试吟唱,第二课时始,让学生跟着音乐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真情的演绎,激发学生参与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采用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充分利用这一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放小鸟》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我”对小鸟的呵护,雪儿终于可以展翅飞翔时的样子等让孩子表演,他们真情地演绎着,更好地理解了课文的真谛。课后,还不停地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演来演去,真成了小演员了。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随心的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中,我先自己画一幅很好看的荷花,让孩子们通过图,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对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单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还很茫然。

四、亲切的语言,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真诚的话语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都喜欢和颜悦色的教师,喜欢懂得赏识孩子的教师,喜欢善于交谈的教师。课堂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埋怨孩子启而不发,埋怨孩子听课习惯不好,埋怨孩子不懂得倾听……其实不然,细细分析,只是我们做的工作还不够,观察还不够,付出还不够。在最近的几次试教课上,无论是哪个班,都达到了出奇的效果,原因显而易见:对待别的班的孩子,没有了苛刻的要求,没有了严厉的眼神。孩子们也没有了拘束,没有了紧张,大胆地思考,没有顾忌。课堂上,真正把孩子当成主人,当成自己的孩子,用亲切的语言和他们交谈,让他们真正动起来,那份自信、那种激动、那个微笑、那片掌声,足以让我们沉浸、沉醉在这短短40分钟的课堂。

灵动的课堂、激动的孩子、生动的语言……让孩子真的动起来吧!

上一篇:新课标下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创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