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经网大数据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时间:2022-08-31 11:21:12

贵州农经网大数据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摘要:文章概述了贵州农经网建设的情况,分析了贵州农经网建设的市场环境,论述了贵州农经网建设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贵州 农经网 概况 市场环境 主要做法

一、背景

(一)贵州农经网情况

自2000年贵州省政府安排部署贵州农经网建设以来,一是建立起覆盖全省有效的信息采集与服务体系,纵向为1个省级中心(已完全落实地方编制和运行经费)、9个市级分中心、87个县级服务中心、1452个乡镇服务站和35000余个村级服务点,横向为1000余个各级涉农部门、200余个农贸市场、500余家涉农企业和10000余个种养大户,专兼职信息员1.5万余人。二是建成较大规模的涉农信息网络平台,贵州农经网日平均更新信息10000余条,信息总量达8000万余条,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农业网站100强”;实施“万村千乡”网页工程,建成乡镇(街道)、村(社区)网页21126个,覆盖100%乡镇和行政村。三是创建了“多位一体”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集成互联网、声讯、短信、微信、电子屏、数字电视、信息大篷车等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服务体系,覆盖了80以上的农村人口,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2013年省政府以贵州农经网为基础成功申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贵州农经网以此为契机,申报建立“贵州省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承接“淘宝・贵州馆”运营,入驻商家6780家,累计交易额13.1亿元;建立了省内自有和唯一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淘黔宝”,主推全省地标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和民族工艺品。依托于众多服务农业农村的信息应用系统,贵州农经网2016年建成了贵州农经云,农经云是“云上贵州”的一个建设部分。贵州农经网通过对农经云本身体系的构架,大数据应用中心的构建,以及整个涉及农业农村数据全面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对外开放共享,服务于农村发展、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生活。

(二)市场环境

随着贵州铁路交通迈入“高铁时代”,县县实现通高速,贵州交通里程碑式的突破促进着贵州经济高速发展。2015年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91.66亿元,同比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1.36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乡村消费同步高速增长。同时,我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另外,贵州省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较好。贵州省4G用户突破1000万户,电话普及率突破100部/百人,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91万户,10550个自然村通电话,9952个行政村通宽带,基本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

1.农村金融。在整体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一定的空缺。贵州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不足,存取款难,贷款难,融资成本高。在各项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地区获得贷款支持的农户数量有所增加,但农户的信贷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征信体系缺失一直是横在农村金融中的一个难点,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目前,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开展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服务“三农”,把更多的金融资金、资本引入农村,引入农业,助力三农发展。存在一定的市场机遇。

2.农产品上行。贵州省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农村商品流通网点数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农产品名牌少、档次不高,缺少有整合和带动作用的地域性强势品牌;有些销路较好的农产品,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以贵州农经网为品牌带动,规模化集约化开展农产品经营外销成为可能。

3.工业品下乡。工业品下乡过程中经销环节多、价格高。尤其是大宗工业品因经销费用大,下乡存在一定的难度。引入比如汽车等大宗工业品下乡网上销售,开展金融信用分期贷款支付,存在一定市场商机。

4.便民服务。在农村,机票火车票、酒店代订,水电费代缴,日常农业保险购买都极为不便,开展相关服务也成为可能。

5.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可处置、经营的资产总量不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无经营收益或收益较低的村社占多数,集体经济“空壳村”普遍存在。利用村集体经济开展相关业务。既使集体经济脱壳,又依托村委会天然公信力开展相关业务,具有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以助农增收为目标,以贵州农经网现有网络平台及延伸到县的服务体系为主要载体,以村级集体经济为运营主体,整合村委会现有设备、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开展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利用贵州农经网农经云大数据平台,构建全省大数据农村现代综合服务体系。

2.具体做法是通过战略协同贵阳银行,由贵阳银行投入金融终端设备,利用贵州农经网的品牌影响力融通各县级政府签约推进建设,引入企业开展服务社建设和运营,形成互惠的合作模式。每个服务社配置POS机、自助金融终端机、保险柜、电脑、打印机、点钞机、摄像头等价值4.56万元设备;村委按照一处场所、一条网线、一套办公桌椅、一块门^、一个管理人员等“五个一”的标准配置。服务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旅游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便民服务、大数据应用服务与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服务通过相关业务实现生存发展,通过产业培育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经营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全面转变。

3.依托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渠道体系和贵州农经云、在建的服务社应用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搭建业务平台,开展管理和运营。业务平台整合叠加第三方公司业务,沉淀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和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遍布全省乡村、覆盖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渠道服务体系。服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最贴近村民的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通过农户基本信息加上农户交易及消费数据等增信数据,对农户进行“画像”,完成信用评级及信用额度授信工作,实现贷款从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的转变。整合各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金融服务,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4.依托贵州农经网承担建设贵州农经云、在建的服务社应用管理系统等网络平台,以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为渠道,搭建业务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是“平台+第三方业务”,业务平台整合叠加第三方公司业务,沉淀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以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站)应用管理系统、淘黔宝商城、贵州农经网应用系统、第三方应用管理系统为核心集成的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是众多数据的沉淀池,也是大数据金融信用产品的生成平台。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和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遍布全省乡村、覆盖全体村民的“最后一公里”渠道服务体系。服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最贴近村民的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降低信贷门槛,简化信贷程序,通过农户基本信息加上农户交易及消费数据等增信数据,对农户进行“画像”,完成信用评级及信用额度授信工作,实现贷款从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的转变。依托贵州农经网公信力,整合各方资源,兼顾各方利益,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创新金融服务,最终形成融合农产品供应、金融支持的服务平台。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力争建成中国权威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现代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

三、实践情况

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主要为农民提供农村普惠金融、电子商务、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科技、乡村旅游、大数据应用、便民利民等综合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与“三农”融合发展,解决农村金融网点覆盖不足、存取款难、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2016年底完成了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建设,平台搭建了服务社、农村金融服务社应用管理系统,系统打通了贵州农经云资源库。自2016年开展建设以来,协调完成了25个县签约整县推进服务社落地建设,与贵州省的息烽、清镇、习水、凤冈、仁怀、绥阳、务川、开发区、瓮安、惠水、台江、丹寨、岑巩、黄平、凯里、三穗、剑河、石阡、纳雍、织金、册亨、贞丰、安龙、普安、兴仁签约,共计拟建设站点3750个,其中一期建设2154个,已完成站点建设2035个。开卡数量31000张,存款25亿元。

2016年8月4日,省委书记陈敏尔到惠水县九龙村建立的大数据村域经济服丈缈疾欤并指示:贵州农经网要发挥信息优势,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将信息资源转变为银行的信用数据产品,为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精准的增信服务,为农户脱贫致富多作贡献。5月13日,省长孙志刚到惠水县好花红镇新门村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考察,对贵州农经网联合金融机构基于农户生产、消费等数据为农户提供授信、贷款、支付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加快建设落地。

上一篇:企业破产审计风险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安徽上市公司内控指数构建与风险预警